前面我有文章谈过诗词刻画手法叠映和绾合,本文来谈谈另外一种刻画手法,转位。
转位是指诗行之间,意象之间,利用形、声、义某一点的共通性作为媒介,触类衍伸,使两个仿佛不连续的意象,互相引接。
李商隐《吴宫》:
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龙槛水殿,禁门深掩,将吴宫写得很是庄严肃穆。但宫墙里吴王君臣的生活纵欲糜烂。这种人物轻浮与环境庄严不相称的矛盾,形成了一种对照。
全诗要写的意思到第三句已经全部呈露了。第四句忽然一转引入一个新的视觉印象,来象征特殊的情态。
“日暮水漂花出城”,好像和上面连接不起来。其实这水面“飘摇”的落花与满宫歪歪倒倒的醉人,“飘摇”的世界是类似的。“落花”与“亡国”之间也有类似的悲哀命运。
由这些相似的意态,完成了人与物的“转位”。满宫醉人的画面与花落流水的画面,这两个片断一转接,中间涌生出不少新意。醉生梦死,荒淫亡国,谁也躲不开革命的洪流,接受覆没的命运。
所以,这个“水漂落花”的镜头带给读者许多联想。“龙槛沉沉,禁门深掩”,有什么可以依持的?一到日落花漂,还来得及禁住吗?所以,转位必须要有相似的意态,共通的地方,才能够产生新意,也才能给人更深一步的印象。
又如杜甫的《哀江头》中重要叙事的转接处: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向天射云,射中双雁,飞鸟中箭时哀哀跌落。血污中却转出马嵬坡下,贵妃哀哀丧命的血渍。叙事由贵妃豪奢专宠的得意场面,及内官才人的武艺不凡,突然转为悲惨不忍卒读的下场。
高步瀛云:一箭句叙苑中射猎,已暗中关合贵妃死马嵬坡事,何等灵妙。高所说的”关合“,正是指”转位“。飞翼下坠哀声命绝,忽然衍伸跳接为贵妃哀声命绝。借着画面上的哀声血色,不同意象融合一气而达成引渡巧接。
近代电影常用此手法,但看来唐诗早在作此种剪接了。记住,共通之处,这个必须的。这首的共通是什么?可以自个琢磨与品味,才能有所得。
再举一个以音响与含义完成”转位“的诗。
如李商隐的《宫辞》: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奏花落”的花落是乐府曲调梅花落的简称。这首用笛子吹奏的曲调,双关着“花落色衰”的含义。
“莫向尊前奏花落,”是利用音和义的共通性,从曲调的花落转位到花朵的飘零,一朝花落,凉风就等待在殿的西头!这东与西并不在两处,只在君的方寸之间。君王一念转移,一声花落寒暖便迥然不同。这样的刻画,把君王的寡情写的形象极了。
三种刻画意象的手法都说了。要抓住的关键就是,所有手法的运用,意象镜头的刻画,必须把握其中的共通处。
故此写东西时,一定要仔细观察与提炼。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然后去开发。可正可反,可远可近,但一定要用其共通的地方,串联起来。这样才不会松散,才会饱满。
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诗词熟手随便的写几句,都不会觉着散。因为,他们随便写的几句,都具有连贯性。可能镜头不连贯,但是,内在或外在共通的地方是连续的。
这篇文章归根结底,就是几句话要时刻记得:一要刻画的细致,不要概念模糊。二是要动态演示,不要理性的叙述。三,要找出共通之处,进行镜头的剪接提升。
#原创诗词#
此情可待成追忆,填《浪淘沙令》5阕纪念青春岁月,珍惜眼前人
不要让别人说你的诗词是老干体,掌握这几个案例技巧,可以避免
以10首七绝写出最美家乡,最喜欢哪首?行吟非古人专利,你也可以
长调如何写?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告诉你几个关键当i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