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原本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甫一见面就觉得格外熟悉、格外亲切,仿佛前世今生在某处已经认识了很久很久。
实际上,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库里肖夫效应”所反映的道理:在很多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仅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影,而事实并非如此。
“库里肖夫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它是苏联电影工作者库里肖夫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的。
年,19岁的库里肖夫为了研究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的剪辑手法,将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在一些旧电影中的镜头片段进行重新剪辑。他尝试将一个镜头分别与一碗汤、游戏的孩子和老妇的尸体接在一起,在这组镜头的三个画面中,莫兹尤辛都是面无表情的状态。
随后,库里肖夫将这组镜头放给观众看,观众面对相同的表情,却给出了不同的解读:面对汤盘时,演员是在沉思;面对逝者时,演员是陷入悲伤之中;面对玩耍的孩子时,演员的内心是无比愉悦的。然后,他们大赞莫兹尤辛的演技之高。为什么相同的表情,在不同的场景下,观众竟然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呢?
随后,库里肖夫又进行了另一个实验。他专门拍摄了几个不同的女性的近景镜头,比如第一个女子的眼睛,第二个女子的鼻子,第三个女子的耳朵,然后将这些来自不同女性的画面剪辑成一个片段,再放给观众看。结果,观众却认为这些镜头里呈现的部分均来自同一个女性。
由此,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非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不同画面之间的并列。由此揭开了电影表演艺术的最大秘密:最重要的不是演员的行动,而是观众对演员行动的反应。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库里肖夫实验。
后来,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库里肖夫实验,指出对于演员相同表情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解读,实际上是观众个人情绪的投射,带有观众的主观成分。观众往往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投射到银幕形象上,由此才为演员的表演赋予了更多的情感成分。
心理学家指出,这一心理效应解释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情境,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是因为人们看到的只是他们想象中的情感,所以在很多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影。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相同的情境,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反应。它同时也为现代广告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由此,设计师们在设计产品包装和商标时,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都非常注意发挥产品包装或名称对消费者的心理引导作用。当然了,在运用心理效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运用于商品名称时,要注意名称简洁、生动、鲜明,韵脚和谐;二是运用于包装设计时,要注意造型优美、别致、创新;三是无论用于名称或包装的设计,都要注意寓意美妙、引人联想,表达要名副其实,具有独特性。
当然了,换个角度来看,恰巧是由于“库里肖夫效应”的影响,人们极易对人或事物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给人或事物贴标签。因此,它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对待人或事上,要注意克服由这一主观投射心理引发的心理影响,防止自己陷入刻板的印象中,从而导致判断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名艺术家竟然创造了一个心理效应。这令人对这位库里肖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库里肖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库里肖夫是苏联的一名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年1月13日,他出生于坦波夫。他从莫斯科美术学校完成学业后,于16岁进入电影界,在汉荣科夫电影制片厂任美工师。年,经历了两年的实践工作后,他开始导演影片,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工程师普赖特的方案》。
库里肖夫是一个工作专注、愿意研究的人。由于沙俄时期,不存在什么有规模的电影,因此真正的苏联电影可以说是从年8月27日列宁签署将沙俄电影企业收为国有化命令开始的。因此,库里肖夫时期,苏联的电影正是牙牙学语的起步阶段。为了激励电影事业的发展,苏联在战后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由国家主导支持电影事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形势下,库里肖夫作为一名电影人,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进行电影艺术的研究。他不断地学习与研究,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
他研究世界电影,尤其是美国电影的摄影艺术,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电影摄影艺术理论——蒙太奇理论,即同一镜头与不同镜头分别组接,就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审美含意。年,他在苏联国立电影学校建立了教学工作室,将一批极富才华和创造性的年轻人聚集起来,积极进行研究和探讨。这其中就包括了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库里肖夫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将研究结果运用于实践中进行检验,他执导拍摄了《死光》《遵守法律》《铁木儿的誓言》《我们从乌拉尔来》等影片。
除拍摄电影之外,他还积极拍摄新闻片。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他就主持了当时新闻片的拍摄工作。
后来,库里肖夫将自己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写在《电影导演实践》《电影导演基础》和《镜头与蒙太奇》等书籍中,其理论影响了当时苏联电影业的发展,对世界电影理论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为蒙太奇电影技术理论的前驱,库里肖夫的镜头剪接实验,对世界电影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著名的“库里肖夫实验”中,他指出通过蒙太奇可以体现时间的运动,表达作者的态度,启发观众的感受。后来,他的理论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加以改进和阐发,从而对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初,普多夫金是“库里肖夫实验”的具体操作者。正是他从许多废片中找出了演员莫兹尤辛的3个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镜头,并将其与其他3个镜头相互拼合起来,从而产生了蒙太奇理论。
也正是这个原因,普多夫金对于蒙太奇理论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后来他将这一理论发展得更倾向于现实主义传统,更富于修辞色彩。
普多夫金曾进入国立第一电影学院(世界上第一所电影学院)学习,于年转入库里肖夫的实验工作室。他在从事电影导演创作之前,曾当过演员、做过场记、搭过布景、写过剧本,还进行过胶片剪辑工作,可以说是一位比较全面的艺术家。
年,普多夫金离开库里肖夫实验室独立拍片,最终成长为一位风格独特、成绩卓越的电影导演。在20世纪20年代,他还和爱森斯坦一起发展了库里肖夫的理论,创立了蒙太奇电影理论。他在执导《母亲》,以及历史题材影片《圣彼得堡的末日》和《成吉思汗的后代》等影片中,创造了“诗电影”的美学风格,为其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极高的声誉。尤其在电影《母亲》的拍摄中,他充分实践了自己蒙太奇的观念,注重影片诗意的传达,成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电影的典范。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库里肖夫效应”呢?
年,可口可乐公司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首先选中的是当时的时尚之都——上海。可口可乐公司和著名的屈臣氏汽水公司合作,在中国投资建厂,生产并销售可口可乐。然而,令可口可乐公司没想到的是,期望值较高的中国市场的销售竟然远远比不上其他国家,甚至称得上惨淡经营。这是为什么呢?
可口可乐公司总部派出专门的市场调查人员,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几番调查下来,面对真相,可口可乐公司哭笑不得。原来,当时正值民国时期,翻译人员在翻译可口可乐的名字时,将其直译为“蝌蝌啃蜡”。结果中国的消费者一看名字,立时傻了眼。
这真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字,人们习惯性地由“啃蜡”联想到了中国的成语“味同嚼蜡”,于是还没喝,就在心理上对可口可乐产生了排斥感。同时,“蝌”字在中文里,对应联想到了“蝌蚪”。人们很难想象自己如同一只蝌蚪一样啃着蜡。这真是一个想象起来要多恶心有多恶心的画面:黏糊糊的条状物,盘在一只瓶子口上,这怎么能去饮用呢?
就这样,“库里肖夫效应”发挥了作用,中国人将对蝌蚪和嚼蜡的主观感受,投射到了可口可乐上。加之可口可乐的颜色黑乎乎的,更让人从黑色的不良印象,产生先入为主的不良感觉,因此无法接受这种饮料。因此,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才如此不理想。
屈臣氏找到了当时的明星阮玲玉,给可口可乐代言,就这样,“库里肖夫效应”再次发挥了作用,广告借助人们对明星的崇拜心理,利用阮玲玉的人气,将可口可乐推到了时尚潮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