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邀来全明星阵容,拍摄了与国家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七个历史性瞬间。以前的主旋律电影没有票房大爆的基因,没想到《我和我的祖国》以31亿票房领跑国庆档,收获了口碑与票房的双赢。去年的《我和我的家乡》以喜剧片为底色,同样以28亿的票房成为国庆档票房冠军。也是得益于拼盘电影的结构,“国庆三部曲”才能以一年一部的速度迅速形成IP,取得连续的成功。《我和我的父辈》与前两部电影相比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四位导演都是自导自演,而且演的都是主角,章子怡和沈腾还是首次做导演,这算是形式上的创新。二是影片的故事缩减到四个,片长增加到分钟,每个故事有了更充足的叙事空间,算是主创有意突破系列的局限性。三是《父辈》所展现的情感,比起《祖国》和《家乡》要更加亲密,更加微观和具体,这是题材的进化。可到了第三年,苏莫对这个系列的感受,却从第一部“主旋律竟可以这么拍”的惊喜,到现在的“拼盘电影能叫电影吗”的疑惑。乘风第一个故事是吴京导演,吴京和吴磊主演的《乘风》。在《乘风》之前,吴京只拍过三部电影,分别是两部“战狼”和一部《狼牙》。而他导演风格也是到了《战狼2》才确立的。但《乘风》拍得很不错,首先战争动作戏拍得很稳,尤其是最后一场骑兵冲锋,先不说假不假,至少很燃。所有的骑马场面都是真拍,剧组演员全员训练马术,他们应该是影片中最辛苦的团队了。而且这次吴京有意的在文戏上突破,花了不少笔墨在马仁兴和马乘风的父子关系上,虽然受到了篇幅的影响,这个推进节奏不太可选,但整体问题不大。电影真正的问题点就一个,泪点太多。比如人高马大的战士用身体挡子弹救下孩子没一会儿,黄锐引开敌人时也壮烈牺牲。马仁兴一会儿说日军使用毒气杀死了他的战友,一会儿说对不起乘风妈妈。结尾更不用说了,煽情就没停过。感人不是不可以,但电影就像踩点一样,把泪点堆叠在有限三十多分钟片长里,情绪有点被强行拖拽的感觉。另外要提醒一下,短片尺度有点大,喷血和断肢的镜头都不少,放在国外肯定是R级以上。很多博主说《我和我的父辈》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合家欢电影。可拉倒吧,太小的孩子还是不推荐观看这部。诗《诗》讲的是中国航天人送首颗人造卫星上天的故事。章子怡第一次做导演就表现出色,能看出来在每个镜头上都花了不少心思。短片开始就是一个元素丰富的长镜头,把首代航天人艰苦的生活状态高效的刻画出来。而作为本片唯一的女性导演,她拍出了迥异于其他三个故事的细腻视角,也是唯一把镜头对准母亲角色的短片,让整部电影的层次都更加丰富了。前半段好像是普通的苦情戏剧本,但到了后来,埋下的伏笔依次引爆,章子怡对观众情绪的拿捏倒是颇为老道。但故事本身不太讨巧,虽情感充沛但故事却非常的平,也是观众最容易溜号的段落。另外是表演上,很多观众已经发现了章子怡演什么角色都差不多。肯定不是说她演技不行,我觉得她是把表演方法内化出了自己的方法论,形成了几套感受角色的模板。她演的同类型的角色虽然看着很不一样,但感觉上却都有相通之处,原因大概就是表演经验丰富,但表演方法却固化了。结尾海清饰演的女儿成了我国的女航天员,把短片与现实巧妙地串联起来。但这段处理得比较随意,与前边的质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割裂感。鸭先知《鸭先知》讲的是中国首支广告片诞生的故事,由“三朝元老”徐峥执导,不出意外的成为苏莫最喜欢的一个故事。电影也是从这段转向了喜剧风格,泪点被戳痛的观众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徐峥饰演的“鸭先知”脑子活泛行动力又强,公司的药酒卖不出去,他就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去尝试,最后发现了世界上还有“广告”这个东西。“鸭先知”用尽所有的资源,孤注一掷的拍摄广告片,通过这个过程,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得到了成长,最后广告片能不能播出,药酒能不能卖出去反而无关紧要了。这样巧妙的角度,如此完成度的故事,虽然包含了很多技巧和经验的加成,但徐峥的类型片导演手法之成熟,不是其他三位导演能比的。而无论是《我和我的祖国》中讲中国女排的《夺冠》,还是《我和我的家乡》里聚焦农村教育的《最后一课》,徐峥都是通过普通的个人视角去展开宏大的主题,记录时代的变迁。这次的《鸭先知》更是轻车熟路,虽然加了很多搞笑的元素,但他给的笑点很特别,就是不会很夸张,看起来很舒服。少年行最后来说一说《少年行》。沈腾饰演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星1号从年穿越到现在,与少年小小发展出一段另类的父子亲情。沈腾首次当导演,开心麻花几乎全员出动捧场。爆笑时刻有很多,特别星1号没电了的桥段,喜剧效果拉满。而且注意了,这居然还是一段植入,不得不佩服团队编段子的水平。拖后腿的地方还是开心麻花的老毛病,就是故事性太差。段子写得虽好,却没有整体性的编排。搞笑的地方是真的有意思,但尴尬的地方也是真的收不住。特别是结尾回到年,那场面让我尬得直抠手指。科幻喜剧即使落脚点是“喜剧”,但定语的“科幻”也不能吃了啊。我现在差不多能想象出开心麻花下一部《超能一家人》的水准了,说实话,没有任何期待。《少年行》也成为四个故事中苏莫最不喜欢的一个,放在结尾完全镇不住,整部电影头重脚轻得非常明显。三部曲就够了下面回答一下开头的问题:拼盘电影能叫电影吗?电影诞生了一百多年,经过无数影片的锤炼,一部一年的片场基本上锁定在90分钟以上,再短就会降低故事的复杂性。剧本的结构基本都要遵循“起承转合”的四步法,开篇铺垫设定,半个小时进入第一个情节点,接下来会有一次大的转折或失败,最后高潮解决所有冲突。尽管《父辈》缩减到了四个故事,比前两部都更有记忆点,可是平均半个多小时的片长还是没办法呈现出合理的节奏。《乘风》哭点密集,《诗》中剧情平淡,《鸭先知》动机交代不明,《少年行》段子间跳跃割裂,说到底都是片长的问题。“我和我的”系列是一个很特别的IP,它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电影,而是对于一个主题的命题作文。在国庆档出现在影院,就是把最强烈的情感压缩在有限的时间里,跟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宣泄,至于更高的诉求,那是想都不要想了。但情感同样需要张弛有度,希望“国庆三部曲”只有三部曲,之后也不要再出现类似的拼盘电影了,至少短时间之内让观众先缓缓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