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制作中,长镜头作为一种记录连续时空的拍摄手段常常受到追求真实感的制作者的推崇,而随着视觉特效技术的发展,伪长镜头也越来越受欢迎。
和传统的一镜到底拍摄不同,伪长镜头会在场景内部设置隐藏剪辑点。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采用“长镜头”,它的功能也不再止于传统的“物质显示复原”。
你会觉得更身临其境,能体会到其中的紧张感。在不间断的镜头内,观众的注意力会被强制集中,那么该如何界定长镜头的价值,有三个因素:环境,角色和情节。
第一因素是环境,即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环境中应该充满丰富的细节,使事件发生之地独一无二,无论是战场还是电视演播厅都该能让观众该感觉身临其境。
比如《:幽灵党》,在这个长镜头中,我们被墨西哥亡灵节的氛围紧紧围绕,就像你亲临了墨西哥的街道,耳边响着鼓声,脸上戴着面具,有时你甚至会觉得自己就是,同时你也得以了解故事情节,但是这个长镜头更主要用途就是让观众亲身体验了亡灵节。
第二个因素是角色,长镜头应该让观众得以代入人物。《好家伙》中的穿越餐厅的场景,就很好说明了长镜头是怎样让观众代入角色内心,在这个场景里,我们处于男主亨利的约会对象——凯伦的心理状态中,这样的大场面对亨利来说是家常便饭,但是凯伦并没有见过,同时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没见过,让影迷们去感受凯伦的心理动态是这个长镜头最绝妙的地方。
最后一个因素是情节,即某一事件如何影响故事整体,某一章节是如何给后文做铺垫,稍不留神你就会错过重要信息,就展示了简单事件怎样对整体情节产生巨大影响。
《历劫佳人》那场以三分钟计时的定时炸弹开始,你被告知了炸弹的位置以及引爆的时间,一分半钟的时候,观众的注意力被转移,漫步在街上的麦克和苏西身上,但是我们的情绪却跟片中两人截然不同,因为我们知道炸弹的存在,也因此收获了一个动人的高潮。这就是这个长镜头出名的原因。
长镜头普遍认为是实现电影感最有效的工具,为了避免一些严重问题,你必须提前计划好你的运镜细节。
不论是全片都用这个技巧完成的电影,比如《鸟人》或者《》,还是《:幽灵党》、《荒野猎人》和《碟中谍6》等影片中长段连续镜头,这项技术的界限正被推向新的高度,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主演的网飞影片《惊天营救》再一次使这项技术得到了突破。
电影中有一组疯狂的12分钟连续镜头,从这里开始到追车戏,进入楼房到越过楼房,从楼里摔出到大街上,然后继续追车,其中毫无剪辑痕迹,是什么使这个技巧成为噱头,又是什么使它成为电影制作者讲述故事的好帮手。
为什么要使用长镜头或者(伪)长镜头的镜头,为什么要用这种不仅理论复杂难懂且在剪辑上没有灵活性的手法,有两种方式可以用来理解电影中长镜头的用处,有时长镜头是为了使场面更真实,剪辑可以用来掩盖场面调度上的不足,或在替身演员和演员本身之间切换,长镜头使演员无处躲藏。
有时零剪辑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选择,长镜头不是用来使画面更真实,而是为了和电影的其他方面一起发生作用,产生一种情感或效果以帮助叙事。
在《好家伙》中,这段著名的穿越餐厅的斯坦尼康镜头并不是为了使场面看起来更真实,而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角色自觉位高权重心里膨胀。
我们再仔细看看这两种方法: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以及如何从这个角度来解析《惊天营救》。
通过零剪辑来增强真实感的原因,通常在于观众潜意识里将剪辑视作技巧,即使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剪辑会打破沉浸感,没有剪辑,我们就会认为画面上所发生的更加真实,更少受到电影制作者的控制,这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你的目标是现实主义,你必须平衡零剪辑与另外一些东西的的关系,这些东西可能会打破沉浸感,或者带来刻意感。
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剪辑总会打破沉浸感的观点是有瑕疵的。比如《人类之子》中的长镜头,它的时长和《惊天营救》中那个镜头相差无几,它具有非凡的张力和复杂性,随着画面中每一分钟的流逝,你也会随着紧张感加剧而沉浸其中,甚至不会察觉到剪辑的痕迹,当目标是现实主义时,你不会注意到技巧。
当一个长镜头结束时,这个场景又回到了常规的剪辑方式,时间过了几分钟,画面又经过几次剪辑。换句话说,剪辑的恢复并不会打破观众的沉浸感。当我们沉浸于一部精心剪辑的电影时,我们的大脑会将画面视作连续的影像。
不论有没有剪辑,史蒂夫·麦奎因的《饥饿》中这一处镜头竟长达17分钟,正是这一处零剪辑处理让你专心于每句话和每次沉默,当导演最终开始剪辑时,你并不会从刚刚的状态中迅速抽离出来,最终剪辑会推动场景的情感,但并不会破坏情感。
回到《惊天营救》中的这一场景,这场戏最终有无通过增强真实性而增加紧张和沉浸感呢?我认为答案是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的,很显然回答是主观的,因为沉浸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但探讨这一问题以及尝试解释。
为什么大多数观众会觉得某些场景具有沉浸感,在这一场景中有很多瞬间没有剪辑却很有感染力,它制造了紧张和悬疑感,同时也使场面更加真实,这些动作画面扣人心弦,惊险刺激,可看性极强,但这些较大动作场面之间的过渡是令人疑惑的。
很显然,有些镜头间的过渡是明显不自然,或物理上不可能的。有些时候,摄影机的位置和角度只能以需要隐藏剪辑点来解释,这些都打破了沉浸感,使人感觉在刻意使用技巧,有时还不如使用剪辑。
剪辑的好处之一在于,尽管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带来细微的刻意感,观众还是会习惯于适应剪辑,以至于相较其他技巧而言,他们完全不会注意到剪辑,因此为了真实性而使用长镜头才是长镜头的真正好处。
《人类之子》中的这处镜头是真正的长镜头,它和电影的现实风格完美贴合,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维多利亚》也是真正的一镜到底,但就真实性而言,这两种长镜头和《惊天营救》《》中的长镜头仍有所区别。
一方面,在真正的长镜头中没有明显的后期数码痕迹或物理上不可能的摄影机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方式是真实可信的,因为它确实如此,长镜头的另一个真正好处是,它给予表演一种我们可以下意识感知到的能量。
随着《维多利亚》的剧情推进,紧张感逐步上升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剪辑,演员完全不能犯任何错误,在拍摄时就有真正的风险,就像影片带有一定风险,我们可以在银幕上感知到这种风险,在那些通过技术拼接的场景中,我们会失去画面中即时张力所带来的真正紧张感。
在真实性方面,伪长镜头完全有能力达到和真长镜头一样的效果,但是在视效技术完善到真正的不可见之前,电影制作者应该谨慎使用这一技巧。
完全隐藏制作技巧,追求完美的沉浸感并非总是目标。也许就《惊天营救》而言,现实主义并不是其使用长镜头的动机,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必须追问,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对于像《鸟人》这样的影片,连续性镜头的使用不是为了增强紧张感和真实性,而是在风格上增加电影的超现实感,正因其非现实主义,所以采用这种方式。《鸟人》的超现实风格贴合了它所讲述的超现实故事。
《黑客军团》第三季中有一集是由一镜到底完成的,这是为了突出主角艾略特所感受到的那种奇怪的感觉。在一部频繁地打破第四面墙的作品中,能吸引观众注意的技巧并不会影响故事。
而在《惊天营救》中那组镜头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尴尬地介于两种方法之间,摄影机这种在楼房之间跃来跃去,抖得如手持摄影一般的方式是纪录片的风格吗,还是它只是一个能够穿越玻璃或者忽然出现在车前的漂浮球。
如果是为了真实性,那这些镜头似乎与目标背道而驰,而如果这样做只是一种风格上的选择,那么它最终融入整部影片了吗,它是否是为了场景考虑的,很明显在其他场景中。
电影制作者利用手持摄影完成了非常完美的快速剪辑风格,而这一处的长镜头和影片整体并不匹配,它似乎是独立的,这个镜头内部未经剪辑的小动作细节很到位,它们经过了精心设计,令人印象深刻,这些瞬间沾了零剪辑的光,而在大场面之间做到零剪辑的真正好处在于可以让场景更流畅。
但也并不是说在长镜头中不能将形式主义和现实主义融为一体,但在这个场景中这两种方式的交错使用,似乎并不是为了讲述故事或传达情感,它好像只是为了保持某种效果,也不是说电影制作者不应该炫技,但如果只想追求浮夸的效果,或单纯地炫技,最好还是选择一部更为有趣的风格或故事更浮夸的电影。
这种创作趋势下对剪辑的态度很重要,剪辑并非总会拉开你与故事的距离,不好的剪辑才会,任何一处的剪接都必须是有理由的。
在作出剪辑选择时,何时不剪和何时剪,两者同等重要,不剪和剪都服务于故事,不论你是想尝试加强真实性还是想制造某种效果或营造某种情绪,不要只是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