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电影《锡兰之歌》是制片人约翰·格里尔逊最成功的一部影片,该电影拍摄于上个世纪30年代,虽然年代久远,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其成为电影史上最具形式感的佳片。
导演瑞特剑走偏锋,选择了全新的纪录主题,选择记叙锡兰僧伽罗族人的生活以及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对他们的影响。尽管本片描述了异国情调,但它不同于一般的风光旅游片,而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英国评论家格雷厄姆格林称“本片可能是到年为止英国拍摄的最出色的电影,它恒久的美除了俄国电影是无与伦比”。《锡兰之歌》以诗意的基调和声画蒙太奇而闻名于世。
02古老传统文化与现代工商业的冲突
影片《锡兰之歌》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古老的传统文化生活受到现代工业和商业的影响。传统文化生活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关系一直是艺术处理的一个难题,弗拉哈迪果断地选择了传统文化生活的极端,格里尔逊却要将人们的目光从天涯海角拉回到自家门前石阶上发生的事件上。作为格里尔逊的学生,瑞特精妙地处理了这组对立冲突的危险关系:“佛陀”讲述的是佛陀的降临将人们从对恶魔的顶礼膜拜中解放出来;“纯净之地”描述了僧伽罗人的劳动生活;“商业之声”将传统的劳动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神饰”又回到僧伽罗人的传统生活。这四个部分内容在意义上形成一种“循环往复式”。
03交叉剪辑的四个部分—原始与现代的合奏
瑞特显然被锡兰僧伽罗族人宗教文化的魅力所征服,贯穿整部影片的内在线索是僧伽罗人对佛陀的信仰以及由这种信仰衍生的生活观念。影片生动地描述了僧伽罗人的宗教和劳动生活及他们的生存环境。影片前两部分运用抒情诗般的镜头表达了锡兰的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紧密关系,“令人惊奇的泛神论在这个世界得以重生,并且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热情的表达。”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神圣和谐的关系。整部电影的解说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锡兰文化的悠久,虽然影片描述的是英国殖民下的锡兰,但是我们仍能听到通用的古语。于是,解说与画面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系。
影片第三部分“商业之声”在一开始就与其他部分形成鲜明对比。火车飞驰的声音替代了大象伐木的声音,自然和传统遭到先进工业和商业的侵略。但是,瑞特在开始的一组镜头中使用交叉剪辑,一边是僧伽罗人以传统方式的劳动,一边是现代工业的景象,以商业交易的各种声音把两组画面连接在一起,之后才是现代茶叶加工、船只、码头、装货等商业活动场面。我们看到一些眉清目秀的人,通过声音的剪接还能听到他们从事交易的声音。茶叶市场的行情、电话定货、发货单、查问的信件,这些镜头都以“您忠实的…您忠实的………您忠实的……”作结语。影片对僧伽罗人受剥削的劳动和粗暴的殖民开发,几乎完全隐藏了导演的观点。
在第二部分,瑞特着力表现僧伽罗人的劳动与愉快和信仰联系在一起,第三部分开始的交叉剪辑,强调了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非对立的关系。事实上,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自然和传统被开发的危机。瑞特在影片第四部分又回到僧伽罗族人没有遭受商业威胁的精神生活,如虔诚的信徒、食物的供奉以及盛大的祭祀舞蹈仪式。这部分强调表达的是,尽管最初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是这种民族文化在商业介人后依然能够持续存在,实现了工业声音与传统声音的有机融合。
最终,《锡兰之歌》要传达给观众的主旨是自然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商业文明能够和共存以及良性开发殖民地的深刻隐喻。
04大自然与人类精神的完美结合
《锡兰之歌》看似是带我们认识异国情调,正像上文所述,这部电影绝对不是一部旅游电影,而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电影。除了巧妙的结构和精心的声音处理,还在于影像风格的形式感和诗意倾向以及对人的尊敬,在这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弗拉哈迪对英国纪录片的贡献。《锡兰之歌》为了突出僧伽罗人与土地、与佛陀的和谐关系,很少使用特写镜头,而是大量使用高角度、低角度镜头和运动镜头。这种做法既突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又带来奇特的视觉新鲜感。
如“佛陀”部分表现僧伽罗人前往亚当山朝圣的一组剪辑优美的镜头:从高耸的山崖下摇至前往朝圣行走的人群,从桥下仰视走过高高索桥的朝圣者队伍,从山顶俯视摇过连绵的山脉从天空的云端下摇至继续前行的人群,从水中濯足的人上摇到天空,追随飞鸟掠过水面,越过树丛…摄影机灵活的角度变化和丰富的运动,表现了僧伽罗人漫长而艰辛的朝拜之旅,执著而诚的朝拜精神,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精神的高度契合。
05充满艺术气息的镜头拍摄表现
《锡兰之歌》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结合的这种精神表现还通过重复镜头和画面不同的明暗影调传达出来。如影片开头七个连续的自然景物镜头,前四个不同光影明暗的棕榈树叶镜头充分展现了异国的奇特树叶,第五个镜头是棕榈树叶及其轮廓投射在石像上,第六个镜头是夜景中一只小鹿在活动,第七个镜头是一只石鲁忽明忽暗地在光影中闪烁。这组镜头表达了锡兰大自然环境的优美灵异,孕育了僧伽罗人的文化和生活,是他们丰富精神世界的根基。影片中僧罗人春米、洗衣、结网、采茶等劳动的场景,往往是用仰角镜头来表现对他们勤劳而愉快的精神面貌的欣赏和簧扬。影片最后一部分表现的盛大的舞会。镜头强调了人们带着复杂的树叶状的妆饰,在佛像前跳起盛大的舞来表示对佛陀振救人类精神的敬意。忽明忽暗,似乎具有了灵性。最后一个镜头摇摄过棕树叶,与影片开头的镜头呼应,表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精神永恒契合的寓意。
运用叠印、溶接等剪辑技巧,也是影片诗意风格的一大特点。这些剪技巧使影片在视觉上产生了意想不到而又有内在联系的效果。叠印的剪辑手法在影片中随处可见,如表现僧伽罗人朝圣途中的系列镜头,表现他们劳动的几个场景,影片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两场舞蹈的场景。这些叠印手法表达了僧位罗人诗意的文化和愉快的劳动生活。瑞特是第一个在纪录片中使用溶接技巧的人,此前只有用划的技巧表示前后镜头的先后时间关系。溶接除了表示前后镜头的时间关系,还表示两个镜头之间内在的精神联系。如影片第一部分从明闪烁的石怪鲁溶接到狂放的魔鬼之舞,两者的形貌皆为魔鬼化身一静一动表达了人们对魔鬼的畏,呼唤佛陀的降临救人类。
又如第三部分“商业之声”中,几组溶接镜头表现了现代之于传统、工业之于自然的影响,其中不无讽刺刺意味。毫无疑问,瑞特在《锡兰之歌》中表现出了他特有的抒情、诗意又巧、精、敏锐的电影风格,也有萨杜尔认为的“表现手法稍软弱”的特征。
06结语
如果说格里尔逊是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当之无愧的“总教头”,瑞特则堪称他的难得的“小教头”,他既是制片人又是导演,而且是作家。瑞特的电影事业是从剪辑实验开始的,他的第一部作品《征服》表达的意义完全是通过重新结构资料镜头而产生的。后来,瑞特拍摄了几部影片,如讲述边防牧羊人生活的《翻越山谷》,《牙买加来的货物》和《贝巴多的风车》,这些影片表现出了瑞特剪辑流畅的创造性风格,其电影的风格是对殖民地文化的探求。拍摄《锡兰之歌》时,瑞特进一步发挥了他在前几部中形成的风格,使该片成为他最受赞誉的影片之一,该电影在年在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影片奖。
然而,瑞特的导演生涯在创作《锡兰之歌》以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他逐渐被拉入制片方面。虽然瑞特的并未获得一个似锦前程,但是他却对不少著名纪录片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给世界电影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