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镜头 >> 镜头资源 >> 正文 >> 正文

深度从符号表达超长镜头及主题3方面解读

来源:镜头 时间:2025/6/8
文/八月星辰本文个字,预计花费您10分钟它不仅是一部电影,也是一首诗,一场梦境。影片《路边野餐》是一部小众的文艺片,是89年出生的新生代导演毕赣的处女作。电影主要讲述的是,贵州凯里的医生陈升为寻找侄子踏上了一次奇妙旅途并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这部影片曾斩获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名奖、当代电影人单元最佳新导演,以及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等多个奖项。虽然《路边野餐》制作成本不足万,但豆瓣评分却高达7.8分。本文将从韵味独特的符号表达,东方诗意下的超长镜头以及多重主题建构下的哲学思考三个方面,解读导演是怎样营造一个充满意境的乡土世界。01在故事表达上,运用韵味独特的意象符号隐喻现实,推动剧情发展,充实观众对人物的想象1.什么是电影符号学?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说:“电影不是现实之镜,而是创作者进行的有意识的符号建构”。他沿用符号学理念,将电影纳入一套完备的符号表意系统,并以符号的形式多方位构建电影。符号元素已然成为电影中一种特定的语言表现方式。通过解码导演精巧设计的隐喻元素,探知其言外之意。体悟符号设置的绝妙和由之产生独特的电影气质。从这一层面讲,符号也可以被认为是携带意义的感知。2.超现实意向符号,推动剧情发展,完成观众对人物的想象《路边野餐》中意象符号的设置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在导演精心设计的意象中,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使影片所蕴含的传统美学,自然而然地生发出诗意之美。剧中意象散落在每个场景的角落之中,观众如果不细心观察的话,很容易错过一些关键的东西。下面将列举片中出现的关键意象符号,以及探析它们是如何推动剧情发展的:①人物情感的依托符号:芦笙声、舞厅球灯芦笙声,打破正常叙事节奏,贯穿全片。每一次都寓示陈升的情感变化,暗喻对母亲的怀念及寻找情感家园的寄托和归宿。舞厅球灯,代表着对妻子的怀念和记忆,同时也承担起镜子的哲学的功能,球灯的镜面能反射周边一切,照亮虚无的梦境与摇摆的意识。②人物内心的外化符号:野人、熄火的车、怀旧歌曲野人,是厄运来临的预兆,代表着恐惧和危险,预示着萦绕人物内心的梦魇。同时野人也是虚幻的化身,增添了影片的魔幻性和神秘感。熄火的车,在影片中经常出现。隐喻着人物被困在了原地,走不出自己内心的魔咒。怀旧的音乐,也是主人公情感的外化。从回忆的甜蜜到失而不得的遗憾,再到往昔爱情的怀念,从而展现感情线的循环。经典歌曲配合影像的地域性和年代感,怀旧的旋律缓缓响起,让观众的心中仿佛也升腾起诗意的迷雾。③构建魔幻时空的载体符号:火车、隧道、诗歌火车,是影片中重要的“运载工具”连接现实与梦境,具有魔幻色彩。砖石墙上行驶着的绿皮火车,昏昏欲睡回忆往事的火车,代表意识和时空之轮的运转,象征着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终究要独自踏上自己的旅程。隧道,是现实空间进入虚幻空间入口。穿越隧道象征着,主人公在无意识情况下,开始了精神之旅,探索未知之境。诗歌,作为一种语言符号,诗歌语言的迷离感,也成为情绪表达的载体。诗中的情绪与影像相衬,形成流动的意识。例如:“把回忆揣进手掌的血管里/手电的光透过掌背”诗歌作为人物自白,完成心灵救赎,标志着荡麦这一段落结束,随之是镇远空间。导演对意象符号的诸多设置,使整部影片都在飘渺朦胧的情境中进行。在推动剧情发展上,很好地实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叙事效果。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又充实了观众对人物的想象。02在拍摄手法上,运用东方诗意下的超长镜头,打破线性叙事进程,完成时空交错的影像诗1.什么是“电影长镜头”?电影长镜头也称“段落镜头理论”,它由法国电影理论宗师安德烈·巴赞提出。巴赞从照相的本体论出发,提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阐明了长镜头在电影时空中所拥有的纪实价值。他认为,长镜头既保持了时空的完整性和可信性,又保留生活内涵的暧昧性和丰富性。但他抨击蒙太奇是一种人为创造的方法,依靠分切、组合,割裂完整的时空,破坏电影的时空真实和感性真实。安德烈·巴赞:“电影的本性就是客观世界的复原,应摒弃戏剧式的按因果关系的省略手法,应完整的自然的再现现实,不割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蒙太奇运用分解组合的方法,不仅破坏了客体世界的完整统一,简化、贬低了它描绘的现实,而且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导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