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鸿飞,网名“闲云远鹤”,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应城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大众摄影》—年影像十杰,POCO名师专栏特约撰稿人、湖北站站长,《读者》摄影版版主,上海迪派网作品区版主,在《大众摄影》《摄影之友》等摄影杂志多次发表摄影专论和摄影作品。
1
接触摄影之前,李鸿飞做了8年的车间倒班工人。
李鸿飞祖籍武汉新洲,幼时随父母工作调动来到荆门市沙洋化肥厂,后又转至省化工厂近50年。
在沙洋化肥厂读小学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捣蛋经历让他与绘画结缘。
他和小伙伴去偷瓜被逮住。瓜主人是一个和蔼慈祥的老人,抓住他们后,没有打,也没有骂,而是让他们做“模特”,由老人给他们每个人画了一幅画像。
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竟然是从当时的浙江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下放到这里来的画家!这次特别而有趣的经历,给了他最初的美术启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栽下了艺术的种子。
从此以后,他开始在家里自学绘画,从小学五年级画到了初三。遗憾的是,中学毕业后报考美术院校文化课没过线,就只能读了技工学校,毕业后在湖北双环公司当了一名一线车间工人。
学艺之路的失败并没有消磨他的斗志,枯燥乏味的流水线也没有影响他的追求。
在工作之余,他更加努力、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绘画的学习和创作中,并结合日常工作付诸实践,成为厂里小有名气的“业余小画家”。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由于他在绘画方面的才干得到厂里领导的赏识,经常为厂里的宣传工作出力,在当了8年一线工人之后,李鸿飞被调到了机关,成为了厂里的宣传干事,从手写标语、出板报、画海报到后来用电脑做平面设计、摄影摄像等。他终于如愿以偿,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了日常,成天“舞文弄墨”,忙得不亦乐乎。
对绘画和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一直伴随他到现在,或者说,影响了他一生。
2
李鸿飞说:那时的这一行当叫作“美工”,就是现在所说的设计师,那是他的主要工作,也是他的“饭碗”。
与我们见过的大多数设计师所不同的是,李鸿飞在设计上用的时间并不多,而会用大量的的时间来思考和构思。而且,他的每一件设计作品,从素材拍摄到字体设计,他都尽量自己操刀,“一手包办”。近年来,他先后参与了应城及孝感、湖北大量的画册、书籍的设计与装帧。
▲李鸿飞设计的书籍、画册
如果说设计是其安身立命之所在,而摄影则是他的诗和远方。相对于平面设计,他对摄影更加痴迷。
从年接触第一台相机开始,李鸿飞的摄影之路已经走过了近30年,“从政治宣传到新闻摄影、艺术摄影,不断尝试着各种摄影技法、技巧,在创作中探索着各种创新手法和语言,从长期的探索与研究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充实和活跃。”至今,摄影仍是他内心保留的“比较纯洁的部分”。
接触摄影,也算是工作中的机缘巧合。
刚到厂工会宣传文体部工作时,李鸿飞并不会摄影,没有摸过照相机。年,当时的领导给了他一个相机,让他自己学习拍照。当时恰巧赶上三八妇女节的活动,他就拍了一些照片,洗出来放到公司的板报上。公司领导看到后觉得很好,就专门为摄影这个工作建立了基金,让他学习摄影。
上个世纪90年代,摄影是需要用胶卷的,在当时大家都还拍不起照买不起胶卷的时候,李鸿飞却实现了购买胶卷的自由。他抓住这个机会,背起相机勤于实践,刻苦钻研摄影技术,从绘画、设计乃至文学和诗歌中吸取营养,从此在摄影这条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宽。
年,李鸿飞加入了应城市摄影家协会,年他的荷花作品《荷之风骨》发表在中国权威的摄影杂志《大众摄影》上,年他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李鸿飞·老屋新曲.国际摄影比赛“华摄国际摄影大赛”,铜奖
▲李鸿飞——祥云-Lifeundertheclouds——新加坡狮城摄影杯国际摄影沙龙巡回赛——入选(Sandven赛区旅游组)
▲李鸿飞——祈福-Pray——亚洲金孔雀摄影展——入选(KnowledgeBowl赛区黑白开放组)
▲李鸿飞——童年-Childhood——新加坡狮城摄影杯国际摄影沙龙巡回赛——入选(KnowledgeBowl赛区彩色开放组)
▲李鸿飞——佛光-LightofBuddha——亚洲金孔雀摄影展——ICPE金牌(DigiRAP赛区彩色开放组)
▲李鸿飞——晚归-Returnatdusk——新加坡狮城摄影杯国际摄影沙龙巡回赛——PhotoVivo金牌(PhotoVivo赛区旅游组)
▲李鸿飞获奖作品(上下滑动观看)
3
能有今天的艺术修为与成就,与李鸿飞对专业的执著密不可分,也是他勤于实践,善于思考的结果。
在李鸿飞的心目中,思想性是摄影作品的魂。他说:“学摄影不要只看摄影作品,还要去了解绘画、诗歌等等其他艺术。”
他的家中有两个大书柜,一个在工作室,一个在客厅,里面除了堆放着他自己的作品和一些绘画、摄影方面的专业书籍外,更多的还是文学、音乐、历史等方面的“杂书”。
思考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李鸿飞总是手头做着一件事,头脑中还在构思着另外一件作品。对创作的全情投入,导致他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集中注意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生活上不能自理的人”——洗碗的时候碗从手里滑落,开车的时候路线“跑偏”……所以,至今他都不怎么开车,去哪里都是由妻子开车接送。他家中很多家具的尖角都是用布包起来的,就是家人怕他思考问题来回踱步时被刮伤。
4
李鸿飞涉足的摄影门类很多,他说“糖水片”也能拍得很好看,但好看仅仅是艺术作品的浅层次,高层次的追求是意境。
▲矿山祥云
▲公园明秋
▲老河新貌
▲观湖沐秋
▲短港春汛
▲汤池春晓
▲楚珍竞艳
▲文峰晨烟
▲李鸿飞风光摄影作品——应城八景
退休前,李鸿飞喜欢纪实摄影,退休后,他则喜欢画意摄影,他将中国画的水墨大写意与摄影的写实相结合,拍出了独具东方意蕴的作品。
他认为摄影应该回归到艺术形式本身,即线条、色彩、结构等。创作彩色摄影的人较多,但是彩色作品容易媚俗,繁杂的色彩容易破坏作为作品整体性的影像结构,所以他另辟蹊径,专注于黑白摄影创作。
黑白摄影在内在精神方面与传统中国水墨画最相契合。中国画重墨轻色,讲究墨分五色,在丰富细腻而又和谐统一的黑白层次中彰显东方美学的追求,即:虚、无、空(素淡—黑白)这一本体论色彩观。所以,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他的摄影作品就是利用中国传统色彩观对黑白的诠释与表达,并结合当下西方的镜头语言,试图建立一套自己的黑白影像系统。
李鸿飞在《墨影之道》中谈到他的水墨摄影创作初衷:“虽然现在从事沙龙的绘画摄影的爱好者越来越少了,但本人一直觉得摄影和绘画的缘分是无法分开的。所以近几年来一直坚持用摄影取景,用绘画创意,用Photoshop和Painter作为桥梁,由寻找西画、摄影的新视觉关系发展到中国水墨和摄影的视觉语言,从而改变摄影技术记录影像的表现形式来发展视觉作品的多样性。”
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传统水墨与摄影之间并不能存在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中国传统水墨提倡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提倡“以形写神、神形兼备”,重点落在“神”上,从而派生出一套完整而丰富的语言系统。而摄影作为一门写实艺术,其基本影像无疑是一个具体的存在,由此看来,传统水墨与摄影二者看来是两条永远不能相交的轨迹,各自行走在各自的路线上。
但实际上,艺术创造本质上是人的认识、思想、情感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的具体化、物质化的过程。正是源于这些思考进行水墨摄影试验作品,李鸿飞想把两条永远不能相交的轨迹进行交融和转换,从而使视觉审美在心理层面得以延展,表达自己对生命、美,以及文化的表达和精神追求。
梅画与荷画题材的创作是他的得意之作。李鸿飞镜头下的梅花、荷花具有独特的美。他说:“梅、竹、荷是伴我每年生态摄影三位佳友,与她们一起的呼吸生发轮回中,感受到摄影瞬间的奇妙,同时体验了大自然的幂幂圣音。聆听她们的低语,诱发我的创作激情。在近几年长达十余次的拍摄过程中,略有一些感悟和心得。”
如今,已近耳顺之年的李鸿飞在摄影之路上仍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谈到摄影风格时仍难掩激动,说自己最近在尝试拍摄猫风格的黑白纪实片。
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激情,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热爱。祝愿李鸿飞老师佳作频出,在诗与远方的路途上收获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