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悬疑动作剧集《逆局》近日空降爱奇艺国际站、未来电影台,由双导演庄绚维、陈冠仲执导,于尚民统筹编剧,改编自爱奇艺文学奖推理首奖小说《追凶者》。
以扎实缜密的原作素材为基底,本剧精酿最吸睛的商业元素,并延揽擅长类型操作的团队加入制作,包括配乐李铭杰(《目击者》)、剪辑指导解孟儒(《红衣小女孩2》)等,更盛邀创作歌手萧秉治打造宣传曲〈不留活口〉,力争在大串流时代,以高可看度为诉求,为小荧幕前的观众带来一场冲击感官的视听盛宴。
从场景布设到视觉营造,从风格调度到演员阵容,《逆局》始终不离对商业类型的敏锐把控,也处处可见主创团队回归角色的人本思索。本期《放映周报》邀请《逆局》监制杨以苹、制作人陈亮材和双导演庄绚维、陈冠仲齐聚一堂,与我们一同分享这齣年度期待之作的创作始末。
一、以纯娱乐掌舵内容,仍不忘角色人性
近年来,随着《出境事务所》、《麻醉风暴》等一波口碑职人剧陆续推出,台剧在市场上渐受瞩目,也让关照社会的议题性内容渐成为质感台剧的主流风向。《我们与恶的距离》、《谁是被害者》等既以不同形式为衣,实现戏剧与议题的深度捆绑,激起社会热议,也带动佳作频出。
在以议题主导影视内容的市场趋势下,《逆局》制作人陈亮材表示,在制作之初,主创团队即回过头来重新思考,是否有可能回归更纯粹的创意初衷与视听本质,以纯娱乐的概念来主导内容方向。监制杨以苹也强调,两年前平台着手开发此剧,即明确抛开尺度包袱,专注面向国际市场,期待以娱乐先行的高规格视觉呈现,挑战平台观众的收视取向,并证明这一类型的吸引力。
斥资3亿台币的高投资制作规模固然考验两位导演打造刺激场面、让观众肾上腺素狂飙的功力,与此同时,他们所面对的更大课题也在于如何在商业操作中兼顾人性刻画,让观众可以跟随角色,见证人物成长,感知情感流动。“文武兼备,如何平衡,对我们来说是这次的突破。”导演庄绚维说。
二、架空一座城市可以让创意自由
从角色出发的创作思路,也贯彻到《逆局》对架空城市的形塑之中。剧集将故事背景设于新旧城区混杂的沿海都市东林,既带有一定异域色彩,又保有可供辨识的在地特征。
“创造一个城市对我来说很有趣。”导演庄绚维说。他习惯先看角色的样貌,再决定城市的氛围。因为藉由角色周边环境,可以凸显人物困境与前史背景。故事情节牵涉移工,又有非台籍演员,如何将他们融合在一个可以深根的场域,便是在世界观搭建上的首要之务。
当时即是以这个概念为原型在全台找景,一片片拼凑出这座都市的轮廓。导演陈冠仲也说,“虚构一个城市的好处是各方面的创意可以更自由,在场景、造型、事件、角色上都能有更多想象。”
因主角梁炎东长时间身处狱中,真实的监狱空间又与剧本表达不尽相同,东林监狱作为剧中主场景之一,势必需要搭景。庄绚维形容,监狱就如同集聚暴虐之徒的罪恶之源,剧中恐怖刑案频发,甚至可以想象这座监狱的安全性必须高到缺乏人道。一旦将监狱勾勒出来,便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正在面对何种暗黑威胁。
两位导演在与美术指导陈柏任(《艋舺》)沟通后,突生奇想,决定将监狱设在地下,营造封闭灰暗、潮湿阴冷的氛围,也能为角色定性,烘托出压迫感。制作人陈亮材笑称,过去从未想过将监狱场景下移,多亏地下不受日光影响,也为拍摄争取了更多弹性时间。
主创团队最终找到一处位在基隆的住宅区废弃地下室,利用水泥墙面基础结构和潮湿环境,从牢房到娱乐室、放映间、诊疗室,逐一搭建出东林监狱的雏形,也折射出整座城市的样貌。因为地下室不见光,摄影光源都可由人工创造,也让导演庄绚维直呼在美学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诚然,场景拼凑不易,监狱地下化后遇到的另一难题,就是要找到监狱的外观。导演陈冠仲说,在遍览各地污水处理厂、山洞、废弃隧道后,忽然看到石门水库,才终于将监狱外景定下来,也因而有了第一集水流奔涌的壮阔开镜。
这也是石门水库首度出借剧组拍摄,水库的排水通道摇身一变成了监狱走道,地下维修站的拱形洞门则成了监狱大门。虽然架空城市极富挑战,但制作人陈亮材也感叹,好在台湾的城市地景丰富,才能组合出这样一座多元的现代都市。
三、每一个场面都要帮助观众理解角色
在架构出场景骨干后,便是以追逐、对殴等动作设计,以及跳桥、破窗、翻车等大场面,支撑起犯罪动作类型的肉身。例如故事开篇那场壮观的跳桥戏,即是开拍前期于社子大桥拍摄。主创团队为此提前筹划,当天不仅要调度桥上,更要控制河面。看着各组分工合作,导演庄绚维兴奋形容,彷彿一场交响乐。
这些年台湾逐步累积类型片的摄制经验,只要资源到位,大场面执行不是问题。然而对庄绚维来说,“有趣的是大家都知道怎么花钱,但回到源头,这些场面要如何帮助角色?”之所以安排任非跳桥,而不选择其他方法逞英雄,还是回扣到角色起点——作为一名热血冲撞、罔顾纪律的年轻刑警,在面对危机时,他更可能做出超乎常人逻辑的决定。
每一个场面都要帮助观众更理解角色,这是导演们在与动作指导洪昰颢(《狂徒》)沟通时达成的共识。同样,梁炎东虽然在狱中有一些打斗戏,但从他的人设出发,并不适合搏击蛮干,因此特别为他设计了一套以头脑格斗的方法。
导演陈冠仲说,前期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规划,以角色性格为依托设计动作,并不断讨论推翻,最后才发展成现在的样子。一切以角色的核心概念为基点,也能确保团队中每个人的思考都聚焦在同一方向。
四、角色看到什么,观众就应该看到什么
在呈现犯罪场面时,主创团队同样秉持着让观众紧跟角色的原则。“他们看到什么,观众就应该看到什么。”对两位导演来说,拍摄过程就是摆脱一切限制,尽可能捕捉剧中的惊悚核心,留待剪接时再作取舍。
站在监制与制作人的角度,同样支持导演在拍摄时作极致处理。制作人陈亮材举熟稔小荧幕生态的韩剧为例,即是因为深知小荧幕的观影过程有更多干扰,相较大银幕需要更强烈的视觉刺激,所以在画面尺度上愈加毫不保留。
监制杨以苹也说,在剪接端的讨论大多围绕在刺激与不适之间的抉择,期待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又不希望沦作不舒服的镜头。如同刑侦剧《Voice》或情欲向的《夫妻的世界》皆以奔放大胆的视觉为戏剧亮点,已决定18禁上线的《逆局》同样期待逼真生猛的视觉呈现能成为吸引观众的钩子。
五、发掘类型剧操作的另一种可能
伴随台剧这几年在制作规格上渐趋精品影集化,观众的收视偏好也渐往英美剧的快节奏靠拢。导演庄绚维对所谓“快节奏”的理解,即是剧中讯息量的释放速度。
一方面需注意堆砌每一场戏的信息,回到执行面,也需确保摄制足够数量的镜头,并藉由对演员走位的节奏调度,凸显关键讯息。导演陈冠仲也表示,操作类型剧,从剧本、拍摄到剪接都相辅相成,必须有一致性地做到期待的节奏。
然而比起高谈阔论所谓的形式或风格,两位导演还是更习惯回到剧本解读的原点,潜心分析每场戏的精髓,并由此与摄影师沟通机位。对故事的细致把握,也让他们总是善于在现场捕捉演员走戏时某一刹那的眼神或动作,并于事后剪接时重新拼凑,提炼成某场戏的悬念张力,在未来的叙事中发挥作用。有趣的是,如此反覆,时间一长,属于他们的导演风格恰恰也于焉形成。
相较两位导演此前的作品,《逆局》在类型上的极致也让他们有更多空间去作果敢尝试,如一镜到底的血翅膀割背镜头,又如从脏器内拍外的独特视角,以不断颠覆观众对类型剧的既定想象。
六、宛如明星队的硬核卡司
当然,不论场面如何震撼,终极的呈现依旧依赖演员的坚实功底与演绎过招。在《逆局》中,多世代演员强势集结,光是被卷入犯罪漩涡的周渝民、李铭顺和朱轩洋,即三人三色,各具魅力。
导演庄绚维形容,每位演员的闪光点都截然不同,或是眼神细节,或是表演节奏,或是情感的抑扬顿挫。而导演的功课,便是将演员放到对的状态下,让他们的魅力最大程度地释放。
聆听演员的直觉同样重要。如一场“谭队”谭崇辉(李铭顺饰)到医院执行长穆雪松(吴兴国饰)的地盘问讯的戏,李铭顺在试戏时主动告知导演觉得坐得不太舒服,提议站着走戏,正与导演的想法不谋而合。
谭队作为极其落地的警察角色,自然与此刻身处的富丽环境格格不入。一旦演员对角色的背后故事也有了深入想象,就能精炼出诸如此类的细节。
而当演员以自己的方式赋予角色灵魂,也能反过来说服观众角色的样貌。如睽违九年回台拍戏的“仔仔”周渝民就是典型的例子。监制杨以苹说,正是周渝民自己将梁炎东塑造成现在的模样,并让大家对这个角色信服。相对艰涩的角色台词从他的口中说出来,不会让人感到违和,反而令这个角色在剧中自成一格,浑然天成。
制作人陈亮材也发现,从开拍第一天,周渝民就准备周全,由外而内,以一以贯之的口条和眼神在诠释自己的角色。他在表演方法论上的精细到位,与朱轩洋的本色出演迥然相异,而李铭顺又恰好位在两人中间,以独有的东南亚演员气质,联动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在剧里,演员们不是被压缩在同一条生产链上,而是各自绽放却又彼此契合,微妙地融入到东林的多元背景中。
演员们之间的热烈激荡也在剧中的警局和监狱发酵,从而构建出迷人的群像。昌榕分局侦查队被导演们称作完美组合,以谭队为首,任非、老乔(马念先饰)、颖怡(辛乐儿饰)、晓明(黄迪扬饰)、小宇(姜康哲饰)、石头(草爷饰)等一字排开,宛如一家人。
其中小宇的角色还被导演笑称是“巨大却隐形的边缘人”,专心稳定地输出功能。上戏一两周,演员们就大玩即兴,默契十足,连带着强情绪的表演也能真实呈现,如老乔和任非吵到停不下来时,谭队就是大家的定海神针。
与此同时,另一头的东林看守所则彷彿是妖魔鬼怪的修罗场。包括郑人硕、张少怀、“大鹤”林鹤轩、夏腾宏、张书伟、廖钦亮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个个暗藏玄机。冷冽敌对、冲突对立的调子与警局氛围大相径庭,也呈现出另一种乐趣。
不论是监狱或警局,甚或由吴兴国、曾敬骅、纪培慧、锺瑶、蔡灿得等饰演的其他案件相关角色,都让导演们直说这宛如一支明星队,可以编排战术让他们在场上恣意发挥,令人欣喜,也碰撞出一连串意想不到的火花。
七、总结
《逆局》筹备两年,耗时天拍摄,动员二千余人,主创团队衷心期盼,本剧的问世能为华语类型剧的创作注入更多信心,以强娱乐性的内容高标、开阔的制作格局面向国际市场。在高规格实战中逐步累积经验,培养人才,建立创作品牌。
当这股能量在岛内经年累积,蔓延发芽,无形中也降低了类型剧制作的隐藏成本,一步步实现产业的成熟供应,进而吸引更多商业投资,形成良性循环。当制作类型剧不再是天方夜谭,期待越来越多生猛精悍的华语剧集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