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镜头 >> 镜头介绍 >> 正文 >> 正文

哥特风格,命权电影

来源:镜头 时间:2023/8/6
什么叫做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216/4580126.html

哥特:风格、命名权和电影

一、

谈到哥特电影的风格,就一定要提及“哥特”的风格。现在这两个字在大众文化的范围早就变成了亚文化的代称。喜欢这种亚文化的人留长发、化黑色的妆,听着一种叫做“哥特摇滚”的东西。穿黑皮衣、黑皮裤,怪里怪气,不知所云。这的确就是哥特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一种“表面现象”,但是倘若我门追本溯源,谈论这种文化的起源的话,你能发现,这种表面现象并不是“新新人类”的原创。

哥特文化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根植于天主教文化,而很多艺术家则是宗教信徒。虽然中世纪在思想上无比禁锢,但是在艺术上却有突飞猛进。这个时代,西欧先是出现了蛮族艺术、继而出现了罗马式艺术,最后才发展成了哥特艺术。而在东罗马,则出现了华丽的拜占庭艺术。当然,在后来的文艺复兴中,一些艺术家对这样风格的艺术表示不齿,出现了启蒙运动之后,哥特这种带有中世纪色彩的文化更是被排挤到了边缘,成为了摧枯拉朽的“历史垃圾”。实际上这么对待哥特文化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文艺复兴的艺术是建立在中世纪欧洲的艺术上实现的,倘若没有前者的神秘、封闭与禁锢,则亦不会有后者的开放、豁达与瑰丽。

哥特,可以是一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定语。作为名词的时候,它是哥特文化的简称。代指的是一种包含了建筑风格、音乐、绘画、文学、字体、电影、服饰、装扮等等元素在内的“文化体系”。如果作为定语,它的含义是“哥特式的”。

“哥特式的”一词的含义及其丰富,它可以指野蛮的、恐怖的、神秘的、中世纪的、天主教的,或者是东方的、高贵的、浪漫的、神秘的、迷信的等等。在当时的欧洲,哥特文化是作为主流文化存在的,可是其含义中却带有“神秘”、“迷信”等等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元素存在。足以彰显出“哥特文化”的特殊。其实,哥特文化是一种排外的文化,在其本源的血液里,这是一种和宗教相连接的贵族文化。而宗教中的神话形象又形象有颇能自给自足,所以在正统的哥特小说和电影里,有那么一种近乎于自恋的高贵、骄傲与偏执。当然,“神秘主义”也是其一大特色,因为很多艺术家认为哥特的本源是一种“天启”的神秘艺术。

年,英国作家霍瑞斯·瓦尔普尔在自己的哥特风格的城堡里写了一本名为《奥特朗托城堡》的小说,在这本小说里,他创造了一个中世纪背景下的故事,其中充满了罪恶、暴力和凶杀。故事中有很多魑魅魍魉、怪力乱神。最重要的是,他在小说中第一次使用了“一个哥特故事”这样的表述。以至于后代的所有哥特文学和哥特电影都以恐怖、迷信、鬼怪为表征。不过,讲述魑魅魍魉故事的作品并不都是哥特,而哥特也不仅仅是“志怪小说”。著名的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爱伦·坡、狄更斯、哈代、史蒂文森等等名家的作品都被划归到了“哥特式”的范畴之下,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小说中的那种“原教旨主义”般的神秘、高贵和恐怖的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哥特电影几乎是全然继承了18世纪哥特小说的“黑色特质”,着意表现发生在黑夜的关乎于魑魅魍魉、怪力乱神的故事。这种故事时间上的特点并不是故事的时间背景,而是一种“社会与人性的丑恶性质的象征”。马焯荣在《中西宗教与文学》中阐述了这一点:“之所以人们总是把这些故事安排在夜间,乃是因为人们一向认为鬼怪总是出没于夜晚的”,“人们相信鬼灵总是在黑夜活动的”。这就足以见得哥特,在表面上是黑色、可怕的、关于鬼怪的故事,可在内里上,这些怪神却比人类还要道德。等等。这些电影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肆渲染了故事中“神秘”和“惊悚”的氛围。可是这些年,因为一些导演和演员的急功近利的糟蹋,哥特几乎被限定成了某种“吸血鬼”、“断头骑士”和“神秘事件”之类的恶俗套路。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不仅对对哥特电影、对哥特文化都是一种不可逆的伤害。在商业大潮的侵袭和机械复制的冲击下,哥特电影也走上了“表面化创作”的老路子。只要是主角一脸黑色阴气、题材涉及吸血鬼、狼人,布景是黑夜,演员一身黑衣的电影都被称之为“哥特电影”,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总的来说,哥特电影有两大法宝:神秘和恐怖。前者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中的“不可知论”;后者则与众多吸血鬼、狼人等血腥形象如影随形。有学者曾经把哥特中的恐怖分为四种:暴力凶杀的恐怖;非常环境的恐怖;时间选择的恐怖;体验痛苦、受难和死亡过程的恐怖(李伟昉,《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对于哥特电影来说,这四种恐怖也是屡见不鲜的。作为一部绝佳的哥特电影,这四种恐怖经常会同时出现。因为哥特具有恐怖的特征,所以很多人会将恐怖片的“高帽”戴在哥特电影的头上。其实哥特片中神秘、高贵、难以捉摸的奇妙感觉是恐怖片所不具备的。而且,在哥特电影中,吸血鬼会被塑造成一个高贵的物种,这也是一般恐怖片所难以企及的高度。一般恐怖片以吓唬人为主要目标,而哥特电影则是在完整地展示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你能相信在恐怖片中,吸血鬼在吸人血之前会说出莎士比亚或者是雪莱的诗句么?

虽然哥特电影一直不是银幕和各种电影奖项的主流,但这并不意味着哥特电影中不会出现主流的价值观。看过《僵尸新娘》,你也许会感动于新娘至死不渝的爱情,并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僵尸世界”而打动;如果你看过《理发师陶德》,你肯定会对影片中的道德探索、善恶相争记忆犹新;在经典的《剪刀手爱德华》中,如果不是纯洁情感元素作为主线的话,你能保证这部电影不会变成“剪刀手杀人狂荼毒小镇”的劣质恐怖片么?

其实,如果平心静气地来看待哥特电影和哥特式的电影的话,我们也许能从文艺复兴中找到一丝理解它的途径。与文艺复兴与中世纪艺术的关系相近,很多经典电影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哥特式”的影子,比如比如琼·芳登版本的《简·爱》、卡罗尔·里德的《第三人》和《哈里·波特》系列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哥特艺术中的这种“黑色”成就了电影的经典型、文本性和解读性,为这些原本是“志怪”类的文艺作品注入了生命力,从反面凸显了世界的荒诞复杂,更是反衬出了道德中阴暗面和人性中的原罪。也是因为这种文艺和文本性上的特点,才使得哥特电影具有亘古不衰的魅力。

二、

哥特电影的历史悠久,因为从哥特小说中演化而来的恐怖、惊悚的情节很有戏剧性;而且吸血鬼、异形生物等等的形象也很符合电影银幕展示的需要,所以哥特很早就成为了电影导演喜爱的内容。换而言之,哥特化的内容决定了哥特电影的情节和人物,而这种情节和人物又限制了哥特电影的风格。

哥特电影,按照现在的眼光,可以划分到邪典电影的门下,可是在其发展的早期,哥特电影一直是恐怖电影中的一个分支。年,路易斯·菲拉德拍摄了将近7小时长的《吸血鬼》,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吸血鬼的形象最为主角搬上银幕。这套十集长度的剧集在股市上了无新意,但却第一次把“暗影”和“投影”当做了重要的表现手段,为后世的哥特电影敲定了基础。年,一个叫做克里斯滕森的瑞典人拍摄了一部叫做《历代巫术》的电影。在当年,这部电影里没有特效、没有情节、甚至也没有人物。克里斯滕森只是在银幕上“重现”了一些巫术。说它是纪录片,它是摆拍;说它是剧情片,有没有情节,所以人们现在一把会把这部电影当做专题片来看到。不过,无论如何,这部电影第一次把哥特文化中的异教、死亡、巫术等阴暗面元素融合在了电影中,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哥特电影。

哥特电影的第一个辉煌,来自于德国的表现主义大师茂瑙,年,茂瑙拍摄了久负盛名的《诺斯菲拉图》。在这部电影里茂瑙抛弃了自己在《卡里加里博士》中的表现主义手法,转而以一种更为写实和实际的方式处理本片。但是全片依然冷峻异常,让人不寒而栗。最终这部哥特电影在电影史上留下了异彩纷呈的浓重一笔。茂瑙在这部影片中实验性也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深焦摄影——直到年的《公民凯恩》,深焦摄影才成为一种艺术表象手法。即使茂瑙抛弃了表现主义的布景和造型,但是这部电影还是不可避免地带有表现主义的“情怀”——影片画面大胆尖锐的构图、深焦摄影的独特魅力、极有煽动力的音乐的使用都为影片增添上了非同一般的想象力色彩,所以本片亦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有诗情画意的恐怖片。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大胆地认为,所有的吸血鬼电影,都是《诺斯菲拉图》的私生子。与《诺斯菲拉图》同年诞生的还有一部优秀的哥特电影,那就是德国的《泥人哥连》,可是因为前者的光辉太过于耀眼,所以《泥人哥连》被掩映地无影无踪。这股哥特大潮的风浪,很快就烧到了美国,年,美国人原原本本地将德古拉的故事搬上了银幕,这就是勃朗宁著名的影片《吸血狂魔》。尤其是本片的主演贝拉·卢戈西,他所刻画的吸血鬼形象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于在他死后多年,还有人坚信他本人就是一个真正的吸血鬼。

可是随着二战的来临,哥特电影随即便被淹没在了现实的恐惧与惊悚之中。在战时,人们去电影院肯定不会为了再次寻找惊吓,所以方兴未艾的哥特电影成为了禁忌。二战结束之后,社会渐渐复苏,而哥特电影则再一次成为了导演们所喜爱的对象。于是在德古拉的老家英国,吸血鬼伯爵再一次登上了银幕,这就是特雷西·菲舍尔所拍摄的《德库拉的噩梦》。这部电影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吸血鬼的精神形象:五十几岁、神情威严、两鬓花白、高达英俊,活脱脱一个英国绅士。这样的形象,确定了吸血鬼的贵族血统,而这种高贵的、不容侵犯的血统也成为了电影刻意表现的对象。年,法国导演乔治·弗朗叙拍摄了著名的《没有面孔的眼睛》。这部哥特电影重新定义了哥特片的影调和氛围。在这部电影里,弗朗叙利用精湛的摄影和布光,制造出了一种诗意的氛围,这种诗意反过来促使着影片中的恐怖感觉愈发怪异、愈发地充满了神秘感。不过,到这里为止,哥特电影在艺术上的发展基本就到此结束了,如果还要找出什么艺术上无懈可击的哥特电影的话,那么则应该是年的那部翻拍版的《诺斯菲拉图》,影片的导演与茂瑙一样也是德国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赫尔佐格。

虽然在艺术上毫无创新能力可言,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好莱坞导演对哥特电影进行某种商业化、庸俗化的重新改编和重新包装。必须要承认,在经过改头换面之后,哥特电影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喜爱。毕竟,这种电影的气质相当独特,也非常能讨好看惯了视觉爆米花般大片的观众。这时节的哥特电影,保留了不多的哥特元素,导演也更多地去挖掘人物的内心,而不是一味地展示恐怖、神秘的氛围。这是一种文学化的创作倾向,对于电影艺术来说,这是一种倒退。可是普通观众又有多少人会去注意导演的镜头语汇和叙事手段呢?所以这种电影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好莱坞的主流,成为了观众的心头挚爱。而哥特早就成为了电影的表现元素而变得面目全非。这其中最为观众所熟悉的,是蒂姆·波顿和约翰尼·德普合作的几部电影:《剪刀手爱德华》、《断头谷》、《圣诞夜惊魂》和《僵尸新娘》等等。这些电影的故事,沾染了好莱坞的一贯特色,无外乎就是青蛙王子和灰姑娘的情节,复仇、探秘和救赎的母题;人物心理的转折也带有一股子好莱坞的味道,无外乎就是种种苦难之后才发现你是我的挚爱等等俗套。不过,这种普通、简单的故事,在波顿的讲述、奇绝的化妆、怪异的视觉风格和德普的演绎之下,非常吸引人,并且在流行文化的领域成为了一种现象。与前世的那些哥特电影相比,波顿的影片中,主角都有一颗脆弱而善良的内心。他们总是多愁善感、小心翼翼又极易受伤,这样的角色,自然能得到人们的爱怜。相信,很少有人会重口味到去爱一个强权的吸血鬼。

蒂姆·波顿和约翰尼·德普的成功,让投资人看到了哥特电影在票房上的潜力,于是在年,大导演科波拉找来了一大堆好莱坞的大牌演员拍摄了《吸血鬼惊情年》。在影片中,科波拉用好莱坞的手法彻底解构了德库拉的故事,给这个流传百年的故事加上了“生死别恋”的外套,在新的时代、在好莱坞的背景下,赋予了它崭新的意义。全片大气恢弘、镜头语言独特、特技令人眼花缭乱,很快就席卷了全球的电影市场。而且众多一线明星的演出,和爱情中不是生离就是死别的悲剧模式又赚足的观众的同情和眼泪。年,爱尔兰导演尼尔·乔丹拍摄了哥特电影中的集大成者《夜访吸血鬼》。在拥有一个全明星阵容的同时,尼尔·乔丹从吸血鬼的立场讲述了一个吸血鬼家族的兴衰史。他使用的全景化、白描式的讲述方法把影片拍摄成了史诗。虽然影片在艺术上不见得多么“正确”,但是在商业上它却是非常“正确”的。全明星的班底给影片送来了令人瞩目的票房。其实,好莱坞化的哥特电影并不是哥特电影的倒退,而是这种电影在新时代里必须做出的改良与变革。不管怎么说,以往的那种只注重气氛、忽视人物的创作方法被抛弃了,电影变得更有看点,也更有意思。

好莱坞是混搭的高手,它有能力把各种风格混杂在一起展示出来。同样来自90年代的《乌鸦》、《十三勇士》、《第九道门》、《人狼生死恋》等等都是如此。好莱坞的电影人可以把哥特融合在复仇、恋爱、转世、探险和侦探等等题材中展示。到了新世纪里,哥特更为变本加厉地改头换面,很多时候,这种曾经的文化,已经完全地变为了妆容、服饰和血统等等细枝末节的元素。而这种电影的故事本身正在越来越主流,拍摄方法也越来越传统。各种各样的流行文化,譬如街头文化、黑人文化、说唱、摇滚乐、自由搏击、同性恋、空手道、极客文化等等都成为了电影的表现对象。甚至在哥特电影中出现了“反恐怖”的喜剧。什么《狼族盟约》、《吸血鬼女王》、《范·海辛》、《女同志吸血鬼杀手》、《我吻了一个吸血鬼》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其实,在这些电影中,哥特已经不是表达的内容和对象了,而变成了一种风格和形式,成了一种精神和风貌。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哥特电影变成了邪典电影的一个分支,不再享有单独的“命名权”。而对于这种电影的审美,则要站到形势与风格的角度上来玩味,如果死守着哥特不放,在这样的电影里,你很难得到审美的愉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