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镜头可以一幅画面表达更多的信息
拍摄全家福用标头好?还是广角镜头好呢?
广角镜头顾名思义视角更加宽广,可以容纳更大的世界,对环境要求更严苛。因为取舍的空间小很多,相比标准镜头算是更加“客观”的镜头,只是这个“客观”严格来说只有一个焦段具备,广泛来讲也最多是两个焦段。
35MM镜头是个重要且经典的焦段,因为它是唯一“客观”的广角镜头。
在标头测试的文章中虽然说得很清楚,但有人仍然理直气壮地称:因为标头的透视和人眼一样,所以是标头。其实人眼是变焦的,而所谓透视关系只与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互的位置有关。
人单眼的舒适视域为60度,标头视域是46度,35MM镜头的视域是63度,因此接近人眼的焦段是35MM,而非标头。
28MM镜头的视域达到75度,相对于人眼存在明显透视变形,虽然算是最广的通用镜头,但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客观”。这是令28MM和35MM成为截然不同的两种镜头的原因。
28MM镜头之所以还是一枚人文镜头,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非常实用的超焦距拍摄。凭借比35MM更大的景深范围,28MM缩小光圈后提前设置好焦距,拍摄时可以做到不用调焦、抬手就拍。
很多画面转瞬即逝,快速拍摄很重要
比28mm更广的超广角镜头和“客观”已经没什么关系了,长焦镜头体现的是拍摄者的主观,超广角镜头体现的是镜头的主观。所以广角和超广角其实完全是两类镜头。
对于拍摄全家福来说,如果空间距离合适,标头焦段也就是45mm-55mm,由于变形小,在边缘的人也能拍的比较清晰,显然是更合适的选择。但如果在空间狭小的地方拍摄,需要使用广角镜头,也要避免使用比28mm更广的焦段。
测试说明
专业测试图太贵,正好我有一大堆邮票,雕版印刷的邮票清晰度还是很有保证的,用来测试分辨率应该靠谱。于是有了下面这个艺术装置。
贴了邮票的一大张格子纸,用磁铁吸在铁板上,可以测分辨率,可以测镜头失真,还可以测颜色。关键全部利用现有资源,一分钱没花。
镜头全部手动对焦,屏幕上十倍放大,找到合焦的那一点。找焦平面,通过十倍放大看多点合焦来找,这部分最麻烦,要折腾半个多小时。相机通过线控直接连电脑,每一张拍完都可以立刻在大屏幕上看到,也避免了拍摄时的抖动。
用两张波兰总统头像邮票,来做对比的样本。盖大戳的代表中间,戳很轻的代表边缘。除了面值部分,这两枚邮票的大小版式完全一样,放一起我们还能看到镜头的畸变。
这是用佳能百微专门拍摄的样板,对于雕版印刷来说,细节是无限的,这点是现在的激光照排也比不上的。所有照片并非原大,而是放大到了%,以对抗平台对图片的压缩。
所谓“德味”就是边缘画质劣化么
开篇第一枚镜头是蔡司出品的康泰时35/2.8,,“德味”的代表品牌。“德味”到底是什么,好像没有人能说明白。
好是有标准的,也有具体参数可以测量,而坏是没有标准的,更比较难量化和对比。从这个角度看,“德味”或者其他什么摄影中的“味道”大概率和成像缺陷关联更大一些。当然,徕卡的“味道”不在此列,它是可以用钱衡量的。
广角镜头和标准镜头比较大的一个差异是边缘的成像质量,越广的镜头边缘和中心的画质差异越大,在中心对焦的前提下,变化劣化成了常态。
在机械相机时代,也就是大量德国镜头设计制造的时代,由于计算能力所限,镜头边缘画质往往是妥协的对象。而这种成像缺陷是否就是“德味”的起因之一呢?
通过实测来体验一下吧。
可以看到在光圈2.8,康泰时35的中心解析度已经很不错,但边缘那是什么鬼?在光圈4.0中心解析度已经达到很高水准,边缘依然是一塌糊涂。
看上面这四枚镜头在2.8光圈下边角的状态,蔡司50显然是最好的,这应该是焦段和结构的优势。
佳能EF-S24也还可以,应该是它的小镜片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也有明显的副作用,这个后面会详细讲。
剩下两枚就各有各的“精彩”了,相比之下蔡司明显更浪一些,或者说更有特色。而且不仅仅是这一枚镜头,康泰时28/2.8还有蔡司为禄莱在更古老时代生产的35/2.8,在大光圈下边缘都是这个鬼样。
如此的坚持不修正这么明显的错误,让我们不禁怀疑,最少对于蔡司来说,这样的边缘成像会带来某些“好处”。
这好处是“德味”么?
在光圈8上,康泰时35/2.8边缘的解析度有了明显改善,那种晃到重影的感觉没有了。
在光圈11上,康泰时35/2.8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最佳光圈,因为边角成像质量终于和中心的成像质量匹配了。而在等待边角成像质量提升的过程中,中心一直保持着高素质,这也非常不容易。
换个角度看,就是全开大光圈绝对可用,但边角成像会很有特色。而每收缩一档光圈,中心成像品质如一,边角成像则不断变化,直到光圈11。
这是不是就是“德味”,我不知道。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在光圈22上中心画质突然劣化,边缘素质也稍有下降,综合评价归于了不可用。总体来说对于这枚镜头,如果你能接受大光圈不佳(有特点)的边缘,它就是一枚非常好的镜头。
又一枚小光圈成像坚挺的老镜头
蔡司为禄莱生产的这枚35/2.8,不要说结构,连镜头前面信息标注的内容和位置都一模一样。不过它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生产,还是单层镀膜,采用的玻璃很可能也和上面那枚90年代生产的康泰时不太一样。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相隔二十多年的两代蔡司镜头,它们解析能力有什么异同。
禄莱35在光圈2.8时,中心解析能力明显不如康泰时35,边缘倒是一模一样。
光圈4.0时中心有明显提升,已经与康泰时35不相上下,只是结像的结实程度还差一些。这似乎是单层镀膜镜头和后期多层镀膜镜头的一个共性差异。
在光圈5.6和光圈8上,禄莱中心解析能力依然比康泰时弱一些,最少看起来如此,因为禄莱成像的对比度明显不如蔡司,或者说禄莱成像更加柔和。
边缘解析能力在光圈8上,禄莱超过了康泰时,而且领先一直保持到了光圈22。
在最小光圈,也就是光圈22上,禄莱的中心解析能力超过了康泰时。因此康泰时的光圈22是不可用,而禄莱光圈22依然可用。
和柯尼卡的标头类似,禄莱35的成像特性有利于拍摄风景照,那么那枚体积“巨大”的柯尼卡35镜头,表现如何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柯尼卡再战蔡司能否成功
在标头清晰度之战中,做工出色的柯尼卡标头不但败给了蔡司标头,也输给了两代的佳能50/1.8。那么在广角之战中,柯尼卡35能否取得更好的成绩呢?
柯尼卡35的2.8光圈不可用,解析度和禄莱35近似。
4.0光圈解析度有了较大提升,而到了5.6光圈,柯尼卡35的边缘解析能力已经超过了两枚蔡司35镜头,中心的解析能力似乎也是略好,但差距非常小。
光圈8、11、16上,柯尼卡的中心和边角解析能力都比两枚蔡司35略好,特别是在11和16光圈,康泰时35成了最差的。
综合来看,柯尼卡35的边角解析能力是本次参赛的六枚镜头中最好的,中心解析能力则大光圈偏弱,小光圈暴强。单就镜头解析能力来说排在第三,排在康泰时35和禄莱35之后。
相比柯尼卡50,35进步了一个名次。更重要的是它赢了一枚蔡司镜头,就是下面出场的康泰时28/2.8。
康泰时28/2.8辱没了蔡司威名么
前面提到过,镜头越广,边缘画质越难保证,对于康泰时28来说,也不例外。
康泰时28的2.8光圈是否可用,这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中心和边缘的画质反差太大。中心解析能力是五枚镜头之中最好的,但边缘又是五枚镜头中最差的,权衡再三还是给了一个不可用。
好在4.0边缘画质进步很大,因此完全可用,而中心的解析能力继续保持高能。事实上中心解析能力的第一,康泰时28一直保持到了光圈11。
因为边角成像的显著提升,康泰时28在光圈5.6和8都取得了最佳的成绩。中心的解析能力5.6光圈时略好,边缘则是光圈8略好。
康泰时28在光圈16时,中心画质开始恶化,到了光圈22更是与其它两枚蔡司拉开了明显差距。显然这枚镜头和柯尼卡以及禄莱正好相反,大光圈画质优良,小光圈最后阶段处于放水状态,明显更适合于人文摄影的街头近战。
色彩上,康泰时28也是四枚手动镜头中最厚重的,加上劣化的边角,正好可以营造出很不错的氛围感。或许这就是“德味”吧。
佳能截幅“最锐”定焦头惨翻车
佳能EF-S24/2.8是一枚饼干头,号称是佳能截幅镜头里最锐利的。
饼干头看起来就短小精干,成像也是类似风格,多以锐利、高反差、边角质量好而著称。下面就来看一下,这枚“最锐”镜头的表现。
EF-S24在2.8光圈上不可用,4.0光圈有了显著改善。成像很有特点,乍一看好像还行,但仔细看就会发现细节丢失现象很严重。
再看光圈5.6和光圈8就更加明显了,别的镜头是每一档光圈都差异比较大,而EF-S24除了最大光圈弱一些之外,每一档都差不多。不能说成像质量差,但确实不够好。
因为这一点,所以此枚镜头没有给最佳光圈。
这张EF-S24和EF-M28的同光圈成像对比能更好地说明问题。EF-S24明显对细节的描写很潦草,其实我曾想过是否给它全部光圈都是不推荐的。
之前有人说过年前的镜头都不能喂饱现在两千万的数码相机,而实拍的结果是年前的镜头都好好的,在两千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上表现出力有不逮的反而是年推出的EF-S24。
EF-S24连勉强的可用也没有保持住,在光圈11时就坠入了不可用的境地。
六枚镜头对比中心解析能力,最大光圈由于只有五枚镜头对比,EF-S24排名第四;最小光圈也只有五枚镜头对比,EF-S24排名第五;剩下五档光圈,EF-S24全部排名第六。
不过在边角解析能力比拼中,在光圈11崩盘之前,EF-S24拿了三个第一,一个第二。可见中心和边缘画质的一致性上,它还是不错的。
列席的变焦镜头确实没资格参赛
最后是不参与比赛的变焦镜头EF-M。不参赛是对的,如果参加,只会第一个被淘汰,一点悬念都没有。
EF-M列席观战,最大作用除了让我们看清变焦与定焦镜头的差别,还有一点就是它的大光圈好用。
在18mm端,EF-M的最大光圈3.5就是可用,收一档半到5.6就是最佳。后面的测试结果会告诉我们,只用这两档就挺好的。
光圈11画质恶化,光圈16已经不可用。
EF-M在18mm段,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畸变严重。这个可以从中心和边缘两张邮票的形状清晰地看出来。实际拍摄时在取景器内可以明确地感知到畸变,这点其实挺让拍摄者丧气的。
这枚镜头真的就是拍拍视频就好了,拍照片还是算了吧。
总结
这是六枚镜头各光圈中央解析能力的对比排名,中间有几个并列是因为实在难以区分那枚更好。
康泰时28大光圈最佳,柯尼卡35小光圈很强,综合实力最佳的是康泰时35。
这是六枚镜头各光圈边缘解析能力的对比排名,大光圈佳能EF-S占优,小光圈依然是柯尼卡35领先。三枚蔡司镜头成绩不都好,换个角度就是都有更好的氛围感。
就像文章开头说讲,所谓镜头的“味道”,其实是画质“劣化”的体现,只是这种“劣化”或许还很美丽。
三枚蔡司广角,综合对比下来康泰时35最佳,禄莱35紧随其后,康泰时28在最后,但如果讲求所谓的“德味”排序或许就要倒过来,这也是一种福祸相依吧。
对于拍摄全家福,35mm定焦是比较合适的选择,28mm就要把人物放到中间,带一些环境进来。如果空间允许,50/1.8会比随机带的标准变焦要好。用标准变焦拍摄视频时,则要避免使用广角端。
将是佳能百微和蔡司/3.5两枚镜头的逐光圈解析力对比,还有十二枚镜头的基础素质的横向对比和分析,并将决定淘汰哪四枚镜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