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霜绛
最近,《觉醒年代》被封了无数次神。
在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上,《觉醒年代》一举拿下“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编剧”和“最佳导演”三项大奖,而早在提名阶段,《觉醒年代》就以八项提名与《山海情》共同领跑白玉兰奖项的角逐。
即便如此,张桐、张晚意无缘提名,马少骅、刘琳错失奖项,仍然有很多网友在为《觉醒年代》高鸣不平。或许在某些层面,官方的考量将艺术分出了优劣,但即使未能登顶,《觉醒年代》在众望所归之下,也当之无愧一句“无冕之王”。
要说强大的国民效应和年轻群体的推崇,免不了要提及一周前的高考。因为和全国甲卷“有为与可为”、全国乙卷“关于理想”、新高考全国Ⅰ卷“体育之效”等作文命题的高度契合,“觉醒年代yyds”在当日一度被推上热搜高位。
在此之前的半个月之内,“觉醒年代为何能让人共情”、“觉醒年代壁纸”、“觉醒年代巴黎和会”等已经纷纷登上热搜,从内容到制作多向延展,颇有一种“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意味,昭示着《觉醒年代》强劲的长尾效应。词条之下,手绘壁纸妙趣横生,人物表情包可爱搞怪,二创视频激昂热血,同人文学圆梦意难平……这部生于传统主旋律的剧作正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在年轻人的世界中落点。
年轻群体鲜活的能动性为《觉醒年代》的现象级大爆蓄力,他们的追捧在建党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显得十分应景却也满是惊喜,骨朵找到了几位普通的年轻观众,聊了聊关于他们的“觉醒情怀”,希望能从他们的叙述中探索《觉醒年代》对青年群体的艺术驱动力自何处来。
一、“共鸣感”是可贵的
手绘插画创作者蒲伶俐儿
同为创作者,在《觉醒年代》中看到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画面,我非常有共鸣。“共鸣”这个东西是我特别看重的,所以对我的吸引力也是巨大的。
我的本职工作是少儿美术老师,并不是专职画插画的,后来开始在网络上画画就是因为我很喜欢分享,我想把我觉得温暖和有感染力的东西分享出去。我画的第一部作品是《请回答》,那是一部非常非常温暖的剧,也是因为对这种温暖的共鸣,我积累到了第一批粉丝。
《觉醒年代》也是一样,我喜欢剧,粉丝喜欢我的画,都是源于这种“共鸣感”。作为一部主旋律的作品,能让这么多年轻观众产生共鸣感,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实际上,我一开始看《觉醒年代》并不是冲着内容去的,只是因为我天生对图片非常敏感,在“冲浪”的时候看到了一些《觉醒年代》的图片,感觉画质很好,很有张力,接着才去查了一些评论和报道,发现口碑不错,就去看了剧。在此之前,我对剧中很多人物的认知只是历史书上的黑白肖像,到现在也毕业了很多年,印象已经很模糊了,这次也算是通过《觉醒年代》重新认识了他们。
画的作品会像现在这么火是我没有预料到的,甚至有一次点进“觉醒年代”相关的热搜后,第一条就是我的插图,有点受宠若惊。在之前,我也画过一些流量明星,从转发量、浏览量这些数据上来看,《觉醒年代》和他们的热度是差不多的,从我的角度来说,这应该可以算是一部爆款剧了。
当然,最受欢迎的人物是陈延年。我有做过统计,我的粉丝中最多的是95后,再是90后,并且大部分都是女生,他们对那种年轻、有朝气、鲜活的人物更感兴趣,这也可以佐证,《觉醒年代》对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
二、为所有后人圆梦
同人文作品创作者程枫词
知道《奢愿》被永新导演看到的时候特别惊喜。
因为一开始创作这篇文章真的是“一时冲动”,按我的性格来说,一般我更喜欢事先规划好,最好能多屯几章,有了后续保障再发出去,但是《奢愿》真的一章多余的都没有,说写就写,甚至我的文章架构都是在第一章发出去以后才逐渐理出来的,就是因为看了《觉醒年代》之后控制不住情感的爆发。
可能我这个人本身就比较“红”,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内容会有比较强的共情能力,再加上《觉醒年代》本身的质量加持,所以在看剧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能通过演员看到百年前那些伟人的样子,那时候我就一边看一边想,要是他们能来现代看看该多好。
我把这个想法发出来之后,得到了很多回应,我发觉真的有很多人热爱他们、怀念他们,想要让他们看看新中国如今强盛的样子。
所以我创作的主题就是“圆梦”,我把时间点选择在07年,往后的日子里,大事一件接着一件,我要让他们亲眼看着中国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强盛。
回过头想想,我会看《觉醒年代》这件事真的偶然又必然,当时电视上已经播到26集了,就是巴黎和会那一段,我一看到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当然,因为我本身就最喜欢看军旅、抗战类型的剧,所以能被一些画面带入坑也不足为奇。
虽然我已经算是年轻人里面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了,但是我对剧中人物一直以来的认知也只是局限在“英雄”、“伟人”、“我们要尊重他们”,还是很模板化的,而看完《觉醒年代》后,我才有了认知上的转变,那就是“伟人不仅仅是伟人”,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会痛苦、会沮丧的普通人。
当代人对历史的共情不会凭空而来,只有看的足够多,用那些冰冷的文字逐渐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人,去触摸他生前的鲜活,才能与他们共情。我觉得《觉醒年代》为我提供了一个通往过去的桥梁,让我脑子里模糊的人影有了实体,让我的爱落到了实处。
三、30号那天,我一定要去看他
27岁的西安女孩为为
五四青年节那天,《觉醒年代》上了热搜,我点进去后看到了一个二创剪辑,其中有一个镜头就是陈延年就义时回头的那个微笑,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特别触动也特别震撼,要知道,这个时候我根本还没看过剧。
后来看完剧以后,我最喜欢的镜头还是这一幕,一面是意气风发、一心为祖国寻求出路的少年,一面是戴着镣铐、义无反顾走向死亡的英雄,眼神却是同样的坚定。
看了剧之后就一直有去龙华看看他们的想法,最终做下这个决定是6月6日那天,乔年牺牲的日子。那天有很多人去看他,我加入的“觉醒年代”群里有去了的小伙伴发出的照片和视频,我看到之后很受触动,又看哭了。
6月30日是延年牺牲的日子,因为一些原因,这个日子一直被记载成7月4日。在我查阅史料看到的相关研究分析里,能够证明他真正牺牲日期是6月30日的只有几张原件,那几个字里就是他一生的终点,想到这个事情我就特别特别难过,就决定一定要在30号那天去看他。
我对剧中“青年组”的感情是很深的。我们作为后人,一开始就知道他们生命的终点在哪里,但一集一集看下来,跟着他们一起经历所有的事情,陪着他们喜怒哀乐,虽然跨了一个世纪,但仿佛他们就在身边,最后看到他们的生命定格成一个数字,有的20多岁,有的30多岁……这么好的年纪,我没法不被触动,没法不去惋惜。
我约了一位多年的朋友一起同行,我们计划先从各自的城市到合肥去打卡延乔路,从延乔路走到它的尽头繁华大道。再从合肥去安庆,看看延年和乔年长大的地方,去独秀园看望一下陈独秀先生,买些家乡的糕点带去龙华给延年和乔年,在上海还准备去看看延年工作过的江苏省委旧址、住过的世炎旧居、赴法留学出发的黄埔码头旧址,还有《新青年》的编辑部旧址、中公“一大”会址,最后再到南京,去雨花台看看中夏,去中山陵看看孙中山先生。
我想和他们说,如今祖国愈发强盛,我们现在过得很好,享受到了他们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
四、沉重中得见有趣
安徽合肥市民鹤鸣
我是安徽本地人,看完《觉醒年代》之后就自己开车去了延乔路,沿着延乔路一直走到了繁华大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延乔路上有一个马的铜塑,它就立在路牌的对面,高昂着的马头正对着指路牌。
其实在这之前我并不了解延年和乔年,也不知道延乔路的来历,也非常感谢《觉醒年代》让我这个本地人可以认识这两位和我同乡的少年。
延乔路附近还有一条集贤路,虽然两条路没能交汇,但共同通向着繁华大道,这次行程中我也专程去了一趟集贤路。历史上像延年和乔年这样的革命者太多了,安徽有一条延乔路,可以算是两位英雄另一个意义上的“衣锦还乡”,走在这条路上,能看到的每一幕平凡至极的景色都是对他们当初愿景的最好告慰,而集贤路的存在,或许是安徽的后人想把告诉他们两位的话,也告诉所有的革命者,“先生,这盛世如您所愿”。
关于延乔路的内容说得很沉重,但是其实,我一开始对《觉醒年代》感兴趣的原因是觉得它很有趣。
我是偶然间刷到了《觉醒年代》中先生们说笑的短视频,和我印象里主旋律剧集严肃枯燥的风格大相径庭,有种惊艳感。看完之后回想起来,第一反应能想到的点仍然是里面很有生活气息和很有趣的画面,也是因为这些接地气的画面,才更激发了我的共情。我所有浓郁的情绪都是从这些朴素的场景切入的,从生活看到人物,从人物看到时局,然后就自然而然地看到革命,看到新中国的成立之艰,看到我们需要守护中国的使命。
五、所有的话都说给墓碑听
香港在沪大学生阿婷
我是一个资深b站用户,第一次看到与《觉醒年代》相关的内容就是在b站,我还记得那条视频的标题,叫做“后来啊,安徽合肥有一条延乔路,延乔路的尽头叫繁华大道”,就是这句话吸引我走进了《觉醒年代》的世界。
这条视频的内容就是剧中陈延年、陈乔年两位烈士的就义片段。很多人应该都是看完剧才去查阅历史的,但是我在看完这个片段之后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两位烈士的生平了,看得越多,想知道的就更多,就是这种“求知欲”让我开始看《觉醒年代》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香港人,现在就读于上海某大学。我在来上海之前不能说没有接受过思政教育,但肯定不能和内地的思政教育相提并论,在我接受过的各种思政教育中,记忆最深的就只是中学时历史课中的近代史和小学时参加过的爱国训练营。所以老实说,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强的思想觉悟,只是停留在最低级的身份认同,也就是知道自己是中国人,需要爱国,需要爱党,“共情”则是无从谈起。
在此之前,我对这种题材的影视艺术也是不看好的,剧情模板化、套路单一化,实在是没有太大兴趣主动去看,但是《觉醒年代》不一样。
毛主席出场的片段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导演通过镜头的运用带出了巨大的信息量,街道上的军阀、两个不同背景的孩子等等,毛主席就在这样的背景中踏过一片死水,从风雨中走来,把人民的苦难都看在眼里,然后带领着人民走出黑暗,这个片段看得我热血沸腾。
还有我最放不下的延年和乔年就义的那一幕,有一句很常见但是我一直不理解的话,“红领巾的红色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那一刻,看着他们微笑之下的伤痕累累,我突然读懂了。
后来我就去了龙华烈士陵园。我去的那天天气很好,站在烈士们的墓碑前,看着照片里年轻的他们,我很想哭,我那时候才愈加清晰地认识到,他们其实也是爸爸妈妈的儿女,也是和我们一样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我在心里一一向他们道谢,我告诉他们,因为你们的付出,中国现在很好,中国人民都很好,我相信他们能听到。
六、真诚是艺术永恒的生命力
公益剧本杀发起人某高校学生百一
6月6日,我们在学校举办了第一场“觉醒年代”主题剧本杀活动,剧本主题是“乔年的葬礼”,我和团队的同学一起熬了很多个通宵打磨剧本,为的就是能在当天完成这件事。
因为年6月6日是乔年牺牲的日子。
组织这个活动一开始是为了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我们选择了公益赛道的“最美共产党人”这个方向。看到这个命题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冒出了《觉醒年代》的画面,因为正是《觉醒年代》让我意识到,党史中的人物其实是非常鲜活的,只是我们一度非常缺乏对他们的感受和了解。所以我们就想搭建起一个跨越时空的桥梁,希望能够达到像《觉醒年代》这样的效果,让同学们能够零距离地感受党史,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
我们思考了很久,发现如果能将“剧本杀”这样沉浸式的形式与党史结合,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并不希望剧本杀本身的娱乐性盖过内容本身,所以创作的过程是非常谨慎的。
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书籍,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一点点地将剧本打磨出来,剧本中的人物与事件都是对真实历史故事的还原,二次创作的地方我们也会在活动结束后向同学们作出说明。我们保持着一颗很真诚的心去创作和传达,才能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我想这也是《觉醒年代》能够受到年轻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创作者足够的真诚。
我有看过拍摄花絮,为了营造出当时老北京那种漫天黄沙的场景,他们特意运了上千吨的沙土,工作人员对着鼓风机筛,演员们演下来都吃了一嘴的沙子。
还有饰演鲁迅先生的曹磊老师,因为得知鲁迅先生会抽烟,为了最大程度上还原角色,特意用烟熏黄指甲,他还特意去练了鲁迅先生的字体,剧里《狂人日记》的部分没有用手替,都是曹磊老师自己写的。所有主创人员都会尽最大努力去贴合人物,这份真诚的创作精神很打动我。
而真诚的创作和鲜活的人物是相辅相成的。我最喜欢的就是《觉醒年代》中有质感的烟火气,例如陈独秀先生到北京后吃到了正宗的涮羊肉,亦或者是和其他先生们聚在一起嗑瓜子、吃饭、聊天。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语言讲,陈独秀先生像是一个可爱的“干饭人”,就是因为他,那段时间我的胃口都变得特别好!
其实在报名剧本杀活动的50多个人里,有差不多一半的同学并没有看过《觉醒年代》,他们可能更多的是被剧本杀这个形式所吸引,但是后来大家在玩的时候都非常投入。过程中我们有设置一个环节,让大家以角色的视角说出遗言,以及跳出剧情发表一些想对人物说的话,大家都表达得非常真挚,后来有同学说,参加完我们的剧本杀后,回去的当天晚上就看了《觉醒年代》。能够让大家都有所收获,我想,这就是我们身为创作者的价值所在。
七、不再苍白的艺术表达
公益剧本杀策划团队成员某高校学生Coco
我一开始是怀疑的。这次比赛中选择党史宣传公益赛道的同学寥寥无几,因为这个题材很难创新,也不是很有趣,我甚至有想过要换赛道,是组长一直在坚持。但是现在我觉得很庆幸,因为我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了《觉醒年代》,它改变了我对于党史的认知。
这并不是指对党史本身态度的转变,而是“哇!原来还有这种讲述党史故事的方式”——这样的惊喜感。
因为我有比较多的自媒体运营经验,可能是出于“职业习惯”,我看剧的时候习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