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幅
画幅表示的是一种大小尺寸,具体指的是相机的核心,也就是感光元件的尺寸。在胶片时代,画幅指的是胶片的尺寸,而进入数码时代,画幅指的是相机中的电子感光元件的尺寸。
一块数码单反相机的感光元件
因此,画幅本身的概念是很简单的。不同的画幅的相机就是不同的感光元件的尺寸不同而已。相机有很多种不同的画幅,包括手机虽然画幅都非常小,但也有大小之分。我将着重介绍几个较为被广泛使用的画幅。
全画幅
相信你经常会听到全画幅这个名字,全画幅指的是大小尺寸为36x24mm的感光元件。不论是胶片还是数码,都称之为全画幅。全画幅的尺寸最早是由柯达在年开始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最主流的尺寸并一直使用至今。全画幅也通常被称作35mm格式,或者格式,因此这些都是指全画幅,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现今大多数高端数码单反,包括佳能、尼康、索尼顶级相机都在使用这个尺寸的感光元件,比如佳能的1DxMark2,尼康的D5,索尼的A7RMark2都是全画幅相机。尼康将自家的全画幅相机也称作FX格式。
APS-C
APS-C画幅的感光元件的大小为24x16mm。APS-C画幅也被称作被半幅,甚至有人戏谑地称之为残幅,为什么这么称呼稍后再说。尼康将自家的APS-C画幅的相机命名为DX格式。
包括尼康,索尼,富士等在内都有广大的APS-C相机的产品线。佳能也有APS-C画幅的相机,不过相比其他厂家的APS-C画幅的相机,佳能的APS-C画幅略为稍小一些。
4/3
4/3画幅是奥林巴斯与松下正在全面使用的一种尺寸,大小为18x12mm。这种画幅比全画幅与半幅更小,因此机身与镜头也能做的更加紧凑。但是受限于感光元件的尺寸,像素相比半幅与全画幅有劣势。
中画幅
中画幅这个名字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很多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认为中画幅比全画幅小,其实中画幅比全画幅更大。中画幅也叫格式,通常有不同的大小,有44x33mm,也有54x40mm。因为中画幅相机较少,通常也非常的昂贵,也就不展开说了。
其他画幅
以上都是在单反以及微单相机中常见的画幅种类,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画幅,比如尼康CX格式的无反相机(无反光镜相机,也可称为微单)采用的就是一英寸的画幅。另外卡片机与手机通常会使用1/1.7,1/2.5,1/3甚至更小的画幅。
从左到右,依次为一英寸画幅、4/3画幅、APS-C画幅以及全画幅
将各种画幅叠加在一起的大小对比
画幅的影响
要说画幅的最大影响,那就是价格。中画幅相机最为昂贵,便宜的中画幅相机比如宾得Z单机身售价五六万,而高端的哈苏或者飞思售价达到一二十万。全画幅相机次之,顶级的D5和1DxMark2售价在4-5万之间,主流的通常在1-3万之间。APS-C与4/3画幅的相机价格相对就亲民的多,通常针对大多数新手设计的入门级相机都是APS-C画幅。
那么,为什么画幅会影响价格?
画质
在数码时代,通常,感光元件尺寸越大,画质也就越好,而越大的感光元件的生产成本越高。出于对更好的画质的追求,所以越大的感光元件越贵,相机也就越贵。
数码时代感光原件通常是CCD和CMOS(晕了是不,知道就行,不必记住),而现在几乎以CMOS为主。不论是CCD还是CMOS,都是将通过镜头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即使相同画幅的感光元件的像素也不同,所以为了方便衡量与判断,通常将感光元件的尺寸,除以像素数,得到每个像素的尺寸。一般来说,全画幅感光元件的单个像素的长度能够达到6-7微米,APS-C画幅的相机单个像素的长度在4-5微米之间,而手机通常只有1微米,甚至更少。
在感光元件接收光信号的这个过程中,接收到的光线越多越强,画质也就越好,噪点也就越少。同时,单个像素的尺寸越大,所能获取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因此在转换成电信号的时候产生的噪声也就越小,所以噪点也就越低。而感光度越高,噪点也会随之升高,除了改进制造工艺,优化算法之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大单个像素的面积。因此,尼康和佳能的顶级单反,D5和1DxMark2都维持在刚刚好万像素的级别,这对于控制高感光度时产生的噪点非常有帮助。
所以,不同画幅的相机最大的不同就是画质,尤其以噪点对画质的影响最大。在光线非常好的时候,比如晴朗的天气的正午,区别并不明显,而当光线变弱了之后,全画幅,半幅,4/3画幅之间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了,全画幅得益于更大的尺寸在画质上拥有非常大的优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是横向比较,并不适合纵向比较。随着科技的发展,工艺制程的进步,尽管现在的全画幅相机像素数非常高,也比以前低像素的全画幅相机画质表现更好。
转换系数
转换系数英文为CropFactor,所以也称为裁切关系。除去昂贵的中画幅不谈,刚刚说过,从全画幅开始到4/3系统,感光元件的大小越来越小,因此转换系数也越来越大。
不论全画幅的镜头,还是半幅或者4/3画幅的镜头,镜头上都会写上标准镜头的焦距范围,比如24-70mm,或者18-55mm。这些都是镜头以35mm格式标准的实际焦距,但是当安装在不同画幅的机身上需要乘以不同的转换系数。
因为镜头通常都是标以35mm格式的实际焦距,所以在全画幅的机身上就是标准的实际焦距。(其实就是x1,也就等于不用计算)所以一个50mm的镜头在全画幅的机身上就是50mm。
除佳能外的APS-C画幅的转换系统是1.5,佳能的稍小,转换系数为1.6。因此一个50mm的镜头在APS-C画幅的机身上的视角等于1.5x50mm,也就是相当于全画幅相机75mm的视角(佳能相机为1.6x50mm=80mm)。
4/3画幅的转换系数为2,因此一个50mm的镜头在松下或者奥林巴斯的4/3画幅的相机上就是2x50mm,也就相当于全画幅相机的mm的视角。
转换系数可能有点难懂,要记住的是,计算方式都是以镜头上的焦距去乘以相机画幅的转换系数,得到的就是等效35mm也就是全画幅相机的视角。为什么以全画幅相机做标准?这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大家都习惯以全画幅为标准了。但是同样的焦距在不同的画幅相机上视角不同,为了方便对比,总得选一个为参照,于是全画幅就成了TheChosenOne。
不同画幅的不同转换系统下的画面视角
因此可见,同样焦距的镜头,在全画幅相机上的焦距最短,因此视角也最广,这就非常适合拍风光。所以很多风光摄影师都会选择全画幅相机。
焦外虚化
这个问题在拍摄风光摄影中几乎没有影响,不过在人像摄影中就出现了。在各种参数都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画幅越大的相机焦外虚化越强,所以拍摄人像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好的焦外虚化,全画幅相机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一个很多摄影师追求全画幅相机的重要原因。
因为画幅有这么多的影响,所以才会有一种通俗的说法:底大一级压死人。虽然用词较为夸张,但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因此APS-C画幅小不小,也就会被人成为残幅了。
全画幅的佳能5D与APS-C画幅的30D在相同等效焦距的情况下,即使光圈小一档,全画幅的郊外虚化也更好
焦距与透视
焦距比较好理解。变焦镜头通常会覆盖较大的焦距,你可以通过日常使用亲身体验。广角能够囊括更多的内容,长焦适合拍摄远处的物体。
下面这张不同焦距所拍摄的画面内容的对比就能够很好的理解焦距,同时也可以看到不同焦距的视角大小的对比。
不同焦距下的拍摄视角对比
以垂直于相机的上方来看,不同的焦距的视角是这样的。
直观的对比不同焦距的视角
相比之下,透视就没有那么好理解。因为透视是焦距产生的结果,但是我才将他们放在了一起。
广角镜头拍摄的风光给人雄伟壮丽,同时也有较深的纵深感。而长焦镜头则具有对空间的压缩感,画面会显得很平。通过下面这张不同焦距下的人物面部特写就能很清楚的明白广角和长焦所带来的不同的透视的感觉。
拍摄人像时不同焦距的透视效果对比
通过下面的这张图可以看到使用不同焦距拍摄人像,为了保持人物在画面中的大小保持一致,拍摄时的站位的对比,以及透视和背景虚化的对比。
不同焦距下的背景虚化,透视,以及站位(对焦距离)的对比
可以看到,广角镜头因为视角更广,可以囊括更多的内容,同时透视又具有非常高的纵深感,所以适合拍摄风光,但是拍摄人像,尤其是面部特写的时候,效果就没有那么理想了。所以,如果你给模特拍摄特写,或者你是模特,不希望脸被拍得显得很宽很扁平,就尽量避免使用太长的焦距拍摄。而如果你的确拥有一张又扁平又宽的大脸(Sorry)那就可以使用稍微广一点的镜头,显得脸更小更立体一些。
因为人的眼睛大约相当于50mm的镜头焦距,所以50mm的定焦被广泛的推荐为新手的入门定焦镜头,透过取景器看起来和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差不多。有很多摄影师为了更好的虚化和透视关系,选择85mm或者更长的焦距来拍摄人像。但是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人像是较少的。当拍摄风光人像,人物在画面中占据一小部分,同时又将更多的风光背景囊括进来,这个时候才会用到较广的镜头焦距。
透视畸变
在一些镜头的评测中经常会测试镜头的畸变,但是透视畸变和镜头畸变并不是一回事。镜头畸变是镜头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并不完美所带来的并不横平竖直的效果。而透视畸变则是一种光学的物理特性,即使再完美的镜头,也丝毫避免不了透视畸变。
可以说,正是因为透视畸变才在风光摄影中营造了纵深感。但是在使用35mm毫米焦距的镜头拍摄人像,或者广角镜头拍摄风光人像的时候,尽量让模特,尤其是面部,处于画面的中心,避免放置在画面的角落。画面四周的角落是透视畸变最严重的地方,模特的面部处于这些位置就会被拉伸显得很怪异。如果你想给模特拍摄大腿长的感觉,可以利用透视畸变这一特性,使用广角镜头,将模特的腿部放置在画面的角落的位置。
使用35mm焦距拍摄,将模特的退放置在画面一脚,利用透视畸变显得更长
顺便说一句,使用手机拍摄已经非常普及,但是很多人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显得脸大,这也正是透视畸变的原因。因为人眼大约相当于50mm的焦距,而如今手机摄影头主流的焦距通常都在24-28mm之间。这个焦距其实就是广角镜头,比较适合拍摄风光。而且较短的焦距也较为适合自拍,因为焦距一旦长了,手持相机自拍就会显得太近,如果你脸大,真的会囊括不下。。。所以自拍的时候切忌将人放在四周角落,如果是合照就记住站在中间,别让自己处在边上,这样就会显得脸小了。
有意思的是,苹果最新的iPhone7Plus使用了两颗摄像头,一颗是较为传统的28mm的广角镜头,而另一颗56mm的焦距的镜头则非常适合拍摄人像。尽管手机的画质和背景虚化无法和单反相机相提并论,但是这个视角已经非常接近人眼,拍出来的效果会更加的自然。所以如果你已经用上了iPhone7Plus,强烈建议你使用56mm这颗镜头拍摄人像特写。
修正透视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无法避免透视畸变。我们站在地面上,拍摄高耸的摩天大楼,或者在高耸的大楼顶上拍摄城市天际线,会发现边角的楼有一种倾斜的,要倒的感觉。除非你特意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强烈的透视畸变的感觉,通常修正一下透视会更好。
只要是拍摄的时候相机是水平的(很多相机带有内置的电子水平仪功能),那么在后期的时候非常容易修正。很多软件都有很简便的修正透视的功能。如果你熟悉Photoshop,也可以在Photoshop中进行更自由的修正。
透视修正前后对比
OK,这篇内容很多很杂,而且也比较难以理解。也不用强求一次性的全部理解,可以在日常的拍摄中不断使用,当你拍的越多越熟练了之后,回过头来在看就更好理解了。
先说一下老机型6D,早在年上市至今,5年之久,尼康已经推出多款入门级全画幅单反相机,撇开D掉渣门和D的召回门不说,个别纸面参数远在6D之上,佳能6D上让众多摄友吐槽的11点对焦,更是逐年递增,KK也是常年使用6D,11点对焦确实在个别使用情景下,显得力不从心。那么关键来了,佳能6DMarkII的亮点在哪?
亮点:(6DMarkII/6D)
1.有效像素:万/万
2.传感器尺寸:35.9*24mm/35.8*23.9mm
2.影响处理器:DIGIC7/DIGIC5+
3.对焦点数:45点/11点
4.显示屏类型:触摸屏、翻转屏/-
5.取景器视野率:98%/97%
6.测光模块:像素RGB+IR/63分区
7..连拍/秒:6.5张/4.5张
8.防抖:电子防抖/-
9.无线功能:蓝牙、WiFi、NFC/WiFi
10.机身接口:闪光灯接口/-
全新万像素CMOS
最新DIGIC7图像处理器
KK点评:细心的摄友会发现6DMarkII的CMOS尺寸较6D稍大些;理论下同等焦距镜头下,拍摄出来画面更广,但差异极其细微。更新的影像处理器,画质更好,这是毫无疑问。诟病的11点变成45点,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在取景器的视野率上,象征性的提升1%。
45点对焦系统
更高效的对焦系统
有亮点,当然有遗憾:6DMarkII无当下最热的4K录像,原因为何,摄友们都懂,KK就不说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参数上有注明:延时短片拍摄支持4K,但也就是间隔拍摄4K的图片,然后机内合成,并非4K录像。对于视频爱好者来说,6DMarkII仍然没有耳机监听孔,同时。6D2由6D的塑料+金属变为全塑料,终于KK有理由不买6D2了!
我们就来讲讲那些比较有性价比的全画幅入门镜头。
尼康
小编我一直认为,尼康的入门级全画幅镜头群,无论是在价格,重量还是分辨率方面,都属于物美价廉型选手。因为涉及的镜头确实比较多,所以我也就提几个最值得考虑的说一说~
AF-S尼克尔24-85mmf/3.5-4.5GEDVR
尼康全画幅镜头群里有一颗知名度很高的金圈镜头AF-S尼克尔24-mmf/4GEDVR,它变焦比实用,成像效果靠谱,性价比出众,属于尼康用户的大福利。实际上在它下面还有一颗性价比更高的“小弟”,就是这颗AF-S尼克尔24-85mmf/3.5-4.5GEDVR,虽然它没有了彰显高端镜头身份的金圈,也不是恒定光圈镜头,但是它依然拥有和24-mmf/4G相差无几的光学素质,而价格还能便宜不少。
AF-S尼克尔18-35mmf/3.5-4.5GED
尼康D头时代有两款广角,分别是17-35/2.8D,称作“金广角”,18-35/3.5-4.5D,称作为“银广角”,我现在提到的这款AF-S尼克尔18-35mmf/3.5-4.5GED就是“银广角”的升级款,也被大家称作“新银广”。实不相瞒,小编我自己就是这款“新银广”的忠实用户,它光学素质优秀,体积小巧外加价格实惠,除了不够广以外我真的找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毕竟嘛,一分钱一分货,想要便宜了焦段自然也就要吃点亏啦,反正广角也是能够接片的嘛。
AF-S尼克尔50mmf/1.8G
其实尼康的1.8定焦军团每一颗都值得写在推荐里,毕竟是出了名的在分辨率方面“以下犯上”,但是毕竟篇幅有限嘛,所以小编我就私心一下,只挑了这颗最便宜的.8G。尼康上一代的.8D镜头被摄影爱好者戏称为“人类光学的精华”,不过为什么不推荐它呢,因为它的全开画质确实是比较糟糕,而且焦外二线性也是非常的明显。而这颗.8G就不太一样了,全开画质可用,焦外能够干净不少,价格也就贵了几张“毛爷爷”,所以作为入门定焦来说,我肯定还是要推荐它的。
索尼
前几年索尼FE卡口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索尼的高性价比镜头并不是很多,不过这几年持续发布了多款画质优秀的平民镜头,使得入门用户也可以支持一下原厂镜头了。
FE28mmF2
索尼FE28mmF2是索尼第一批主打性价比的镜头之一。实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颗FE28mmF2在分辨率方面超出了大部分人的心理预期,属于“狗头不狗”的那种镜头。再加上体积宜人,重量合适,非常适合作为主力挂机镜头。当然,这颗镜头自然还是有些缺憾的,比如色彩并不如那些G镜头,ZA镜头那么漂亮,毕竟是平民镜头嘛,怎么可能能超过这些高端镜头。
FE85mmF1.8
要说入门大光圈镜头,索尼虽然有价格更为便宜的FE.8,但是.8并没有比其他品牌的产品好多少。所以我推荐价格更贵,但是真的更好的FE.8。市场上大部分的.8镜头,大多都没有使用任何的特殊镜片,导致在高反差环境下出现色散现象,也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紫边”,不过索尼的这颗镜头里使用了一片ED镜片,有效的抑制了这个问题。索尼这颗镜头上面还有蔡司的BATIS.8和索尼的G大师镜头FE.4GM,但是只看分辨率的话,FE.8丝毫不占下风,所以即使它并不算特别便宜,我也认为它性价比超高,非常适合预算不足的小白们咬咬牙入手。
佳能
佳能在入门市场上深耕多年,有着数不清的高素质性价比镜头可以选择,但是在全画幅相机镜头方面,就不像入门市场那么厉害了。便宜的镜头年代久远,分辨率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好用的镜头呢又没有那么便宜,所以还挺让人纠结的。
24-70mmf4LISUSM
在前面我已经讲过了,咱们讲的是高性价比镜头,而不是便宜镜头,所以在佳能的标准变焦镜头中,我既没有选择更为便宜的24-mmf4LISUSM,也没有选择更新的24-mmf4LISIIUSM。24-70mmf4LISUSM除了拥有极高的分辨率,靠谱的光学防抖以外,在70mm端操作变焦环还可以进行最大放大倍率约0.7倍的微距摄影功能,想想这么一支镜头,除了日常拍摄外还能兼顾微距,那性价比岂不是杠杠的。
EF40mmf2.8STM
说起饼干头,大部分厂商设计的饼干头都是用于小尺寸感光元件相机使用的,但是佳能却有一款接近镜头盖体积的饼干头,那就是EF40mmf2.8STM。这颗镜头的价格和佳能另一款性价比超高的镜头EF50mmf1.8STM差不多价格,这颗镜头主要是用来挂机随拍,而.8更适合小白玩家体验大光圈虚化的魅力,各有所长,谁也不能替代谁。要我说的话,反正不贵,都买也没问题~~
腾龙
腾龙在前几年换装了新版的外形之后,产品的综合水平逐年进步,有不少镜头值得入门用户选择,我也就简单的列举几个吧~
SP35mmf1.8DiVCUSD
其实这颗也是小编我一直使用的镜头。经过多次价格探底,这颗.8VC的性价比更加的明显了。为什么要推荐这颗镜头呢,一则是因为它的分辨率确实比较出众,二则它在兼顾了1.8的光圈的同时还拥有着光学防抖功能,能够极大的提升拍摄成功率,三则它的最近对焦距离非常的可人,能够拍摄出一些带环境的微距小品出来。
当然,腾龙其他几个同系列定焦镜头也都挺不错的,比如.8VC、.8微距和.8VC,只是他们的性价比在小编我眼里确实不如.8VC那么高。
28-75mmf2.8DiIIIRXD
作为腾龙首款适用于35mm全画幅无反相机的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大家都对它充满了期待,虽然它还没有正式上市(5月24日上市),但是就现在的预售价格和外网的评测结果看起来,也许是索尼A7M3理想的标准变焦镜头选择。所以小编就厚颜无耻一下把它也推荐了进来。
适马
适马高性价比的大光圈定焦镜头一向来非常受摄影爱好者所喜爱,前一阵子适马的这一系列镜头适配了索尼FE卡口,使得索尼用户也能用上原生卡口的适马镜头,值得称赞。
DG35mmf1.4HSMArt
适马art镜头的开山之作,当年一举树立了适马的良好口碑,并且体积也没有后来的某几款那么夸张,特别适合对大光圈有一定追求的用户。这次适马推出FE原生卡口的.4art,使得索尼用户也不需要使用MC11就可以享受到这颗镜头,毕竟MC11也要千来块钱呢,省下来还可以再买点配件呢。
DG24mmf1.4HSMArt
要说适马的1.4军团里我还要推荐哪个镜头,那肯定是.4art。主要还是因为目前FE卡口暂时没有合适的24/25mm焦段大光圈镜头,而适马这颗镜头无论是分辨率还是焦外,都值得考虑。最最关键的是,价格合理。当然,适马的.8art,.4art也是相当给力的产品,尤其是有了FE卡口的选择之后,不过限于篇幅原因小编我就不一一展开了。
今天写这篇,告诉大家,关于选择镜头,你在画幅上面必须要知道的5件事。
1、全画幅相机一定不要半画幅镜头
全画幅机身可以不可以装半幅专用镜头呢?其实是可以的。比如索尼和尼康,装上去之后,全画幅机身会自动变为半画幅——只有传感器中间部分成像,仿佛你的全画幅变成了半画幅。
每次我说半幅镜头不要放在全画幅机身的时候,都有人说,可以啊。
是可以,但是……
你觉得你这么用是不是傻?花那么多钱买了全画幅的机身,然后当半画幅用。这么用也就罢了,像素还没半画幅的高(万像素全画幅相机装上半幅镜头会变成0万像素的相机)……
你说你是不是傻?
如果有人推荐你们全画幅机身买半画幅镜头,我建议直接拉黑。
2、尽量购买全画幅镜头
为什么尽量选择全画幅的镜头呢?因为早些年的时候就算是APS-C机身,都要1万多,而现在呢?你能看到多的。那么随着全画幅机身现在已经降价到几千块,我相信不远的将来,就能看到以下的全画幅机身。那时候对于爱好者来说,这就是主力。而当你手里有一堆半幅镜头的时候,你需要重新购买镜头构建自己的镜头群。天哪……
卖二手?你知道半画幅卖二手多便宜吗?而且真到了那个时候,都是抛售二手半画幅镜头的,价格会更低。
所以现在稍微多花一点点前买全画幅镜头,为的就是以后升级的时候,你会省很多很多钱。
3、不要买很贵的APS-C画幅镜头
不得不承认,半画幅镜头还是有很多很牛逼的镜头的。典型代表就是尼康有个金圈的AF-S17-55mmF2.8GDX镜头,这个镜头实在是太牛了,成像特别好,还有一个金圈。所以价格也比较高。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直到你看到DX,对这是半画幅专用镜头。
这个镜头被尼康用户称为“泪流满面”,就是一切都很好,可惜是半幅。所以最终这么贵的镜头会拖很多人的后腿不入全画幅。而在全画幅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售这支曾经花了很多钱买的镜头。赔啊!
所以如果你花过多钱买一支半画幅,未来就等着跌价,而这也是你丢又舍不得,继续用也没法用的鸡肋镜头。
何必呢?
4、长焦镜头尽量买全画幅的
长焦镜头也有APS-C专用的,价格嘛,也不没便宜多少。镜头体积的优势也不明显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不买全画幅的呢?
而且如果你稍微有点追求,长焦镜头稍微好一点的都是全画幅的。半画幅都是狗头。
更近一步说吧,我觉得长焦镜头还是建议大家尽量买好的,买顶级的。只要你不赶着刚上市的时候买,基本上长焦镜头还是很保值的。只要保值,就不浪费钱。
5、镜头半画幅的标识
佳能的半画幅镜头标识是EF-S,有-S的是半画幅。佳能全画幅的只是EF。
微单方面,EF-M的都是半幅的。RF镜头都是全画幅的。
尼康半画幅的标识是DX,镜头上有DX标识的就是半画幅,全画幅一般不标注,记住尼康的AF-S中的-S表示超声波马达,和佳能不是一个意思。尼康全画幅的标注是FX。
微单方面,尼康只有全画幅。
索尼微单半画幅的标识是E,凡是E什么什么镜头都是半画幅的。全画幅的标识是FE。
索尼单反镜头半画幅标识是DT,有DT的都是半画幅。
宾得半画幅镜头是DA,全画幅是FA。
适马半画幅镜头是DC,全画幅镜头是DG。
腾龙半画幅镜头是DiII,全画幅镜头是Di
希望这篇能够指导大家不浪费钱。
你花一万块钱,买到80%的性能就是性价比。你花十万买了90%的性能,就是因为你可能有高要求,或者不差钱。花这么多钱你还不能算是土豪。
真的土豪是花块钱买了50%性能的人。而且50%意味着不及格。块钱白扔了,这是真土豪,而且真的很“土”。这么浪费钱还不如给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