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有着悲剧内核:求而不得,自我毁灭。但它只是半部悲剧:因为我看不到美好事物的毁灭。可能是电影时长的局限,可能是镜头语言过于悲凉,也可能是编剧导演的有意为之,电影中对于美好事物的呈现显然是不够的,以至于最后亚瑟异化为小丑,都更像潜藏内心已久的破坏欲望的释放,而非无可奈何的悲剧式的自我毁灭。对于镜头语言和演技,是整部电影最好的。这部电影用了大量的中近景及特写,用镜头“制造”着“狭窄空间”,推动情节和情绪的发展。
在一个狭窄空间里,如果有两个男人,会发生斗争;如果有一男一女,会产生感情;如果仅有一个人,那便只剩下悲伤。其次,亚瑟的笑容一开始就不是生理疾病,而是来自于其精神变态而产生的特殊笑点。在公交车上被母亲误解产生的不是委屈,而是对自己虚伪的示好和自作自受发自内心觉得可笑;地铁上女子被嘲弄,也是觉得这种行为十分有趣;在脱口秀俱乐部开场狂笑似乎是对自己“贼心不死还想追求梦想”的嘲弄。
这一切可以和电影后面他在莫瑞脱口秀里说的那个残忍的笑话,以及片尾给那个女大夫说有一个她无法理解笑点的笑话相呼应。电影里有句台词:我只希望我的死可以比我的人生更有价值。这句台词让我想起很久前看过的一个故事:在某个村庄里有个小丑,他最引以自豪的演出是,突然从天而降,滑稽地模仿神职人员的言行举止,逗笑他人。
这个小丑的人生谢幕演出,是在他死之后——他的朋友把他的尸体搬到屋顶,抛向人堆中,完成他最后一次从天而降的表演。亚瑟很压抑,他需要爆发,终于,在三人无休止的挑衅下,亚瑟爆发了,他开危险武器打死了三人。第一次杀人,亚瑟发了疯一样的狂奔,是恐惧吗?或许有,但更多的还是兴奋,不为杀人兴奋,而是为发泄兴奋。故事开始转变,亚瑟逐渐获知了一切的真相,他知道了自己是母亲收养的,母亲还纵容自己的男友虐待自己。
他知道了,他的爱情全都是自己的幻想;他也知道了,自己喜欢的明星,只会把自己当笑料,并且贬低自己的理想。整部片子中,亚瑟一共动手杀过四次人,第一次是地铁站的危险武器击案,第二次是杀害了他的母亲,第三次是杀了那个陷害自己的同事,第四次是杀了自己喜欢的明星富兰克林。另外,在大半篇幅里,我更倾向于认同亚瑟起初只是一个以小丑为职业的普通人,所以他被赋予了一个平常的名字,做着卖笑的职业。
他没有犀利的妙语连珠,没有策划一场运动的想法,也不懂得运用人性的虚伪,这是一个真实的被压榨者。长年内敛隐忍,有不合时宜的大笑病,受着欺辱和欺骗,心里极度愤怒。在故事里身为主角,他是被命运驱使逐步推进深渊的人。由于不论他咬牙吞泪坚持到哪一步,前方总有更糟糕的现实等待他。所以在成为一名真正的“小丑”前,亚瑟的生命轨迹被一点点透析,精神正常的指标也被一点点透支。
最后,主角演技高超,并且角色牺牲了很多,瘦骨嶙峋变形的脊椎,把小丑病态癫狂的状态,演绎得十分出色。整部影片阴郁弥漫,也体现不了后期小丑的反派魅力。讲一个社会边缘人的生存希望一点一点破灭,到绝望,疯狂的故事。小丑的诞生,痛苦破碎疯狂的过程,可悲也可怕。影片演绎出的黑暗与残酷,也象征了一部分真实的丛林法则。在观影过程中,也在不断问自己,如何去面对这个世界,才能不被淘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