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镜头 >> 镜头市场 >> 正文 >> 正文

出身艺术世家,8年专业美术,19岁当演员

来源:镜头 时间:2022/12/9

宅在家中的漫长时光中,终于有时间追喜欢的综艺节目了。于是,看了由《爸爸去哪儿6》更名的敢《一起出发吧》,被呆萌的乐那多圈粉。

这是个情商很高的孩子,一看就是在爱和信任中长大的小孩子,安全感十足,让我这家有熊孩子的老母亲垂涎三尺。

乐那多是谁?耿乐儿子。耿乐是谁?文艺片专业户。

父子俩在综艺节目《一起出发吧》中一起现身,随着节目的进行,耿乐身体力行地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新手爸爸逐渐成长的故事。

尽管乐那多习惯将我爱妈妈挂在嘴边,但是对爸爸耿乐的依赖和信任,也越来越多。这样和谐的相处模式正是我们期待看到的,更是《一起出发吧》这个综艺节目开设的初衷。

在节目的宣传片中,耿乐大秀画画才艺,儿子乐那多则负责充当爸爸的“小模特”,或追风大笑,或给小花浇水,或依偎在耿乐的怀里,听爸爸讲有趣的故事。

同时,耿乐也表达了对儿子乐那多的美好希冀:“别让世界决定你的颜色,你的人生是自己的杰作。”

看得出,耿乐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从孩子出发的,而这种理念是其优良家风的传承。

一、出身艺术世家,却从没未被刻意教过画画

耿乐出生于艺术世家,家学渊源,祖父是著名画家张仃,国徽设计者,也是《哪吒闹海》的美术总设计,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美术设计负责人。外祖父是著名指挥家邬析零,《黄河大合唱》延安首演指挥,耳濡目染下,耿乐从小就酷爱画画和电影。

后来爸爸看到他爱画画,就要求爷爷指导一下。爷爷说,儿童就要让他自由发挥想象力,孩子的世界就是玩,孩子这么小,没必要教他画画,一教就教死了,让他自由地画吧。

这种自由的家风让他生活得毫无压力,既没有大师的光环罩着,也没有大师的阴影压着,而家里触目可见的爷爷的画和字,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至于父母,也没有期待他继承艺术世家的衣钵,而是认为男孩子,淘气,好动,而坐下来画画能弥补这个缺陷,修身养性,所以,很小的时候,耿乐就是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画一下午。

70年代中后期,文化生活贫乏,耿乐父母总觉得,对于一个酷爱画画的孩子来说,看电影是件挺重要的事。

耿乐考试成绩不好,他们从不着急,但如果耿乐有什么电影没有看成,对他们来说,就是件大事,有时候电影放映时间和上课时间冲突了,父母就会跑去跟老师说情,让耿乐少上几节课。

而看过的电影里的情节和人物,大都成了耿乐笔下的画,回忆着就能画出来。这可能就是他与电影的结缘吧。

有没有觉得这样的父母很帅?这种自由宽松的家风传承,让耿乐着力于艺术素养的养成,他创作的油画《蓝影子》是当年央美的优秀毕业作品。年美院附中60周年,这幅画还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美术专业的优秀由此可见一斑。

二、习画八年,没有成为画家,却成了演画家的人

如果没有年在操场上与《头发乱了》的导演的邂逅,也许,习画八年的耿乐,就按步就班地做起了画家。只是,没有如果。

年,耿乐上大三,有一天他在操场上无聊地看美女时,迎面走来了一位黑衣黑裤黑墨镜的“酷女”,上来就问你喜欢电影么?”“喜欢!”“你喜欢摇滚乐么?”“太喜欢了!”

这位酷女就是电影《头发乱了》的选角副导,一进学校门,就盯上了长发飘飘,气质独特的耿乐。彼时,耿乐是一名摇滚乐迷,天天破洞牛仔裤,皮夹克,头发长长,骑着自行车到处窜。

虽然耿乐从没学过表演,但在《头发乱了》的本色出演,让他过足了摇滚歌手的瘾。并被推荐进姜文导演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组,与夏雨,宁静,陶虹一起飙戏,一炮走红,那时的耿乐不过是一个在美院上大四的学生,一脸的青涩与懵懂。

后来,又有更多的人找他拍一些文艺类型电影,像《北京乐与路》,因其长发飘飘的画家形象太深入人心,加之他又是学画画出身的,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内,找他的剧本都是让他演画家,而且是固定形象的那种,留着长头发,背着画架,很不羁,但是耿乐觉得特别表面,认为自己演了一个假画家,很无聊,所以,拒绝再接此类剧本。

不拍戏的时间,耿乐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年,耿乐和曾经美院附中的老同学,一起举办了一场名为出口/入口的展览,耿乐创作了装置作品《相》,将个五官石膏像,随机无序地贴在了一面墙上,同时,将多部他的影视作品里的面部镜头剪接成五官电影,投影在石膏墙上。

耿乐说,抽像与现实的互动,象征着他艺术的入口与出口。绘画是入口,电影是出口。

无论是画画,还是拍电影,都是耿乐的兴趣所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他接演了几部电视剧,既没有好的口碑,也没有大的影响,只是安安静静地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三、电影中失职和缺位的父亲,却是生活中愿意付出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的暖男

下半年,是耿乐的一个大爆发。《相爱相亲》《嘉年华》《刀背藏身》《桃源》,几部影片接连上映,耿乐这个似乎已被人们淡忘的文艺片专业户回来了。

同年,《嘉年华》作为唯一一部华语影片,入围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受到了国外媒体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从业近20年的耿乐一种巨大肯定。

《嘉年华》讲述了少女被性侵后所遭遇的困境,呼吁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和保护,是为所有未成年孩子的安全发声。

当时耿乐一看到这个剧本,就决定接了,“因为我们都是从小朋友长大的,我们小时候也可能听说过这些事情,其实小孩成长起来真的也不容易,而且现在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小孩子,他们也是要再继续成长,这让我觉得这个电影很有意义。作为电影人,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在剧中,耿乐饰演12岁少女小文的父亲,虽是片中唯一正面的男性角色,但却是一个不像父亲的父亲,完全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对电影中的孩子来说,他是缺位和失责的。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实现了对孩子的用心陪伴。

拍《嘉年华》时,儿子才刚一岁,还没有什么互动。一年后,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他是带着两岁的儿子一起来的。而在此之前,他的感情生活一直扑朔迷离,不为人知,而让孩子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次曝光,只是为了让他体验一下美妙的行程。

在被问及带着孩子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时,耿乐说,绝技就是打岔。孩子的逻辑相对混乱,耐心相对少,不可能长久做某件事,兴趣点会马上转移,大人要跟着孩子走就疯了,所以,要习惯打岔,不跟着他走,你要熟知他的兴趣,能吸引他的兴趣的东西,瞬间打岔,你以为他还会继续吗,他也马上跟着你打岔,你让他按着你的方向走就可以了,百试不爽,但也不能连续用,连续用孩子也烦。你要讲究策略,斗智斗勇斗凶狠。

英国诗人乔治说过,“一个父亲胜于个教师。”或许有人会以工作忙碌为理由,说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其实,再忙碌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因为亲子时间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不是时间有没有,而是心里有没有。这一点,耿乐做到了。

“无论你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爸爸都想把画笔交到你自己手上,而我负责为你摊开画布,握着你的手,指引你画下第一笔。明天的色彩,应该由你自己决定。”

宣传片中耿乐如此寄语儿子,而摆在耿乐父子面前的纯白画布也似乎寓意着孩子的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无限希望。但孩子的人生道路应该如何去走,他并没有设下任何形式的限制。其实,当孩子获得了父母足够的爱和陪伴,成长就是水到渠成的。

正如他在某次访谈时所说,我一直以来的人生理念,就是人生不设计,我觉得设计毫无意义,人生其实所有事情都是必然的。

就是说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的,以后发生的每一秒的事情,都是安排好了的,但是,你还是要去努力,努力地去做安排好的那件事。画画如此,电影如此,做父亲,亦如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