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镜头 >> 镜头市场 >> 正文 >> 正文

再来一发国产F11镜头徕卡M口就真的会

来源:镜头 时间:2022/9/23
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pf.39.net/bdfyy/

之前写了一篇关于Kamlan50mmF1.1的测试,镜头素质被诸多朋友diss,觉得哪怕不到块,但那也是钱,一分也不应该被浪费,小胖觉得很有道理,然后又有朋友在评论区推荐了七工匠的50mmF1.1,看起来很好心是吧?这颗镜头可只有徕卡M卡口版的,红果果的挑衅啊!这种事情能忍?既然如此,就来点评一下这款同样是国产的50mmF1.1镜头吧,先上镇贴图:

测试机身为徕卡M6,镜头与它一样是银色版,颜值可算在线,金属镜头比较沉甸甸的感觉,但跟M6的重量平衡还算比较好,不至于头重脚轻。在Kamlan50mmF1.1的测试里小胖已经说过,想做大光圈,短镜后距和小像场很有利,而七工匠50mmF1.1是旁轴机身专用,有镜后距短的优势,但毕竟是全画幅镜头(虽然只有胶片机身……),不需要再去计算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这一点还是方便多了。

口径是55mm,比Kamlan50mmF1.1要多3mm,但因为是全画幅,所以较为明显的口径蚀以及暗角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事实上聊到徕卡M卡口,超大光圈镜头并不少,比如徕卡自家知名的夜神Noctilux50mmF1.0,Noctilux50mmF0.95等,与这些原厂信仰旗舰相比,无论Kamlan还是七工匠,在50mm镜头的结构上都选择了松纳Sonnar,而这两款原厂大光圈都是双高斯DoubleGauss改型,事实上从50mm大光圈镜头的历史来看,双高斯简直是全明星级的存在,从蔡司Planar50mmF0.7、徕卡Summar7.5cmF0.85(未投产)、ELCAN90mmF1.0到佳能为旁轴机型佳能7设计的50mmF0.95……无一不是基于双高斯改型而来。松纳结构的历史任务主要是打开中长焦距大光圈的大门,比如蔡司的OlympiaSonnarmmF2.8等等,当然,这些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老黄历了,现在蔡司给索尼设计的一些标准镜头也会采用松纳结构。

要说七工匠跟原厂在其他方面的区别,首先镜片玻璃工艺完全不同,Noctilux系列会大量采用小原、肖特等高端厂牌的高端系列玻璃料;其次是加工成熟度差别很大,Noctilux50mmF0.95的两片非球面都是手工研磨,后端还采用独立移动的浮动元件来增强近距离对焦准确性,再加上装配精度的巨大差距(这可以说是当代徕卡的一个核心竞争力了),以及镀膜技术等……当然你要说它的溢价肯定也是远高于七工匠这些国产小厂牌的,但那又如何?

继续回到七工匠50mmF1.1身上来,这颗镜头虽然加装在机身上看起来还算小巧,但它并没有像Noctilux系列那样采用靠近卡口处缩小直径的设计,导致镜头有点挡住了更换机头需要按压的释放钮。而且实际上后镜组有很明显的凸出,可惜没有找到它的结构图,但这种结构甚至连无反都无法直接使用,需要转接,足以说明它需要很大的后部空间:

先聊一个操作手感上的吐槽,这颗镜头的光圈环是无级变速的,官方逻辑是“便于视频拍摄”,不禁要打几个问号???无论从机身特性还是镜头素质而言,这是不是有点想太多了,每次拍照前还要反复确认光圈数值真的不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么?

大多数徕卡大光圈高速镜头都存在一定的对焦点偏移,需要返厂调焦,不过七工匠50mmF1.1提供了一套用户自检调焦工具,按照说明书,对着它提供的测试表格进行标称对焦距离的拍摄,再从照片上看与标称值的前后偏移,然后用螺丝刀拧松并轻微旋转镜头尾部,拧紧后继续拍摄、检测、调整,直至完成调焦。

这个步骤对徕卡数码机用户来说还算轻松,但对胶片机就相当费时间了,不过当你一定要使用F1.1拍摄的话,你会发现这松散的成像和放任自由的负向球差所拍出的照片,Kamlan50mmF1.1说实话颇有几分眼熟的感觉:

焦外光斑呈现很明显的亮边,二线性因此相当明显,边缘光斑也会有很典型的慧差+像散,再加上口径蚀的特有效果,所以严格来说它的焦外素质并不出色,但考虑到它不到的价格,还是别想太多了。而且在胶片机上用F1.1对焦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拍完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对上,往好了说就是保留了不少的惊喜,但说实话,七工匠50mmF1.1相对Kamlan的最大优点就是场曲和光轴偏移控制得好太多,而且镀膜也强很多,至少不会很容易就出现大面积的眩光:

而且不难看出,这些F1.1的照片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紫边,这一点还是挺让人意外的,至少比Kamlan要强很多,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七工匠的确是比Kamlan靠谱得多的选择,即便它们都算不上什么高分辨率的镜头,但至少七工匠的瑕疵要少很多,而且转接到索尼E卡口后可以搭天工自动对焦转接环的顺风车,让它成为一颗50mmF1.1自动对焦镜头。

天工的这个自动对焦接环很有意思,它所采用的是类似当年康泰时AX的对焦方案——为了让蔡司镜头也能用上方便的自动对焦,康泰时将AX的整个反光镜箱、五棱镜和底片做成一个可前后移动的机构,而蔡司镜头大多都是靠全部镜组整体位移来进行对焦的,所以既然镜头内部无法移动,那就移动机身内部吧。延续了这一设计理念的天工自动对焦转接环就是先利用无反片上相位差对焦来计算往哪个方向推动镜头,通过转接环内置的对焦马达把镜头推向所需的方向进行对焦,对于50mm以下,重量较轻镜头来说可以直接使用,比这更长的镜头因为需要额外的移动距离,所以需要先做个手动预对焦到大概位置,然后再使用自动对焦精确瞄准。除此之外,搭载这个转接环之后因为像距增加,所以可以缩短最近对焦距离,根据实际体验来看,光线条件较好的情况下,50mm以内镜头的对焦速度都是有保证的。

所以说单论趣味性,七工匠这颗徕卡M卡口50mmF1.1比起其它国产镜头要好玩不少,综合素质也有一定幅度的提升,索尼无反玩家倒是可以一试,加上转接环的成本也不会很高。最后再放点M6的胶片样张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