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耳闻《摄影机不要停》是一部cult片,并且是一群籍籍无名的团队,只花费18万人民币就拍摄而成的作品。一般这种配置,我马上想到的就是国内那些哗众取宠粗制滥造的网络大电影,对于这种影片看一眼都会嫌浪费时间。可是《摄影机不要停》目前豆瓣评分却高达8.4,高于94%喜剧片,高于99%恐怖片,在日本本土,该片以18万人民币成本拿下了1.8亿人民币票房,台湾地区上映后,一举拿下周末的票房冠军,到中国大陆电影资料馆上映后,更是一票难求。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这部电影获得了如此热烈的反响?讲真,我是看了10分钟就已经看不下去了,感觉完全是电影学生的毕业作品而已,甚至更差。“长镜头”或“一镜到底”这种噱头我也非常反感,奥斯卡影片《鸟人》对长镜头的运用已经到了极致,它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发现一旦电影讲究形式大于内容,反而让作品尽失光彩。可《摄影机不要停》依然在显摆着长镜头,让演员们尴尬的演技和不流畅的叙事硬伤更为凸显。看得我头都开始疼了,辣眼睛,不想看,为什么这种电影也能被吹爆?遂打开手机编写信息,准备化身正义的键盘侠,疯狂攻击电影和豆瓣。然而,电影放映到37分钟后,原本晃动的镜头变稳定了,粗糙的画面正常了,人物台词和故事叙事也流畅了,就像换了个制作团队一样,后半段电影风格完全与之前不一样。原来是导演狠狠的涮了一把观众。只有真正喜欢电影的人,才敢于拿电影前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做铺垫,只为完成一部有趣的作品。在所有电影人都熟练运用夸张噱头、快节奏、大场面、戏剧冲突、低底线来吸引眼球的现在,还有坚持逆主流而行,只为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种“纯粹”的精神在看影片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以下涉及剧透————电影以“戏中戏”为设定并贯彻全片,讲述了一个不入流的导演日暮隆之,接到一个大项目,拍摄一部30分钟的丧尸片,要求是在线直播一镜到底,一旦开机,出现任何意外也不能停。日暮隆之原本不愿意接这种费力不讨好的项目,但看到女儿日暮真央喜欢的男明星被选为该项目的演员时,为了女儿接下了活。与父亲早已被生活折磨得妥协颓废不同,日暮真央还保留着那一份对电影的赤子之心,她对排片现场、道具、演员等等都坚持自己的标准,所以她对丧失电影热忱的父亲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怨恨。在电影筹备过程中,隆之渐渐找回了对电影的初心,也因为电影拍摄中父女合力克服种种困难,让父女和解感情升华。而电影开始三十多分钟轰客式“一镜到底”其实就是隆之直播的拍摄成果。观众恍然大悟那些奇怪的停顿,那些没来由的台词,那些莫名其妙的角色行为背后都是电影工作组人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成果。看完电影后,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温暖”,不仅仅是父女情之间的温暖,也不仅仅是人物对电影热爱的温暖,而是一群人非常纯粹的要把一件事做好,而共同努力去完成作品的过程让人感到特别温暖。一开始,他们明明都是一些不愿意认真配合的演员,敷衍了事的工作人员,不断干预的制作人,整个电影筹备过程,剧组各方人员都纠葛不断,时有冲突。然而在拍摄过程中,渐渐磨合,直到到拍摄最后一个镜头时,所有人都抛掉了立场,忘记了自我,搁置了争端,大家全情投入的参与到作品中,绽放出的光芒温暖璀璨。也许结果并不完美,也许问题还有很多,但大家一起真心实意的去创作一个东西,一起拼尽全力去打造一个作品,这个过程才是最珍贵的。这种热爱电影的“纯粹”在现在影视圈中已经非常罕见了,如今的影视作品立项之初就必须把利润放第一位,然后再谈邀请明星、营销宣传、炒作热点,最后才轮到作品立意,故事编剧,电影拍摄。所以我们如今看到的电影作品就如流水线上的成品一般,超级英雄系列电影一年恨不得上映部,各种大IP续集轮番上线,年内地票房前十位中,IP续集和超级英雄就占据了6位。真诚?巧思?妙想?不存在的,有的只剩资本的狂欢。《摄影机不要停》凭一己之力狠狠的给了这些道貌岸然的电影人一击,没有资金、没有明星、没有技术,甚至也并没有什么惊世才华,一个十八线团队凭借着对电影单纯的热爱和真诚,拍出非凡的作品,电影的魅力因在于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571.html
上一篇文章: 以人生为例,解读吴天明导演的电影美学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