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拍好鸟图,网上的说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不过有的说法还真是闭门造车,凭着不多的摄影知识想象出来,其结果自然就是误导别人。举一个例子,说拍鸟要用f8-11光圈,不说f8,f11是几乎任何时候都要杜绝使用的,除非你用的镜头最大光圈只有f11。为什么?下面我们用实拍参数说话。
作者选了一个晴空万里的天气,在日光直射下拍摄颜色雪白的白鹭,先看下图1。
图1图1快门速度1/秒、光圈f7.1、ISO。拍摄这张照片离拍摄对象不算远,用的是mm焦距。我们看如此强烈的光照用的ISO都达到了,而光圈只有f7.1,如果将光圈缩小到f11,距离f7.1约有1.3级光圈,就是说如果用f11,那么ISO就会升高至。这样的感光度下无论什么相机拍摄的,在照片放大到%观看时都可以看到明显的噪点,当然高感性能好的相机画质还是不错的,但是你用光圈用f11来拍摄使得画质降低合理吗?
图2有人说我相机防抖性能好,没有必要用这么高的快门速度呀?作者想提请持这种说法的人弄清楚相机和镜头防抖的作用。防抖的作用仅仅是能够部分抵抗手持相机引起抖动引起的照片模糊,对于拍摄对象的运动而产生的模糊没有一丝一毫作用。图1拍摄的从飞行状态到降落过程的白鹭,1/秒可以说是必须的。这个作者试过,用1/0秒拍摄照片有时也会有不错的清晰度,但是经不起放大,如果放大到%看还是用1/秒比较合适。
图3关于拍飞鸟,作者可以说拍过无数,快门速度1/秒的快门速度可以说起码的。因为即使在这样的快门速度下出现照片运动模糊的概率还是有的,就是说将快门速度作适当的提高清晰度更有保障。当然也不是低于1/秒就完全拍不清晰,1/0秒照片清晰的概率也不低。另外当偶尔你镜头跟随鸟的移动速度同步时,快门速度更低一些低也能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但是这种情况就是偶然出现,一般情况照片模糊的概率非常大。
图4我们再来看一张静态的鸟,如图3。图3的拍摄参数是快门速度1/0秒、光圈f6.3、ISO。为什么用这样的参数?拍摄这张照片焦距是mm,相机是APS-C画幅,等效焦距为mm,那么根据手持安全快门速度为焦距的倒数的一般原则,用1/0秒的快门速度是合理的。如果相机和镜头防抖性能好,或者使用三脚架拍摄适当降低快门速度是可以。但是也不可以降得很低,因为白鹭即使站在那休息也不是完全的静态对象,它的身体或者头部还是有小动作的。估计也最好不低于1/秒,这就相当于将快门速度降低2挡。那么在用f6.3光圈时,ISO正好接近相机的原生最低ISO,如果将光圈缩小为f11,那么ISO大约为。
图5就是说即使在这样的强光条件下用f11拍摄也很难做到ISO是相机的原生最低ISO。但是这与日常拍摄好像有所不同,如果你用全画幅相机在这样的光线条件下拍摄,按理快门速度1/秒、光圈f6.3,ISO应当会在相机最低原生ISO附近。是不是这是APS-C画幅等效光圈的原因?就是说f6.3实际上等效约f10光圈,调到f11光圈就等效约16光圈了?因为等效光圈有争议,所以作者很难在此下定论。
图6从上面的实拍参数来看,即使在大晴天很空旷的江河中拍摄白鹭,也最好用较大的光圈来拍摄,至少不要用f11这样的小光圈。当然如果是(mm、f2.8)、(、f2.8)这样的大光圈镜头,在这样好的光线条件下是可以适当缩小光圈来提升照片的画质和适当增加景深。如最大光圈是f4的定焦镜头,如果发现最大光圈处画质不理想,也可以适当缩小一点,但是如果是最大光圈只有f5-6.3这样的变焦镜头还是用镜头的最大光圈吧,因为镜头缩小光圈画质没有明显的变化,反而会导致ISO升高而画质下降趋势严重。
图7晴天的空旷处尚且如此,如果是晴天的背阳光处或者阴天,那么就会要在上面的曝光量上至少增加2级或更多级曝光,这时你还用f11之类的小光圈拍摄,那么ISO就顶天了,画质会惨不忍睹。在这样的天气拍摄作者的建议是镜头的最大光圈有多大用多大,因为拍鸟用长焦或者超超长焦镜头的最大光圈也只有f2.8。
快门速度是拍鸟第一要保障的参数,快门速度和光圈上面都作了论述,这两个参数确定了,那么ISO就是要多高用多高。实际上快门速度和光圈在拍鸟都没有太多的活动余地,大多数时候是用提升ISO来满足曝光要求。只有镜头最大光圈较大而同时光线条件好,才有可能用到相机的最低原生ISO。
所以,一般情况你用手动模式设置好快门速度和光圈,同时设置ISO自动就能实现快速拍摄了。
作者拍鸟经历算来也有近8年,积累一定经验,更多的拍鸟技巧请参阅作者专栏《资深打鸟摄影人实战经验分享:怎样拍好鸟类照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