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的重要性
把拍摄的数码照片放大观察,会发现这些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点所组成的,这些小点就是构成图形图像的最小单位“像素”(Pixel),每个像素点的明暗程度和色彩各不相同,聚集在一起形成数码图像整体的明暗和色彩。
相机标识的多少万像素,就是指感光元件上的像素数量。有的相机标识像素数为万,有的相机标识像素为万。像素数越高,其拥有的像素点也就越丰富,能更好地表达颜色和画面明暗的真实感,画面质量相应的也就越高。
像素数是由相机内感光元件上的光敏元件数目所决定的,一个光敏元件就对应一个像素。因此像素越高,意味着光敏元件越多。例如,尼康D这款相机具有万像素,那么就是指在其尺寸为6mm×24mm的感光元件上分布着万个光敏元件,并且相机曝光时会逐个读取这些光敏元件的电参数值,最终完成成像。
最高像素是指感光元件所拥有的感光像素点的数量,这个数据通常包含了感光元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以CanonEOS60D为例,其CMOS最高像素为万,但由于CMOS有一部分像素并不参与成像,因此其有效像素为1万。用户在购买数码相机时,通常会看到商家标榜“最大像素达到×××”和“有效像素达到×××”,此时用户应注重看数码相机的有效像素是多少,有效像素的数值才是决定图片质量的关键。
如果像素很高,那么对照片进行裁剪等后期处理时的操作空间就会更大,这个画面就是由原照片裁切出来的局部,可以看到仍然能够满足印刷需求,非常清晰。
像素与照片尺寸的关系
在形容照片的分辨率时,很多用户习惯于使用多少乘以多少来表示,例如形容佳能5DMarkII相机拍摄照片的分辨率时以×来表示,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表达方式,因为×是照片尺寸而不是分辨率。我们常说的图像画面多少乘多少其实是图像的像素值(像素尺寸的乘积)。严格意义上的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1寸)内的有效像素值,以DPI(Pixelperinch)表示。DPI又可细分为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例如一张图片的水平分辨率为DPI、垂直分辨率为50DPI,那么这在1寸×1寸的面积内就会有5个像素。
例如,查看佳能5DMarkII这款相机的参数,你会发现其尺寸是×,乘积为万,基本上正好等于这款相机的有效像素;同时在其属性信息内,你也可以发现其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两个数字。
使用佳能1DsMarkIII拍摄的画面,这款机器有效像素万;在电脑中通过查看“属性”的方式查看其画面尺寸以及分辨率,可以看到该照片的尺寸为×,分辨率为50dpi×50dpi。
镜头解像力
像素越高,相应的照片画质也会越出色,但是高像素就需要高成本,并且像素不是画质的唯一决定因素,最简单的例子是当前很多便携式数码相机的像素日益增高,但拍摄出来的照片与单反相比依然差别巨大,例如像素高达2万的卡片相机所拍摄的照片,无论是画面整体效果还是细节再现力,可能比像素仅有万的数码单反差很多。
高像素不一定有高画质的原因是相机镜头对于画面的解析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分辨率(也称为解像力、解析力),主要是指照相机镜头的对所拍摄画面的再现能力。如果数码单反只注重像素高低而不注重镜头解像力的提升,那么拍摄出画面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测试相机镜头分辨率的方法很简单,最常用的是ISO测试表,有的镜头在线束变窄后仍然能够分辨清楚线条之间的差别,而有的镜头则不可以,那就说明后者的“解像力”比前者差。在专业数码相机中,解像力主要是针对镜头来说的,但对于整个相机的成像清晰度等有非常大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