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组故宫的照片刷屏朋友圈,无数人被惊艳,有网友说:“再华丽的辞藻都不足以形容此刻照片带给我的感受,我想象中故宫的美,就是这样的。”这位拍故宫的人叫苏唐诗,他是河南省的一名普通民警,也是一个古建筑摄影师。他用6年时间,给故宫拍了3万张美照。连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也曾被他的照片打动,拿起笔为他故宫的画册写下真诚的序言。记者第一次联系到他时,短短二十分钟的通话接连被涌进的电话打断,他觉得采访“还是等画册出来再说吧”。前不久,《看见,不一样的故宫》新书分享会在位于王府井大街的言几又书店举行,现场座无虚席。苏唐诗讲述了他拍摄古建筑的心路历程,他身形魁梧,说话洪亮有力,比起半个月前听筒那头传来的沙哑疲惫,像换了个人。活动结束,读者排队请他签名。苏唐诗坚持签写繁体字。不论是第一次见面,还是从外地专程赶来的读者,他和每一位热情交流、合影。分享会后,他和记者畅谈了一个小时。不拍到自己满意的镜头就不甘心第一次见面的人都会问他“苏唐诗”是真名吗?他呵呵笑着,“是真名,老爷子给起的。”苏唐诗的父亲喜爱写字作画,在家乡“也算有些名气的”,自幼耳濡目染,“我们家里兄弟三人都有不俗的爱好”。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警校上学的苏唐诗,常会拍摄一些用于刑事勘察的照片。怎么会走上摄影的道路呢?他一笑,说起来最初还有大哥苏新诗的一份功劳。有次苏唐诗看了大哥拍摄的作品,觉得“把自己家小县城拍得太厉害了!”他也动了心思,想去“多拍一些家乡的美”,让更多的人看到。年,苏唐诗开始学习摄影,为了练手,他一有空就出去拍家乡的风景。在这个过程中,他意外地发现,不但没有感觉到辛劳,反而觉得工作压力因此得到了缓解。从那一年起,他再没放下过手中的相机,这一拍就是13年。毕业后在基层工作时,为了侦破案件,他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不可以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当警察必备的敏锐、耐力,再加上天生的性格,他自言到了摄影上就是“凡事追求极致、追求完美,凡事精益求精”。即便是在公园拍水鸟,他每天凌晨起床,寒风呼啸中,在湖边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连着等了8个早晨,才终于拍到个满意的水鸟过冬的镜头。为了拍到黄河故道的晨雾,深秋时节,天没亮他就从县城开车赶到黄河故道,拍到7点左右,再开车赶回单位参加早点名。一连十几天,直到拍到自己满意的故道薄雾才甘心。这一系列的专题,苏唐诗拍了10年。苏唐诗印象很深,“年那时候我作为包村民警,连续几年下乡”。他每到一个村,都会为这个村60岁以上的老人拍一张肖像。他拍了上千位老人。后来乡亲们都知道当地有个会拍照的民警“老苏”,大家习惯这样叫他,就像家里人一样。“老人家很喜欢,开心得不行!为他们拍照,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增加了感情,很多工作都更好做了。”他深深体会到“爱好可以更好地帮助工作”。迷恋上古建筑摄影,一发不可收拾渐渐地,苏唐诗手中攒了一些作品,平时发在网上的图片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点赞。当看到铺天盖地的“雪花”摄影比赛广告时,他动了投一下作品参赛的念头。“可真没想到,第一次参赛就获了奖,还挣了点钱”,让他高兴了好一阵子,“雪花的奖金不少,可以补贴下经济”。获奖给了他极大的动力,他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