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
经过13年的漫长等待,《阿凡达:水之道》终于上映了。豆瓣目前的分数是8.2,其中34.2%打5分,44.3%打4分,18.6%打3分,2.4%打2分,0.5%甚至只给了1分。比较一下美国的烂番茄网站:78%的专业影评人表示肯定,普通观众的认可率则高达94%,目测评分跟豆瓣相似。如果你进一步阅读各家影评,会发现对于这部市场翘首以待的续集,基本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公论:技术是一流的,故事和文本则只能算差强人意。
我非常认同一种观点,《水之道》是当下最接近VR(虚拟现实)的影院电影。巧的是,我几周前刚刚添置了一套MetaQuest2的VR装置,每天有空就会去世界各地上天入地游览一阵。简单粗暴地说,《水之道》就是一个超长版、带故事的、精致的VR体验。如果说,第一部《阿凡达》必须看3D才能真正欣赏,那么,这部《水之道》则必须看巨幕3D(各种巨幕格式略有不同,但效果肯定远超普通银幕)才能充分领会它的意义。换言之,你如果在家或者用手机观赏此片,那你只能看到一个冗长且平庸的故事。
当然,用商业片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故事也是合格的。你可能纳闷,论卡梅隆的审美能力以及影片的预算,他完全有能力编出更好的故事,或购买更好的剧本。但若审视整个电影史,你会发现,技术创新是有代价的,革命性的技术往往伴随着短时间内对艺术表达的抑制。若缺乏这种自觉,那么技术创新很可能沦为跟实验艺术类似的自娱自乐。
创新的代价
影史上几次里程碑式的技术创新,均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但这种震撼跟艺术几乎毫无关联。
最初的电影(如《火车进站》)相当于眼下的手机短视频,重在纪录,一直到梅里爱才进入叙事阶段,而非叙事的艺术更是到年《持摄影机的人》才达到巅峰。
年的《爵士歌手》开启了有声片时代,但该片在艺术上乏善可陈,而同时代的很多无声片(如《日出》《拿破仑》等)已臻化境。有声片的头几年推出了无数不停唱歌、不停唠叨的影片,过了相当长的时间,电影人才学会让银幕角色在该沉默的时候保持沉默。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的过渡算是比较幸运的。可能因为过渡期比较长,且成本昂贵,所以,早年的彩色胶片都必须“用在刀刃上”——于是早早就产生了《绿野仙踪》《乱世佳人》那样的佳作。即便如此,到上世纪50年代,依然有大量彩色影片停留在风景照的水准,而同期的黑白片已经开始发掘人物心理了。
宽银幕的出现,不仅拉开了电影跟电视屏幕的距离,也局限了镜头语言的表达。由于机位不便于灵活调度,最适合拍摄的题材就是古装宫廷戏,用貌似的端庄来掩盖镜头的死板。
每一项新的电影技术,最初往往呈现为一个噱头。而噱头是否具有商业潜力,则要看能否有人把它用好。普通观众可能不知道,早在有声片尚未问世的上世纪20年代,意大利和美国就拍摄了一大批规模浩瀚、场景宏大的历史大片,有人已经尝试用手工着色来制作彩色影片,而影史最早的3D影片也早在年就推出了——这些都是后来被普及的技术。还有很多电影技术,比如增加气味、增加晃动等,后来的流行范围仅限于科技馆和主题公园,并未进入故事片的主流领域。
《阿凡达》的启示
3D从一种尝试、一个噱头到《阿凡达》,经历了将近90年的历程。《阿凡达》甫一推出,所有人都认为电影从此开启了3D时代,未来的非3D电影就跟眼下的黑白片似的,仅为艺术效果而稍加保留。然而,山呼海啸的3D潮退去后,人们发现,绝大多数3D影片并没有真正为作品加分,只能当做提高票价的借口。只有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屈指可数的几部影片中,3D才成为一种艺术手段。
在数次采访中,卡梅隆亲口承认,某些电影故事是不适合拍3D的,比如那些镜头又短、又碎、又晃的风格。他没有举例,但《谍影重重》呼之欲出。某次采访李安导演,我曾当面请教,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得到的印象,似乎3D更适合表现幻境,而不适合表现现实。他没有正面回答,因为他之后两部影片的技术革新和影片风格之间,似乎存在着较大的错位。
对两部《阿凡达》的评价,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你对电影本质的理解。如果你认为电影是一种心旷神怡的体验,那么,卡梅隆无疑是一个神一般的先行者,而放弃对叙事及文本的追求只是为了更快地让市场接纳这种新技术。如果你用文学性、思想性作为衡量一部影片的终极标准,那么,有声和彩色之后的技术创新多半属于画蛇添足。不信你回顾一下欧洲三大影展的作品,有几部是靠炫目的技术取胜的?这也是电影学者普遍认为电影发展一蟹不如一蟹的原因。
不过,美国影评界倒是没有国内这么一边倒,很多影评人非常重视体验,“心旷神怡”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电影境界,即便损失一点文本和深度也是值得的。没有技术的开拓者,就没有将技术变成艺术手段的后来者。《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确实有思想追求,可是帧的画面承载不了那种追求,让新技术显得多余了。
论技术和叙事的平衡,卡梅隆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失才有得,他放弃的东西乃是他收获的前提。一部需要20亿美元票房才能回本的影片,必须寻找到最广大的观众群。你若想了解卡梅隆对于科幻电影的思考,完全可以去欣赏他那套年的六集纪录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诚然,这并非否定评判《水之道》的必要性。比如,该片的节奏是好的,但片长确实太长了一点;人物充满俗套,但弧光是完整的;剧情承前启后,但即便看不懂故事也能欣赏。在我看来,《水之道》的重点是技术创造的奇观效应,你通过VR能畅游世界最美的沙滩海洋,但该片给你带来的是介于真实和幻象之间的特殊境界。这是电影的魅力之一,也是电影发展的方向之一。以文学性见长的电影作品值得珍视,同样,处于天平另一端的奇观电影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有了今日VR般的奇观体验,将来才会出现同样的技术所创造的更高艺术境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