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立
虎年新春,由博纳影业出品的影片《 之 》,再次将观众带回抗美援朝的战场,穿插七连 战士“三炸 ”的战斗故事又一次让今天的年轻观众泪洒影院。
有了《 》前情铺垫,这部影片从大兵团势如破竹攻占美军下碣隅里机场到七连执行“三炸 ”任务,剧情始终在紧凑高效的层层推进中,为观众演绎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保家卫国英雄赞歌。
影片以 攻占下碣隅里机场拉开序幕,徐克导演凌厉的剪辑风格,将 这场战斗营造得气势恢宏,瞬间点燃观众的激情。当观众满怀期待这是吹响“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集结号时,七连接到炸毁 ,阻断美军陆战一师撤退,进而完成第九兵团围歼敌人的任务。影片以“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截取七连战士“三炸 ”为叙事核心,聚焦了一场完全不对等条件下极其艰难的战斗。
漫天飞雪、黑夜笼罩下的崇山峻岭;极度严寒下艰难前行的七连战士,瞬间,黑白灰镜头语言替代了爆燃的战争画面,这种压抑的色调以九连炸 失败,谈子为牺牲达到顶点。在灰色调的镜头中,美军飞机凝固汽油弹延展轰炸,在七连战士身边燃起一片火海;被机载重机枪击中的战士血肉横飞;被美军火焰喷射器击中的战士瞬间燃为火人……战场的惨烈可用 炼狱形容。七连战士明白这是场恶战, 或许就是他们报效祖国埋忠魂的 一战。
在这黑白灰的主基调镜头中,影片罕见地出现了战士回望祖国方向旭日东升的山峰,升格拍摄与烈士牺牲慢镜头定格镜头语言,仿佛让人们感受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战争电影中才有的画面,但这样的镜头语言并未让观众觉得煽情过度。无论是平河钻进美军坦克下引爆炸药;余从戎掩护战友引开敌机葬身火海,还是伍千里在坠入桥下生命 时刻,连开数枪击中桥面炸弹, 视死如归的报国之志与影片浪漫英雄主义的艺术升华,在此刻完美融合、交相辉映。
值得称赞的是,导演徐克并未一味强调暴力美学下战争场面的强视听刺激效果,所有战争场面 与情境、人物紧密勾连,使得整部影片在帧帧还原的超写实艺术氛围中,达到历史与战场真实残酷性的既视感。这种写实性的细节还原,也将观众从对战争“大场面”视听效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