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news/a_9118445.html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老时光,能否通过现代技术看到它的真实原貌?最近,一段彩色4K版的《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在网上热传,这段影片由AI修复完成。当影片中的抗美援朝战士以彩色、清晰的样子呈现时,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他们脸上的稚气,也让当下的年轻人更有亲近感,不少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4K彩色修复《我的祖国》在B站上,有大量的彩色修复老影像,带领网友一起穿越回过去。B站UP主大谷(胡文谷)曾以AI修复短片《魔都老建筑的建造影像![年上海百老汇大厦工程纪录]》获得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魔都老建筑短视频大赛“十佳人气短视频”。那些影片上的颜色尽管未必真实存在过,却拉近了观众与历史影像的距离,让人感受到影片里那些人原来如此鲜活。技术门槛不高,机器配置得好大谷是一位独立游戏开发者,目前居住于纽约。疫情期间,他在加拿大档案库里发现了一些老北京的影像,于是尝试用AI手段修复,以慰思乡之苦。首期视频《我用人工智能修复了年前的北京影像》在B站有超过万的点击量。“做完我挺感慨,由于帧数不同,老影片都是黑白‘加速版’,很多细节一闪而过。经过补帧、上色,提升分辨率后,能发现有人躲在柱子后面偷偷张望那时的拍摄者。看到百年前的人透过屏幕看着我,我也看着他们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大谷修复的老影像《年上海百老汇大厦工程纪录》的修复源自年的一次上海旅行,当时,他对外滩的百老汇大厦印象深刻。在B站看到魔都老建筑短视频大赛征稿时,大谷突然想起自己正好在南卡罗莱纳大学胶片影像库看到过这段影像,于是使用系列AI对纪录片进行上色、补帧、扩大分辨率,最后用今天的外滩影像作结尾,完成了一次时空穿越。大谷修复的老影像在这段影像里,观众能看到当年建造上海百老汇大厦时,机械吊臂将建筑工人们吊到高空作业,他们穿着体面,帽子绝不能歪,但没有任何防护工具。弹幕里,网友跟随视频一边为那个年代劳动者的辛劳和安全揪心,也惊叹于那个时代黄浦公园的美丽。这些修复是如何完成的?大谷介绍,自己使用的是github上的一些开源项目,只要有一定的编程基础知识就可以掌握。10分钟左右的片段大概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但人不用一直盯着。“AI节省了很多枯燥的工序,我只需要上色时提供一些参考帧,5分钟我画多帧就够了。”把一个画面从6到12帧补到60帧,计算机得一直运行渲染,一个补帧可能要90多个小时。也因此,这种影像修复对人的要求不算高,但对硬件要求比较高。“显卡要好,配置太低可能运行不了。”他还记得第一次修复影片时,笔记本跑不动,只好借用女朋友的电脑完成。为了做更多影像修复,大谷专门换了一台电脑。至于版权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国外很多档案馆的资源是公开的,我使用邮件联系了管理员,问能否修复并做成视频放在社交媒体上,他们很快答应了。”大谷修复的老影像大谷的另一个作品,AI修复上色的年上海时装秀里,观众可以清晰地听到那位打扮摩登的上海名媛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介绍穿戴,片源同样出自南卡罗莱纳大学影像库。这段拍摄于年3月4日的影像声音全部为时代原声。有人看后感叹:“上海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融合最完美的城市”。大谷修复的老影像上世纪30年代的有声影像非常难得。大谷介绍,自己修复的有声视频都出自南卡罗莱纳大学,校方曾拿到过一笔捐赠,内容为早期外国人来到中国时拍摄的有声影像。这些影片集中存放在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里,很多胶片已经发霉,学校工作人员会对其进行简单的物理修复,再通过“胶转磁”放在网站上。由于破损得太厉害,很多分钟的老片子修复完只剩下6分钟。学校也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偶尔拿到一笔捐款,才能去修复一些。大谷发现,学校网站已经很久没更新了。“我修复的片段都是从网站下载的数字版,精度不高,如果有机会去学校图书馆现场看最好,但疫情期间,能联系上已经很不容易。”老影像中的NG画面相比历史科普,更希望引起大众兴趣大谷像考古一样把这些老影像发掘出来,并透过AI修复、上色,让观众看得更清晰,更有一种贴近过去的真实感。实际上,他做的不止这些。在修复上海百老汇大厦工程纪录时,大谷发现这些胶片的顺序是乱的,好端端拍着建造场景,突然中间插入了很多奇怪的内容,需要重新排序、剪辑,顺出一个观众看得懂的叙事线。上海时装秀正片后附有一个NG花絮,可以看到她们在拍摄中有很多失误和笑场,这个让不少网友大呼可爱的片段并非当年特意制作的彩蛋,而是本来就包含在正片中。“原片是没有剪辑过的,有大量的NG场面,我花了很长时间,帮这些八九十年前的拍摄者完成了作品的剪辑工作。”然而,在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眼里,这样的修复方式存在一定争议。“我们到博物馆看青铜器,因为那是了解历史的方便途径。观众想看的是修旧如旧下呈现的历史原貌,而不是通过上色、填补刻意地把一尊青铜器弄得亮丽如新。”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钟大丰看来,一些民间自发修复的老影像作为大众娱乐目的无可厚非,但对于想要了解当年真实电影拍摄状况的人存在误导可能,需要在片中加以注明。大谷修复的老影像比如中国现存第一部影片为年张石川的《劳工之爱情》,现存的原版拷贝没有片头,第一个画面是“本剧事略”,但有人给它补了片名,还加上两个外景空镜头作为背景画面。经此一“修”,电影当然看起来完整了,但有不知情的学者据此认为中国最早的影片拍摄就注重自然空间的表现,还读解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理论。被篡改的《劳工之爱情》片头“对历史影像做过度修复和剪辑,会让大众在认识上产生混乱。”钟大丰认为,相比于有原作的文物,电影是机器时代复制的艺术,在修复时应该保存哪些历史信息、如何保存都需要研究,而不仅仅是为“好看”而修复。“历史资料片信息引用目的是让我们更好了解历史,而不是了解一个想象出来的东西。”上海电影技术厂数字修复部门主管胡勍勍也认为,修复的宗旨是修旧如旧,让观众了解影片最原始的面貌。在修复《画魂》时,上技厂邀请了当年的摄影师,对修复后的色彩进行把关。“有些地方的确当年技术达不到,现在可以呈现得更好,但需要尊重原来的主创。老电影也记录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史,通过修旧如旧,可以了解各个年代、不同导演的拍摄手法,不管是好还是不好,都应该真实保存下来。”大谷坦言,AI修复老影像的方式并不能起到严谨的历史科普作用,这些彩色修复影像带有艺术创作的因素,更多是引起大家探究历史的兴趣。“如果个观众里能够有1个人由此去进一步了解背后的历史,我做的这些就有意义。”从修复过去到修复现在大谷在B站账号“大谷的游戏创作小屋”中,发布了一系列AI辅助创作的视频,除了修复老影像,还有AI作曲、AI绘画等。“我最早接触人工智能是基于游戏开发的实践,但经过了解发现,人工智能也可以应用到各种艺术创作中,于是就在自己的频道介绍它们,希望观众能和我一起学习、选材。”大谷对自己的定位是“AI入门者”,而不是一个技术达人,“我能学会,你们也行。”在陆续发布几条AI修复老影像后,他的B站私信已经被咨询塞满。有位新加坡的网友在他的“带教”下,成功修复了自己国家的老影像。看到大谷用AI还原的秦代兵马俑,还有刑侦人员来向他请教能否把这项技术用在人脸识别中。每期节目的网友评论他都会仔细阅读,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比如他在一段修复的年老影像中注明,这是加拿大国家档案馆来自中国的一段影像,但实际地点并不清楚。有网友根据里面出现的一个城门推断出是济南西门,这才确定这里是百年前的济南。“这也是做影片修复有趣的地方,网友能根据视频中的信息‘考古’出不同的内容。”大谷觉得,通过制作视频的方式和网友互动,可以共同学习,一起发掘和研究那些影像中的历史。“我们没有圈子,但看到抖音、B站上有不少人自发在做这件事情,这是一个好事情。”对于大谷来说,修复老影像只是他AI趣味科普内容的一部分,他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这门技术。“相比电影修复,这些历史影像的优势是版权容易解决,在国外网站上有很多这样的开放资源,也许未来大家也可以用AI来修复自己家中的老照片、老影像。”在B站上,一些早期的电视剧片段、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的明星MV、演唱会等都有了民间修复的4K版。随着大众对画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各种新呈现形式的出现,AI修复能否帮助经典影像以便捷的方式不断更新?“也许以后的趋势是修复现在,而不是修复过去。”大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