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黄金三镖客》中的特写镜头到底怎么样呢?通过特写镜头的分析,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说《黄金三镖客》是男人必看的电影之一。
紧张气氛渲染到极致
特写镜头有很多种类型,大特写是特写镜头的变奏,它不止于人的面部特写,而是更进一步的眼睛或嘴巴的大特写。
《黄金三镖客》的结局,三人对峙,拔剑怒张,莱昂内用逐渐拉近的眼部大特写把气氛渲染到极致。特写和快剪辑结合,制造紧张感的手法,大特写的快速剪接增加了电影的紧张气氛。
如果只是看故事梗概的话一个小时就能讲完,而导演采用了一个事无巨细的讲述手法,保留了大量的细节,叙事有条不紊。年的电影,大量复杂的战斗场面调度,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了,但是在细节方面却一点都不含糊,导演特别喜欢特写镜头,特别是临近结局的两场戏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结局的三人决斗场面,全景站位之后,中景分别给几个镜头,然后过肩镜头再来一组,三个乱世之中的流浪儿在无数战争冤魂的注视下为了钱财舍命一搏,我应该把枪口对准谁。随着音乐节奏逐渐加快,不断地切换人物的手和面部的特写,越推越近,越切越快,然后同时拔枪。从金发放下头发开始,到天使眼倒下,共有80多个镜头,紧张有序,百看不厌。表面上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背后还是时代沧桑与历史格局。
人物形象更为栩栩如生
一个好人,一个丑陋之人,一个坏人。大部分的人物形象都是通过特写镜头表现出来的。
黄金三镖客出场完毕,丑人和坏人是显而易见的,好人好在哪里却没看出来。坏人之坏,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穷凶极恶。好人之好,绝不是一尘不染,同样的阴险狡诈,只是尚有一丝怜悯之心,坏事不做绝。
丑陋之人在本片中的表演是最出彩的,提供了大部分的笑点,同时也是最复杂的一个人,按他的话说,之所以当土匪是为了生存,情非得已。而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见利忘义,睚眦必报,心狠手辣,似乎全无底线,但是电影看完竟对这个人物恨不起来。
图克围着墓地狂奔寻找墓碑名字,不断环绕逐渐加速的镜头非常有力量,表面上是一个贪婪的人对钱财的狂热追求,后面却是残酷战争造成无数人惨死的大背景,是一个时代的大漩涡,个人身在其中,难以摆脱。
金发的胜利并不是好人光环,而是心机过人,早已拿掉图克的子弹,他就只用盯着天使眼从容淡定,而天使眼必须要同时提防着两个人,眼神飘忽不定,胜负早已决定。
通过特写镜头展现人物动作,从而推测人物心理活动及人物性格,层层深入,反复推敲,韵味悠长。
点亮点燃美国西部文化
我们知道,西部片讲述的故事与喜剧元素无关,美国的西部片力图表现西部的富饶和不同文化的冲突,而意大利西部片更多表现后者,都与喜剧元素无太大关系。
可以说,莱昂内在《黄金三镖客》里革新了西部片这一类型,在其中加入了浓厚的喜剧元素,这种喜剧性又是以低俗喜剧表现出来的。
丑鬼为影片的喜剧性贡献颇多,他的粗俗的言语,善变的心理,趋势的生存法则都是喜剧性的重要来源。除此之外,我似乎还看到了丑鬼身上的那份单纯与稚气,就仿佛坏人出场时的巨大室内空间的儿童视角。还有一个小细节,丑鬼跪在耶稣像前为好人祈祷,医院发现了自己的牧师弟弟,好像丑鬼也是一个有故事的性情中人,这大概也是好人和丑鬼惺惺相惜的根本原因吧。
《黄金三镖客》之所以成为经典,大部分是靠它的特写镜头烘托出来的。狂沙十万里,笑看风云淡。被誉为“意大利西部片之父”的塞尔吉奥·莱昂内20世纪60—80年代以“镖客三部曲”“往事三部曲”奠定了意大利西部片特有的美学和文化积淀,以其特有的欧洲人视角改写并重造了美国神话——西部电影及黑帮电影。
《黄金三镖客》正是从模糊正邪界限、人物眼部特写、悲观主义、美国梦幻灭等诸多方面,显现出电影大师尊重历史、揭露美国梦破灭的高超电影语言功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