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镜头 >> 镜头前景 >> 正文 >> 正文

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的世界

来源:镜头 时间:2022/11/26

高晓松曾盛赞黑泽明说:“电影诞生才一百多年,而在这一百多年里,能称得上伟大的电影大师的人,一只手能够数得出来。而一生中不停地拍出伟大的电影,而且给全世界的电影工作者带来启发,让大量的电影导演认识到,电影不光可以拍各种梦,吃喝玩乐,不光可以娱乐,还能拍成这样,可以把人性拍成这样深刻。”

斯皮尔伯格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教父》的导演科波拉说:“如果能和一位大师一起拍电影,我宁愿当一个助理,这位大师就是黑泽明。”

马尔克斯说:”只有黑泽明能够改编《百年孤独》。”黑泽明去世后,马尔克斯拒绝把这本名著拍成电影。

徐克说:“我一生所拍的电影都是向黑泽明致敬。”

而张艺谋曾有机会亲眼见到这位大师,他却说:“我不敢去,在他的电影王国里,我那时不过是个小人物。”

享誉世界的诸多大导演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向他致敬如:宫崎骏、杜琪峰、《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等。

黑泽明是第一个成为世界级大师的东亚导演,也是通过电影作品让“武士精神”成为日本文化象征的人。

代表东方最高导演水平的黑泽明,他的电影在让观众接受的同时,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深度,这是很多导演所无法做到的。

他的故事都充满艺术性,同时又浅显易懂。虽然他的电影中很少有激烈的冲突,但跌宕起伏的剧情,丰富的传统文化及深厚哲思的融入,轻松活泼的调性兼具娱乐性,全然不会让人感到无聊。

黑泽明的导师山木嘉次郎曾告诉他:“人们总说故事很无聊,其实故事是围绕一个好的角色展开的,如果一个人只关心故事,而电影的角色又很扁平,那自然会觉得电影很无聊。”

黑泽明一生中曾遇到两位对他影响深远的导师,一位是中学时期发掘了他绘画天赋的利川老师;另一位便是这位山本导演。在黑泽明做他的副导演时期,他就告诉他,想做导演就先去写剧本,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始拼命写剧本。也是在这位导师的影响下,他改变了以往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认真地思索作者想说什么,他是怎样说的,同时把自己感受最深、认为至关重要的情节写在身边的笔记本上。

因为早年在编剧方面的磨炼,从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开始,之后每部电影的剧本基本都是在他参与下完成的。也因为对剧本极强的掌控力,他电影中的演员在表演上都极富表现力,同时他还对片场的每个工种都了如指掌,让他能够持续拍出伟大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剧本就是一部电影的灵魂。

黑泽明的电影单拿出一项来看的话,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综合来看的话,每一方面都做到了很高的水平。

比如:类似绘画的构图方式,开创性的多台摄影机同时拍摄的方式,丰富的传统文化及深厚哲思的融入,独创的又快又酷的黑式剪辑法,及独特的电影配乐等方面。这其中的每一个拿出来都可以作为一个命题进行深入研究,这就是黑泽明电影的魅力。

同时那种日本人的精致感在他的电影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许一片云,一片树叶,一束阳光都是被精心设计好的。

黑泽明电影的拍摄手法及动态的运用

电影的拍摄手法

黑泽明运用了当时十分具有开创性的运镜方法:

一、首次采用多机同时拍摄的手法。

在摄影方面,黑泽明抛弃了日本电影传统中的静态镜头,他在50年代就开始探索用多台摄影机来拍摄动作场面。同时采用了推、拉、摇、移、跟等方式,拍摄角度采用仰、俯、平;不仅运用了远景、中景、近景,而且大量使用特写镜头,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增加影片的戏剧性。

黑泽明首次在《七武士》中使用多机位的拍摄方式,因为强盗们在暴雨中向农民的村子进攻的段落中无法准确预测将会发生什么的。如果选择用传统的单击拍摄,就没法保证能准确的重复每个动作,于是黑泽明同时用了三台摄影机,收效良好。所以他决定以后即使在动作不多的戏里,也要充分挖掘这项技术。

如年的《活人的记录》也有采用。到年的《低下层》的时候,他基本上就是一个场景一镜到底的方式了。一般来说,黑泽明把摄影机A放到主机位上,用摄影机B来拍摄短但决定性的镜头,而把摄影机C当成机动部队。

二、长镜头

黑泽明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运用长镜头拍摄的动态场景。利用长焦镜头从远处来拍摄动作场景,不仅能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上来跟踪运动,还能在镜头中产生一些强度更大更混乱的动作。

中井朝一在拍摄《七武士》时,开创性使用的长焦镜头技巧已经成为经典,由于被设物体做横向运动时,其速度会明显变快,所以长焦被用来强化前后景在运动速度上的差异——在前景拿着竹矛的村民衬托下,后景中冲入村庄的骑马山贼显得来势汹汹、格外惊心动魄。节选自《电影大师和他们的御用摄影指导》

二、空间感

在一定的空间里,运用移动摄像和动作匹配剪辑。

利用移动摄像来拍摄运动中的人物,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身上,同时运用不同的景别,也就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来加强这种运动感。

此外,一些拍摄技巧的运用会给动作不同的观感。比如,同样的场景,用中景仰角拍摄,人物的速度会加快,显得果敢决断;反之,远景俯角的话,镜头中的人物会显得疲惫无力。镜头中的人物横向移动、纵向移动;走向镜头、背向镜头会给观众不同的感觉。

电影中动态的运用

在黑泽明的电影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动态的场景,而对于动态黑泽明有自己的一套运用方式。

下面我们分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大自然的动态,他的每部电影,多以某种自然现象为背景

比如:风、水、火、烟、雪等,而且在他的电影中,自然都被拍出了一种天然的气势,而且这些自然现象都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你会看到倾盆而下的大雨,雨的气势更衬托出了人物的渺小;而天空白云飘飘,给人一种晴空万里,一切都很太平的美好幻想,而这种幻想也许在预示着片中人物的命运。

这些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就算人物静止不动,动态的背景仍在丰富画面感,同时又很好地渲染了气氛。

二、群众的动态

黑泽明的电影通常都有大群人,不论是集结成群或分开,这样的群体很有电影感,当你把这么多人放进画面中时,任何情感都会被放大。

三、个体的动态

黑泽明除了倡导电影不应该抛弃默片时代的那种画面感外,他还深受戏剧的影响,因而在他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电影画面有种类似舞台剧的效果,演员在表演上经常会有一种超现实且夸张的动态安排。

如果有人很紧张,他们会左右踱步,如果很生气,他们会挺身而起。如果觉得害羞,女生会捂脸蹲下。

他时常指导他的演员,为角色选择一个特定体态。然后在片中不断重复使用,如此,观众可以快速分辨角色,及理解他们的感受。

四、镜头的动态

黑泽明的特色之一就是他流畅的镜头移动,从特写到全景,再到肩后镜头。全部一镜到底处理。但重点是每个镜头移动都是清晰的,开头、中间、结尾。光是镜头移动本身就足以叙事了。

五、动态中的剪接

黑泽明是少数会亲自剪辑的导演,他电影很流畅的原因之一,就是喜欢将剪接点安插于进行的动作中。他常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