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胶卷迷俱乐部ID:jiaojuanmi」
照片即历史
我希望有一天可以为我的偶像毛晓彤拍一套照片,感谢各位新朋友的加入,更感谢各位老朋友多年的支持
大徕卡
富士从年代开始制造相机之后,最突出也最有名的是旁轴相机,这些旁轴里,又以6X9画幅的号称“大徕卡”的系列相机最为著名,这也是许多职业摄影师必备的高人气器材。
富士系列相机除了有高人气之外,它独特的定位也是其几十年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富士系列的出现,将6X9画幅从技术相机领域拉进了相机的领域。
胶卷的设计画幅是6X6,在过去6X9是非常非常大的画幅,它的长宽比和一样,但感光面积比6X6多50%,比多了一倍。在战前,6X9属于技术相机的画幅,也就是俗称大画幅相机里最小的一种画幅。也就是有一种大画幅页片的规格就是6X9这样的规格,在大画幅里叫2X3,很多大画幅厂家都有23相机,只不过后来不再用23的页片,而是直接加装6X9的后背。
一直到90年代在施耐德的大画幅镜头目录里,6X9都是一种规格,比如著名的SUPER-ANGULON47/5.6,这是数码时代前大画幅民用镜头里角度最大的镜头,但不带XL的版本只能覆盖6X9。
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要拍6X9底片要么就是上面这种技术相机,要么就是像MAMIYAUNIVERSAL那样的快拍机,都很不方便。
年,富士就在当年的PHOTOKINA上推出了样子很像徕卡的6X9画幅的旁轴相机,一推出就引发了轰动和争议,这个机器一出来就被叫做“大徕卡”,真的到了后期的第三代,其实反而不像徕卡了,就是一开始的第一代,第二代像。
G可以更换镜头,伴随机身推出65/8,/3.5,/5.6,/5.6四支镜头。相机造型类似徕卡,操作也是接近旁轴,快门操作在镜头进行,因为使用了镜间快门,其实就是海鸥那种老式的镜间快门旁轴的操作差不多,显然这种操作远比过去的技术相机方便多了。
取景器的倍率是0.75,只有和的框,65需要外接取景器。
相机的标头是/3.5,全部装上去后重达克。
那个时候出相机,都是先出一个原型,然后逐渐完善,完善和更新会非常快,年刚刚推出G,第二年的年就推出了改进版本的GBL,这里的B意思是有了黑色的镜头,L则是新设计了一个镜头锁,改进了后背锁,防止误操作。
G一推出,舆论就质疑这台相机是骗钱的机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买不起相机,所以比现在更喜欢喷机器)。G的价格着实不便宜,套机要日币(BL要日元),虽然比起哈苏,禄来便宜多了(哈苏C/M套机价格要20多万日币当时),但是比起一般的相机又要贵了不少。6X9非常消耗胶卷,而G显然让6X9摄影失去了过去的严肃。
最大的质疑还是来自于镜头,过去6X9属于技术相机,属于技术相机镜头设计,60年代日头在和大画幅均没有太多起色,当时这种较大画幅的镜头几乎完全被德国垄断。日本镜头的素质引起人们的怀疑,不过不到20年时间,日本的富士,尼康就跻身著名大画幅镜头制造厂家,而过去有名的福伦达,蔡司反而退出了大画幅镜头市场。
富士GBL还是引起了一定的轰动,不过专业性问题还是需要解决,虽然富士在相机正面摆了一个P表明专业。
年,他们推出了GL,在这款相机上,富士专门标记了Professional,看来是非常符合冷战时代人们那种虚荣的屌丝心理。GL在机身正面新增了一个快门按钮,解决竖拍不方便的问题,机械进行了一定的优化。
为了配合GL,富士更新了镜头系统,,,基本没什么变化,标头有一个AE版本,尝试自动化。65推出了5.6光圈版本,替代过去8.0的版本,新增了一枚.6的镜头,在6X9的画幅上这是一枚角度非常大的镜头,角度达到90°,相当于上的21mm镜头的角度。
富士这个系列所有镜头均使用SEIKO0号快门,每一款镜头都非常沉重。
另一方面,6X9对于胶卷的消耗的确太大,恰好在年宾得67推出,6X7画幅的日系相机开始流行,富士也顺应潮流在GL的基础上推出了GM相机,这个相机就是GL,只是更改了过片系统,并且用遮挡来让其变成6X7的相机。为了富士的系列均采用这种改动来实现不同画幅相机。
这就是大徕卡的起源,依靠6X9的巨大画幅,富士相机能够创造很好的画面效果。但是,由于这个系统价格较贵,胶卷开销大,作为专业使用系统的性价比不高,在和宾得67,以及MAMIYA67的竞争中毫无优势可言,因此整体销量不大,产量也不大。
到了年,鉴于战线太多,而主战线正在从相机转向胶卷,富士改变了系列相机的制造思路,转而用固定镜头旁轴的思路来制造新的相机,换言之,富士要让相机从主机变成副机。
要让机器从主机变副机,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消除系统,固定镜头,让从旁轴系统变成旁轴相机。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GW相机。
这台相机用一枚90/3.5的镜头,5片5组,EBC镀膜,后来20多年的GW系列相机都是用这枚镜头,经久不衰。
相机操作还是延续了GL,有两个快门按钮,快门盘和光圈盘都在镜头上,依然使用SEIKO0号镜间快门。
因为90/3.5的角度比较小,年富士又推出了GSW相机,机能完全一样,只有镜头不同,使用65/5.6的6片4组对称结构镜头,带EBC镀膜,这个65/5.6使用类似蔡司BIOGON结构的设计,一般BIOGON结构要8片左右的镜片,但是富士采用了新型材料,只用了6片来实现标刚的效果。这种镜头设计一般是大画幅的思路。
这样就给后来的GW和GSW系列定了调子,后来所有的相机都用90/3.5和65/5.6两枚镜头,下面是两枚镜头的景深表。
90/3.5的机头下面这个宣传上有镜头结构,结构还是很简单的,相场很大的镜头结构一般不会太复杂,因为底片的增大能够为画幅提供保障,放大的相场相比小相场的光学问题,色散,变形等等也会更小一些。
年,富士更新了GW相机,推出了GWII和GSWII,镜头不变,基本性能不变,没有电子化,只是稍微改改。最突出的变化是新增了热靴,然后加了快门锁。
GWII两台机器是在年年中发售的,到了年底,富士突然推出了一台GWII相机,就和当年GM一样,就是在GWII的机身上改过片,加遮挡,变成6X7的画幅。富士这里只有II,没有第一代。GWII的镜头也是90/3.5,当然,因为画幅小了所以角度也变了。
富士之所以会出这台机器和那个时候MAKINA67的流行有一定关系,不过MAKINA67后劲不足。
这一代机身的造型依然非常硬朗,有徕卡的感觉,不过富士系列大家见到比较多的是第三代,也就是塑料壳,现代感很强的一代。
这一代机器年发布,使用了工程塑料机身,镜身造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整体操作依然延续G以来的习惯。
这一代机器的机种特别多,除了基础的GWIII和GSWIII外,又在两台机身和镜头(依然是90/3.5和65/5.6)上增加了6X8和6X7的画幅。
6X8上完全延续了,有GWIII和GSWIII,6X8是这代才有的,之前没有。
6X7只有用90/3.5的GWIII,没有用65镜头的版本。
这代机器一共5台,机身性能都差不多,镜头就是那两个,机器价格是18万日币和20万日币(GW和GSW),实际上等于是的价格在不断降低,因为90年代日币的价值比起60年代已经贬值很多了,但是机器价格还是十几万日币。
因为6X9的画幅,加上性能不错的镜头,富士后来的GW系统成为了许多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非常喜欢的备机,因为对于的用户而言很少会动用到6X9的画幅。换言之,富士把GW定位为备用机,副机,而不是和单反竞争的主机的策略是很成功的,也是因为这个思路成就了这套热门的系统。
当然,大徕卡绝非浪得虚名,这个系列的相机体积真的非常大。
系统的机身始终没有任何电子化,当富士旁轴已经全自动了,第三代这么前卫的设计却依然没有任何电子化和自动化。
90年代末,随着数码的兴起,富士逐渐停产系列,到了新世纪,最终系列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