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镜头 >> 镜头发展 >> 正文 >> 正文

拍摄星芒有这么多学问,你知道几个参数

来源:镜头 时间:2025/2/16

最近有一个朋友通过后台私信我,他说:“为什么拍摄的长曝光照片和别人的不一样,别人的星芒和我的星芒差距看着好大,颜色也有区别”。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属于照片细节上的问题,涉及到了器材上的知识,所以今天就给大家讲解长曝光中星芒数量与颜色为什么不一样。

在开讲之前,我要简单的说一点,因为平时非常忙,所以很少有时间去看评论,如果你有想咨询的问题或者照片,可以发私信给我,这样我能保证消息收得到,如果有兴趣,也会通过你的话题来撰写一篇文章。

那么接下来就要先对相机上的颜色进行简单的讲解一下

单反相机可以调整颜色的功能菜单有白平衡、白平衡偏移、饱和度,这三项菜单会影响颜色的冷暖、三原色与三补色的色偏,最后一项饱和度则影响着整体的鲜艳程度,是很多人都不注意的一个参数,这要在相机的照片风格内去选择,很多人都没有去设置过,都是默认的状态。

现在我们明白了影响照片颜色的3个基本条件,再去观察别人的照片和自己的照片颜色上都存在哪些区别,就像是看病一样,对你的作品进行“望闻问切”,寻找其中的弱点与缺点,找到问题所在,你就清楚地明白为什么颜色会不一样。

照片不同,颜色不同,所以在这里就不进行举例了,无非都是冷暖色或者偏黄或者颜色不够鲜艳,这几种,罗列出来有点太啰嗦,只要你能找得到问题就可以了。

星芒为什么会不同呢?

星芒的效果是由光圈决定,在小光圈下就容易拍摄出这样的效果,随着镜头光圈不断的缩小,当光线通过镜头的叶片时,就会出现光衍射现象,最终就在照片上形成了光芒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在摄影中有一种漫反射补光法,这与光衍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不明白,光衍射应该是扩散的形态,为什么会出现星芒呢?

简单来理解一下,光圈是由数个叶片组成的,之间的小孔理论上应该做成一个标准的圆形孔,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个孔不是一个标准的圆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多边形外观。

在这里我们就清楚地看到上图的效果,如果你想要得到锐利的收拢效果,就意味着光圈的叶片边缘必须是平直的可以,参考上图左边的非圆光圈,不过这种光圈设计,在大光圈下拍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现代的镜头都会采用新型的圆形光圈,将光圈的叶片边缘做成弧形,圆形指的是光圈全开的状态。在缩小后,叶片的弧度不再对齐,同时光圈孔又变回多边形的形态。

这个时候,每一片的叶片所产生的衍射垂线角度会有所不同,反馈到星芒上,就是尾端呈现出放射状的星芒。所以,当在拍摄相同的点光源时,如果一颗镜头在用较大的光圈时,能拍出星芒效果,这就说明此时它的光圈此时已经接近多边形,而非圆形。

还有一点大家要明白,偶数叶片光圈的星芒数量与叶片数量相同,比如8片光圈叶就会出现8个星芒,如果是奇数的叶片,光圈星芒要X2,例如7片光圈叶X2就是14星芒。

偶数叶片形成的多边形是逐边平行对称关系,上图的6片光圈里,第1/2/3片就分别与第4/5/6平行对称,两边形成的衍射图案方向相同并重合

上图为奇数叶片光圈,不存在这个现象,每一片光圈叶形成的衍射都能完整呈现在星芒上。

除了上面这个原因,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家都知道用小光圈是去拍摄星芒,但有时候只能用大光圈来拍摄星芒,这个问题比较少见,但的的确确是存在的。

特别是在太阳下拍摄,有时候需要用树叶等一些遮挡物遮挡住一半光线后,才能拍摄出光芒效果,这是因为光线越集中,衍射才越明显。

上图就是夕阳下的太阳,当强光透过树叶,遮掉了一部分光源后,变为点光源,拍摄就能得到星芒的效果。

所以,根据上面的结论,我们也要学会举一反三,你也要了解光圈叶数越多,光衍射也就越不明显,就会可能出现光斑、光晕那种朦胧的效果。

星芒的效果受到器材的影响,最大的影响还是在镜头上,因为每一款镜头都不一样,内部构造有差距,所以想追求一样的星芒效果,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星芒效果,为什么不来试试星光镜呢?这是一个镜头外接附件,在你拍摄星芒的时候,能带来更多更好的效果,最后,无论你是拍摄夜景星芒还是日光星芒,色彩要从上面那三步寻找问题和原因。

我们在看自己的摄影作品时,不要忘了“望闻问切”:

望照片的整体,寻找所以毛病;

闻别人照片的意见,做出思考;

问你心中存在的疑问;

切找出办法进行解决;

以上就是带给大家的内容,对于理论方面,你也可以快速的过一遍就好了,不用过多的去研究,只要明白,不同的光圈、镜头,和不同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光芒效果就可以了。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有收获,可以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