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发烧”摄影,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购买一台数码相机,是选择廉价的APS-C画幅机身,把预算的大部分用在镜头上呢?还是省吃俭用上“全画幅”,先买个“小痰盂”顶一顶?
这个问题在十多年前就一直是困扰入门摄友的大难题,即便在今天,也依然有不少朋友私信耗子哥,询问器材选配的问题:
我要买一套相机拍小孩,但不想要太重的器材,请问佳能M6II能买吗?它的出片效果是不是比EOSRP差很远?我刚刚玩摄友,是购买佳能90D好还是买6D2?我听说富士相机的色彩很出色,但富士的微单相机都是半画幅的,是不是会比索尼、佳能的相机差很多?……
全画幅与半画幅相机的根本差距在哪里?
1、第一差距便是物理尺寸
我们平时经常说APS-C画幅的“镜头焦距转换系数”是1.5X(佳能为1.6X),而这个“1.5X”系数就是APS-C画幅传感器与全画幅传感器的对角线长度比例关系。
以佳能的M50与EOSRP为例:
M50的CMOS传感器规格为22.3mm×14.9mm,而EOSRP的CMOS传感器规格为35.9mm×24mm,稍稍计算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EOSRP的CMOS传感器无论是横边还是竖边,都恰好是M50的1.61倍(约等于1.6)。
而CMOS面积等于横边×竖边,所以两款相机的CMOS传感器面积之比达到了2.59倍!下面是耗子哥亲自实拍的对比图,大家从中可以看到两者巨大的尺寸差距。
2、第二差距则是像素密度!
上面我们已经介绍了,佳能EOSRP的CMOS传感器面积是M50的2.59倍,但佳能M50的像素数是万,而EOSRP则是万,两者相差无几。
这便意味着APS-C画幅相机的像素更小、更密集!也意味着APS-C画幅相机对镜头的解析力具有更高的要求!(但由于APS-C画幅比全画幅小很多,所以APS-C画幅专用镜头反而更容易设计)
以下图为例,耗子哥将佳能EFmmf/2.8LII镜头固定在三脚架上,分别拧上全画幅单反1DX与半画幅单反80D进行同参数、同设置的拍摄。
从全图上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APS-C画幅就是全画幅的“裁剪”所得。
但是将图片放大到%再进行对比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半画幅的80D由于像素密度非常高,所以同样的%放大,它的画面细节可以显示得更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80D的成像相比佳能1DX而言,它显得更灰、更模糊,完全没有了1DX那种“扎实”的感觉。这就是APS-C画幅相机过高像素密度造成的负面效果!(全画幅高像素机身也有类似问题,所以不要迷信高像素机身缩图就等于低像素机身出片效果的鬼话)佳能EFmmf/2.8LII已经是佳能素质最高的全画幅镜头之一了,至于EF50L之类的“肉头”,那就更不推荐在高像素密度的APS-C机身上使用了!
半画幅相机的出路在于发展独立专用的镜头体系!
在数码单反相机的时代,耗子哥是坚定的“全画幅系统”支持者。原因很简单,在数码单反相机的时代,无论是尼康还是佳能,它们对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并不用心,APS-C画幅的专用镜头除了几枚廉价变焦镜之外,便只有一只17-55mmf/2.8镜头撑门面。所以在单反时代,拿APS-C画幅机身去搭配高价镜头其实是很傻的做法,因为高价镜头都是全画幅系统的镜头,用在半画幅上表现一般,而且还浪费了镜头一半以上的成像圈。
但在微单时代,这种情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是富士独立发展了APS-C画幅的专用镜头,紧随其后的则是佳能为EOSM系统推出了22stm、32stm这样高素质的定焦镜头,最近适马也推出了16mm、30mm、56mm一套的f/1.4半画幅专用定焦镜头,极大的丰富了半画幅系统的专用镜头群。
那么有了专用的APS-C画幅镜头的支持,半画幅相机是否迎来了“咸鱼翻身”的机会呢?
今天来一场“关公战秦琼”的对决,就是让半画幅的佳能M50机身搭配0元的EF-M32mmf/1.4stm镜头挑战全画幅EOSRP搭配元的EF50mmf/1.8STM镜头进行实拍对比!
通过实拍的对比,我们验证一下元预算下,两个不同组合的系统孰优孰劣?
佳能EOSRP搭配EF50mmf/1.8stm镜头在f/1.8光圈全开的实拍。
佳能EOSM50搭配EF-M32mmf/1.4STM镜头在f/1.4光圈全开的实拍。由于M50搭配32stm镜头等效全画幅系统51.5mmf/2.2的效果,所以M50的虚化效果会比RP组合略弱一点,但差距不是很明显。
焦点细节对比(照顾自媒体平台苛刻的图片压缩机制,焦点放大%)
在这次的对比里面,我们看到了半画幅的M50相机在APS-C画幅专用镜头EF-M32mmf/1.4stm加持之下,它的细节表现反而超越了佳能EOSRP搭配EF50mmf/1.8STM的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M50搭配EF-M32mmf/1.4STM的组合虽然虚化能力稍逊,但它的焦外虚化更为“圆润”,没有EF50mmf/1.8STM那么明显的“焦外二线性”。
考虑到佳能EF50mmf/1.8STM是一枚“双高斯”结构的镜头,它如果收缩光圈的话,可以有效的提高画质,耗子哥在日常使用中,也经常是将它收缩光圈到f/2.2~f/9.0之间使用。所以在这里耗子哥加入了f/2.2的实拍对比。
EF50mmf/1.8stm镜头在收缩光圈到f/2.2之后,成像果然有重大改观,焦点处的成像变得更为扎实,在分辨率方面与M50组合难分伯仲,而这组对比照片虽然都是ISO感光度下拍摄,但在眉毛区域,M50有少许杂色,皮肤上,M50也稍显颗粒感,而RP显得更干净。(这就是全画幅像素尺寸大,信噪比高的优势)
至于焦外方面,EF50mmf/1.8STM在略微收缩光圈的情况下,焦外二线性依然很明显,并没有改观。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耗子哥你把M50组合也收缩一下光圈试试看?
在这里解释一下,M50组合没必要收缩光圈,因为EF-M32mmf/1.4STM镜头全开光圈的画质就非常犀利,收缩光圈对它的分辨率提升并不明显,现在的新镜头普遍都是这种特性。
有些人认为全画幅系统的虚化过于强大,没有实用意义
耗子哥逛论坛的时候,有时会发现一些摄友发表言论,认为全画幅相机的虚化太厉害,没有实用意义,他们认为半画幅相机或者M4/3相机的虚化才是恰到好处,个别偏执的“粉丝”甚至据此竭力论证“富士、M4/3才是最适合广大用户使用的相机。”
不过这种观点耗子哥是不认同的,理由是:
1、必要的情况下,全画幅可以通过缩小光圈降低虚化。
2、在绝大多数的人像拍摄场景下,目前系统的虚化能力是不足而不是过剩!
当然,这是耗子哥的个人观点,不要求大家苟同,但耗子哥觉得借此机会用同场景实拍图片说明一下,给广大朋友一个参考也是不错的。
同样的场景,我用佳能1DX搭配50mmf/1.2L镜头在f/1.2光圈的拍摄如下:
我用EOSRP搭配适马mmf/1.4ART镜头在f/1.4光圈的拍摄如下:
不要指望半画幅的色彩表现与全画幅一致
不知道各位看官发现了没有,以上的照片都是在相同的曝光、相同的白平衡、相同的色彩模式下拍摄的,但出片的色彩却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
再看看本文第二张照片,M50的CMOS传感器呈青色,而RP的CMOS传感器呈蓝色。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佳能不同机型的色彩表现是不同的,而且这种色彩的差异是由硬件决定的。(CMOS传感器的滤色片都不一样才会造成反光的色彩不同)
半画幅相机、M4/3画幅相机在高级镜头的加持下,分辨率方面具有与全画幅系统“一战之力”,但在高感性能、画面纯净度、色彩层次感方面,还是有差距。如果认为“小底逆袭全画幅”,那就是“反智认知”了。
总结:
1、摄影圈经常提及的:“底大一级压死人”其实是相对片面的论断,它忽略了镜头的因素。手机圈的摄像头吹嘘大战也是类似的情况,某些公司片面强调CMOS的尺寸、数据,而忽略了镜头素质的影响力。用户买到手之后的实拍就很容易翻车。
2、元的预算买不买全画幅呢?
耗子哥认为,如果你是玩变焦镜头,旅游随拍的话,就买半画幅相机好了,全画幅的变焦镜头都比较贵,而且素质一般。
反之,如果你主要玩人像拍摄,那么还是尽量买全画幅。佳能最廉价的50mmf1.8stm镜头略收光圈都可以与EF-M32mmf/1.4STM打个平手,而RP的操控、做工、功能性则远远优于M50,元的预算,选RP的组合更好用。另外,全画幅除了50mm,还有85mm、mm、mm、70-……等各种规格的镜头可供选择,而半画幅系统目前除了32stm之外,就是适马的“三剑客”了,选择面很小。
觉得本文有点意思的朋友也可以翻阅一下耗子哥之前的相关文章,相信对您的摄影入门会有一定的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