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溢图科技。
半个月前就想再聊聊这个话题了,真不是因为看了隔壁的视频……
重要说明:本文观点是“不建议初学者再买单反了”,换句话说:
-你手里有单反,用得还很好,那就继续使用它;
-你正在用单反赚钱,还需要再买一台,那完全OK;
-你非常了解单反/微单的差异,处于某种拍摄需求或收藏目的,再买单反也是OK的。
重要说明:文章内提到的“微单”等同于“无反”。在相机领域,“微单”并不是某个企业的注册商标。
为什么不建议初学者购买单反。想要把这个问题讲明白,我们还得重复下单反/微单的区别。
什么是单反?
单反(SingleLensReflex,缩写为SLR)即“单镜头反光”。“反光”指反光板。取下镜头,嵌入在卡口内的那块“小镜子”就是反光板。
▲单反相机的反光板组件
现代数码单反(年以后)的主要特点包括:
-具有传统单反的光学取景,与和数码相机一样的实时取景。
-中高端产品采用更明亮、视野率更大的五棱镜光学取景,而入门级产品则采用成本较低但取景效果很一般的五面镜取景器;
-在实时取景/视频拍摄时,反光板处于抬起状态。
扩展阅读:
-单反并不一定都能更换镜头,存在固定镜头的单反相机。
-不要用手去摸反光板!尽量不要擦反光板!
-反光板和机械快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组件。
什么是微单?
无论之前厂商们怎么宣传,今天我们可以将“微单”作为“无反”的更大众说法。它只是一个传播更广的“名字”,并不代表产品一定要很微小(不恰当的比方就是“老婆饼里没有老婆”)。
▲微单和无反在搜索引擎里的收录量
无反光板、可换镜头、电子取景是微单相机的最基本特征,三者缺一不可。
扩展阅读:
-微单一定能更换镜头。如果不能更换镜头,比如富士X系列、索尼RX1系列、理光GR系列,传感器再大也只能称作数码相机或固定镜头相机。
-徕卡M系列和富士X-Pro系列、X系列可以称为数码旁轴相机。
-“单电”相机既可以特指采用半透镜技术、电子取景器和单反卡口的A系列相机,也可以作为微单、单反的同义词。
单反/微单的主要区别
微单相机没有反光板、五棱镜/五面镜取景器、独立的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模块,法兰距更短。
▲数码单反结构(左)与微单相机结构(右)
具体到产品和使用体验上的改变有:
-减少了相机在实时取景/视频拍摄时的无用器件,机身可以做得更小更薄。
-单反相机可以提供%视野率的光学取景,而微单相机只能提供%视野率的电子取景(电子取景器或液晶屏)。电子取景不仅能提供接近画面最终结果的所见即所得,还能显示更多拍摄信息和呈现机身防抖效果。在今天,新一代微单相机的取景器在细腻程度、响应速度、亮度、大光比可视性等方面都已赶超光学取景。
-微单相机的CMOS承担了对焦、测光、主体识别等工作,可以提供比单反相机光学取景模式更高的合焦精度、更大的相位对焦覆盖范围、更好的被摄体识别能力。但因为片上相位检测的限制,微单相机在大脱焦情况下的合焦速度依然不及最近两三代的旗舰数码单反。
-微单相机的短法兰距有助于设计规格更高的,或尺寸更紧凑的镜头(尤其是广角、超广角)。
扩展阅读:
-数码单反也有具备机身防抖的产品,但取景器和传感器属于不同光路,只能呈现镜头防抖效果,无法呈现传感器位移对于抖动的补偿效果。
-数码单反的测光模块也能实现面部识别、眼部识别等主体识别,但其尺寸决定了像素,从而直接影响到辨识精度。
-微单相机在续航方面依然存在短板。没有光学取景,无法实现待机状态下接近零功耗。至于拍摄时的发热问题,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反光板,而是高性能的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卡确实发热大。
为什么不再推荐买单反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主流相机厂商已经很久没有推出数码单反新品了,类似动物识别AF等新技术也不会通过固件升级等方式移植给数码单反。
诚然,数码单反在实时取景/视频模式下就是一台有冗余零部件的,只能用液晶屏取景的微单相机。原则上微单相机能做到的,数码单反大多也能做到(比如尼康Z6和D)。但现实情况是,微单相机已经成为了相机市场的大趋势。无论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轻便的产品,还是推动大家更换镜头、更新设备,相机厂商都不大可能再给数码单反加码。
与之相对的,新一代微单相机不仅在运动拍摄和视频录制方面远超数码单反,同时还提供了更好的拍摄体验——很少再有人提到“先对焦再构图”和“跑焦”了,对于景深和曝光判断也变得更直观。
*尽管前面提到微单相机在大脱焦情况下的合焦速度依然不及旗舰单反,但综合被摄体识别能力和更高的连拍速度,依然可以认为如今的旗舰微单是要胜过旗舰单反的。
另一个主要因素是镜头:疫情和半导体元器件短缺加速了生产商们从单反转向微单的进程,作为结果,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全新单反镜头型号变少了、价格变贵了。而且单反相机是无法转接微单镜头的,这让你不得不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