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镜头 >> 镜头市场 >> 正文 >> 正文

张勇我镜头里的非洲人,还原多元,绝不渲染

来源:镜头 时间:2022/6/16
北京荨麻疹医院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30/9382345.html

“来自尼日利亚的波比,和他的中国妻子在浙江金华附近开了一家化妆品工厂,产品主要销往西非。新冠疫情爆发后,员工流失、观念冲突、外贸受阻,工厂的运转陷入困难。为了扭转局面,波比做了种种努力……”

这是纪录片《波比的工厂》记述的故事,也是国内首部深入观察中非民间交往的作品,并获得影视人类学作品一等奖,被耶鲁大学永久收藏,该片在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NTA)连续播出三周,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在这个电视台连续多轮播出的影视作品。

年2月1日至2月3日,该片的英文版在STSinoDrama频道和四达时代新媒体StarTimesON面向非洲观众首播。

《波比的工厂》剧照

《波比的工厂》的导演张勇,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执教于浙江大学,是国内非洲影像文化的最早研究者和践行者之一;该片的摄影师之一张秘密,曾经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保安,他一直热爱纪录片,曾执导了纪录片《潘家湾》。

从年开始拍摄到年成片,《波比的工厂》历时三年,其间,疫情中断了一切,但在另一个意义上也成为了纪录片叙述的某种语境。

“疫情期间,我们继续在波比的工厂拍摄。也因为前面两年的相处,所以这期间员工和老板之间的矛盾、员工之间的矛盾、波比和老婆的矛盾、以及这家小工厂所遭遇的特殊时期,都被我们用镜头捕捉了下来。”张勇说。

《WSJ.》:当初你是为何选择尼日利亚商人波比作为拍摄对象的?

张勇:波比其实最早出现在我年开始执导的系列纪录片《我从非洲来》,那时候他除了做贸易外,还经营着一家非洲餐馆,他在义乌的“非洲餐厅”受到很多来华工作的非洲人的喜爱,食物慰藉了他们的乡愁。

在后来的一次《我从非洲来》放映研讨活动中,这个尼日利亚中年男子波比在一群中非观众面前哭了,他说看完之后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的奶奶。而且这次活动也让他改变了对我们这个拍摄团队的态度,最初以为就是跟其他媒体一样拍一下就走了,没当回事儿。从此我们成为了朋友。

年,波比和中国妻子在浙江义乌附近开办了一家外销西非的化妆品工厂,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有趣的转变,因为在我的研究视野中,非洲人在中国做外贸、中介生意的人很多,开办工厂的他是我见过的第一个。同时他本身也是一个有趣的人,笑起来非常有喜感,我老称他为“非洲陈佩斯”。所以当即决定继续跟拍。

《波比的工厂》剧照

《WSJ.》:从年开始拍摄到年成片,《波比的工厂》历时三年,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张勇:作为一个纪录片创作者,首要的就是做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并且和采访对象交朋友。而田野调查就要求创作者“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从年9月我做完《重走坦赞铁路》后开始跟拍波比的工厂生活,一直持续到年8月。起初因为有学校的教学工作,所以常常是周末和摄影师、还有学生一起去拍,积攒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素材。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和很多员工成为了朋友,当时老板娘就开玩笑地跟我们团队说,除了上厕所和睡觉之外,其它的都可以拍摄。

《WSJ.》:疫情对于这部作品的拍摄有什么影响?

张勇:年底年初,新冠疫情完全爆发之前,很多在中国的非洲人都回去过圣诞节了,而波比恰好留在中国和中国的家人一起过年,然后就经历了疫情。

那时候他们的化妆品工厂还没有完全进入正轨,但也不得不面对“中—非”供应链被打乱的外贸困境。这家工厂原本就是低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缩影,疫情出现后,有些矛盾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中国上半场,全球下半场,外贸跑全场”,非洲老板、中国员工,不同肤色的人在一起品尝着时代巨变带来的阵痛。

疫情期间,我们在做好防护和符合防疫政策的前提下,继续在波比的工厂拍摄。也因为前面两年的相处,所以这期间员工和老板之间的矛盾、员工之间的矛盾、波比和老婆的矛盾、以及这家小工厂所遭遇的特殊时期,都被我们用镜头捕捉了下来。

《波比的工厂》剧照

《WSJ.》:《波比的工厂》其中一个摄影师是张秘密,他曾经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保安,热爱并创作纪录片,他执导的纪录片《潘家湾》也曾入围年第四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你们是怎么合作起来的?

张勇:是的。我和张秘密是在电影学院读博期间认识的,那时候他的工作是保安,也在准备考导演系纪录片方向的研究生,我们一起打篮球、一起聊天,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疫情前张秘密在拍摄一所学校,疫情后全国的学校都改为线上教学,所以他恰好有时间,我就请他来帮忙。我看重他拍《潘家湾》的优点,认为他可以跟波比工厂里的工人打成一片。

我自己到工厂拍摄的时候,工人们老觉得我是老板波比的朋友,而张秘密以及我的学生更容易走进工人的生活,我们有所分工,所以成片有不少年轻工人的生活细节。

《WSJ.》: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博时候,你就决定做有关非洲影像研究和纪录片创作了吗?

张勇:年,我开始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博。自己做研究的时候一直对文化地理学感兴趣,在当时的文化地理、媒介地理或电影版图中,非洲还是一个尚未被电影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