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姐姐/文
有一天我好朋友给我打电话,一上来就急吼吼问我:
“你从小语文就学得好,我问问你,你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天是哪一天?”
问的人没头没尾,被问的我也莫名其妙:这一下子哪能想得起来啊!
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是她家孩子当天的作文题目,孩子死活想不出来,急的直哭。
好友直叹气:“我们家就是典型的‘平日里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今天的作文怎么写啊?”每个小学家长都会受到孩子的“灵魂拷问”。
据说,在“最能逼疯家长的陪娃作业”中,排名前三的是:语文的作文、数学的计算和英语的背诵,看看下面的作文,大概就能明白家长的崩溃了:
娃的这篇作文直接把我看饿了↓
下面这篇,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为了凑字数写的日记:“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他们在干什么呢?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还有如此言简意赅的↓:
更有娃写出了值得《走近科学》一探究竟的作品↓:
还有这这种“我妈三天没打我了“系列↓:
……
想让孩子写篇好作文,真的就那么难吗?
再来看两段文字:
第一段: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第二段:
“我站在大树上看自然,我站在屋顶上看动物,我站在低低的云上看人,我站在半空中看爱。我看到的这一切是多么美好,我多想融入到这里去,可是,我已经是另一个世界的天使。“
两段文字都很美,第一段来自于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而第二段文字的作者,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
让人有点意外,更多的却是惊喜:哪怕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也会有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甚至他们的这种能力会比成年人更敏锐、更细腻。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做《作文课》。
书如其名,就是一位有着丰富一线教育经历的语文老师,讲述了她从自己三十多年教学经验中总结出的一本作文指导书。
这本书的作者尚爱兰老师,也同时是青年作家蒋方舟的妈妈。
细细翻阅这本针对7—12岁孩子的书,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我,竟然也是看得颇有兴味,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方法和观点,颠覆了我们脑海中的那些“好作文应该是怎样的”固有想法。
最见效的看图说话,是看动画
为了让低龄的孩子们爱上写作,也有东西可写,尚老师有一个绝招:让他们看经典的动画短片。看完之后,和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讨论,然后让孩子们用笔把这个故事描述下来。
而这些动画短片,并不仅仅是低幼内容,也有比较深奥的、同样适合成人观看的。
比如有一部来自德国的奥斯卡获奖短片《平衡》,画面构成很现代,场景甚至只有一块平板,几个人物装扮一样,没有对话,连音乐都没有多少。
本来尚老师担心孩子们会看不懂,结果孩子们饶有兴趣,还自发讨论,兴趣很高。
接下来,尚老师让孩子们把动画短片写下来,结果,孩子们热情很高,写得很快,字数充足,甚至连不会分段的问题,也自行解决了。
很神奇是不是?
其实这是因为,动画短片都是根据分镜头脚本制作出来的,而孩子们做的就是用文字把画面再次还原了。
因为脑海中一直有每个场景的画面,因此一但场景转换了,分段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当然,在动画短片的选择上,尚老师也有自己的标准:时长在十五分钟以内,无对话或者少对话,内容好,大人看了也受益。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把动画用文字“抄下来”吗?谈何创作性呢?
尚老师根据她的教学经验得出结论:让孩子们看动画写作文,绝不是抄动画。实际上,她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帧一帧把画面“抄下来”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会加入自己的理解、改编和想象,写出来的文字都非常动人。
下面是一篇我很喜欢的作文节选,改编自短片《生之爱》:
“在阳光下,有一块荒凉的土地,不知什么时候,泥土里竟多出了一粒饱满的种子。种子一天一天长大了,变成一个浑身绿色的小人,小人望了望四周,没有一个同伴,小人内心孤独极了,走向了落日的余晖中。
……
“自己不会就是一朵花吧?”小人想。它兴奋极了,来到阳光下一片肥沃的土地上,这里常常传来花儿飘逸的歌声。小人决定就在这里开花。
一天一天终于过去了,它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蔷薇花。
小人,不,现在应该叫蔷薇了。它觉得找到真实的自我真美丽。“
——《种子寻我记》(作者为襄阳市新华路小学四年级学生代巧)
不要把妈妈写成家政务工人员
《我的妈妈》是一个小学生作文的“祖传题目”,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们,写起妈妈来,也都逃不过洗衣服、做饭、送雨伞、辅导作业、医院这些桥段,妈妈,仿佛成了一个“家政人员”,她的使命,仿佛就是为了孩子和丈夫存在的。
这种情况,如果从“丧偶式育儿”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来讲,话题就大了,不在我们此次的讨论范围之内。毕竟,孩子们受到的,是父母、老师,以及千千万万的成人构成的这个社会环境的影响。
尚老师是怎么做的呢?她不同意把妈妈写成保姆,因为:“虽然妈妈与孩子的接触大都在家庭当中,以生活为主,但妈妈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嘛。”
于是她会仔细地询问孩子:
你妈妈是做什么的?
你妈妈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
你最佩服你妈妈什么?
你妈妈做过什么值得你钦佩的事吗?
一点一点地引导之下,孩子们往往会找出更细节、更生动,也更能体现妈妈特点的故事,例如,一个叫依依的小女孩儿,就想起了妈妈带她赏梅的经历:
“我总是盼望着冬天的到来,虽然冬天很冷,但是可以看见梅花。我家附近有一颗梅花树,一到冬天就会开出可爱的、娇小的梅花。我很庆幸,冬天可以和妈妈一起赏梅花。”
一个爱美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女儿去感受美,这样的美丽时刻,值得记录下来,深深刻在女儿的心中。以后每当她看到梅花,就会想起自己美丽的、热爱生活、同时也爱自己女儿的妈妈,而不是“一双粗糙的大手”或者“永远忙碌的背影”。
“我认为,用“付出”和“报恩”维系的亲情关系,绝不是妈妈们无私付出的本意。”尚老师如是说。
另外,尚老师还在书中贡献了很多关于孩子写作的“金句”与“金点子”:
不要一味地寻找“好写的内容”
找到写什么,就是最最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往往,找到“写什么”的同时,“怎么写”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会写的字,不要用拼音代替,而是直接空着,写完之后再指导他们补写,以免破坏文字的美;
把作文中的“我们”改成“我”,更多地写写个人经验,表达个人情绪和看法;大多数学生都不需要“背作文”,但是有一个“万能开头”可以学习;
写好一瞬间,会写慢镜头。
……
等等,干货满满,我就不一一剧透了。
其实这本书最触动我的,倒不仅仅是一些实用的方法,而是作者从始至终贯穿的教育理念,那就是:
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去观察,去感受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去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套用作文模板,滥用华丽的辞藻,以期获得一个好的分数。
“记录是琐碎的,也是珍贵的。一个写作者,不管水平有多高,都不应该放弃记录。现在的作文有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放弃记录生活,放弃平易的语言,转而去寻找美词妙句,发一些莫名其妙的议论。“
我真的,太怕小小孩子失去童真,满口大人话,更怕每篇优秀作文都长得一个模样。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有能力用自己的眼、自己心去做出独一无二的表达。
你家娃在写作文的时候都遇到过哪些困难?欢迎留言分享。
「壹荐·新书」
《作文课》
尚爱兰著
南方出版传媒
花城出版社
-作者-
Summer姐姐
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
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
猫奴、吃货、爱购物
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
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壹父母助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