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水赋主要是以海洋、江河、湖泊、池潭、泉水、井、冰等为主要描写对象,本篇围绕海赋与江河赋做介绍。首先,海赋。海洋孕育着生命,透露着文明之光。古人眼中的海洋是个怀珍藏宝、涵容万族,她广阔深邃、深不可测,是一个神奇却又不敢靠近的世界。远古时期,产生了早期的关于海的神话传说—炎帝之女精卫填海的神话,《山海经北山经》载述:“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反映了远古人类要战胜海洋的愿望。
较早反映海文化,可从先秦文学中找到,如《庄子秋水》记述着海神和河伯的对话故事,其云:“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和“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他看到百川入海的形状,认为海是世界上存水最多的地方。庄子以理性的哲思思考大海的广阔之状,并叹服海纳百川的宏大胸怀。在《山海经》其他卷也可找到古老的海洋神话。远古海洋文明的曙光大放异彩,早期描写海洋的片段为我们展现了海洋的雄伟壮观,在一定层面上昭显了先民们勇敢挑战海洋的精神。
虽然文中对海只是粗略的提及,大海只是一种陪衬,并未成为独立的描写主体。但海之貌有了一个浅析的轮廓,为海洋作为独立的描写主体在赋文学中正式确立积淀了丰厚的底蕴。到了汉代,赋体兴盛,在两汉获得了显赫的文化地位。大海入赋,丰富了赋体内容。汉朝的统一,疆域空前广阔,陆域与海洋融合丰富了日常物质生活。人们逐渐向神秘广阔的海洋进发。
班彪的《览海赋》诞生于东汉初年,是文学史最早的一篇海赋,其以独立的审美对象身份进入赋文学。它比第一首山水诗曹操的《观沧海》要早一百七十年,这在水文学的创作史上确是一个开创,从文首的“余有事于淮浦,览沧海之茫茫”句,可看到茫茫的大海样貌,望不到边际。接着作者从孔夫子“道不行,乘梓浮于海”的箴言有所感悟,就畅想孔夫子当年没有实现过的海上之游。随后作者利用展开想象的手法写大海的雄伟博大,“驰鸿濑以缥鹜,翼飞风而迴翔……汤汤”。
近看,分流的百川滚滚而来,四处漫溢,纵横成彩;远眺,狂风卷起波浪,浩浩荡荡。通过想象,作者犹如驱赶巨浪在大海中疾驰,驾驳飘风在云上迴翔,他从高空俯瞰,大地上百川炉然分流,那是造物粲然的文章,长风巨浪,海天苍茫,风水相激。赋文以广阔的大海为背景,展现出一幅虚无飘激的意境,海上仙山、方山与、瀛洲与壶梁等神仙物象皆是用来衬托海“浩瀚无边”,因此,班彪挥笔即兴,留下了名垂千史的咏海之赋。
《览海赋》在描写“海”之苍茫之状中,结合了许多神话传说,显得神话色彩浓重。古人见沧海茫茫,不见穷极,自然会幻想海上世界的神异,产生出临仙、登仙之情感波动,这是认知海的一个过程。汉初的儒家思想作为主导思想,给文人以的极大束缚压抑。汉末,儒家思想色彩渐渐退去。《览海赋》这篇幅不仅描绘了苍茫的大海,而且作者在赋中寄予自由的追求,崇尚大海自由独立的精神。此篇赋在状水上运用想象的写作手法,存在着夸张失实、虚无飘激的特点,存在着汉大赋“体物写志”的特点,为后世的海赋提供了借鉴,他们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又相继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
在班彪之后,魏晋时代出现的海赋甚多。三国时期王粲的《游海赋》和曹王的《沧海赋》在咏颂海的时候也包含了神仙的成分,主要记述海广阔,以铺写海中奇珍怪异来体现海的宏大。西晋潘岳《沧海赋》也有关“蓬莱”、“玄璃”和“赤龙”等神话、神物出现。西晋木华的《海赋》开篇即用“启龙门之窄嶺”的神话描写海之形成过程。在其笔下,海的神力犹现,“启龙门之溢,斩陵密之高”,道出海的跨势巨大,“万穴俱流……莫不来注”说明海包容百川。
相比于班彪的《览海赋》,后世的海赋关于神话的描写越来也少了。这些赋中所包涵的神话均为刻画海之广阔而铺设的,赋篇的大部分内容还是写实的。到了齐代张融,海赋中的神话色彩就更淡了,张融对航海有切身经历,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浓重的笔墨去表现所见的海洋在各种气候变化下的复杂面貌。海赋创作呈现的趋势,说明汉魏时期的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是越来越深了。
班彪《览海赋》在展现大海的祌奇的时候,主要是运用了虚构想象的写作手法。然而曹玉的《沧海赋》则以真实的写作手法描写大海的神奇,还通过具体的景物反衬。赋文中的记述大部分都是真实的,铺排夸张,宏富繁丽。这种多方面、多角度的写实手法影响了后来人创作。此赋所描写的大海深广莫测、吐纳万物的宏大气概,体现了建安文人精神心胸阔达、气质刚健的一面。
偏重写景体物,尚存在汉大赋的铺张扬厉之风,但可以增强文章气势,体现出建安文人赋的新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它影响了晋代木华《海赋》、潘岳《沧海赋》和孙掉《望海赋》等作品的创作。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曹魏时期流传至今的水赋作品为数不多,据统计,其规模和成熟度虽然比汉代水赋多,但是远不及晋代的水赋。究其原因,此时文人们胸中激荡着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一边对水的进行审美关照,一边扦写情绪。
南朝海赋中可称为瑰奇伟丽之作的,还推南齐张融的《海赋》。它独具一格,文辞优美,气势宏大。文章在前面部分刻画波澜壮阔的大海“穷区没猪……控会河济,朝总江汉”又描写了其浩大的气势“瑞转则日月似惊,浪动则星河如覆”,体现了惊天动人的场面,海浪没有停滞之趋势,反而是越长越涌,直漫天际,几乎可把日月吞暖。后面作者把海边美景纳入海中,“柔风丽景,晴云积晖”。此时,作者又把海上的海中神山添加赋中,给海蒙上了一层神奇之感。赋末作者行发了心中的情思,行发玄理“载舟亦覆舟”,道出了水另一面的哲理。
从上述诸多海赋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海洋的雄浑开阔。风平浪静之时,海面浩瀚无边、微波戴戴;风起云涌之时,海洋是洪波涌起、狂放不已。海在赋家笔下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神妙奇特。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成灾,人们靠征服自然,战胜洪水,才慢慢的积累关于海洋的认识。文人们在描绘海的赋作中会时不时的提及原始的神话传说、仙人相关的事物,再者对海中不知名的事物给予想象,赋予神奇的名称。这些丰富的神话、神怪鬼物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给予人们浓厚的神秘感,所以大海在人们心中是神妙奇特的。
其二、浩激广阔。这一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海上的壮观景象“海阔、风急、石险、浪高、飞鸟等”以及海底的物产丰富‘‘各种各样的鸟兽,鱼虫川流不息,珍奇异彩的珍宝、珊瑚琥泊、鳞甲异质等”。为了衬托海的浩潴广阔,赋家们并非只以单一的物象作为全文的落脚点,在描写海洋的时候,峰、沙、山等海上物象是必不可少的,而雨、雷、电等造物者的物象也不可缺。赋家赋予它们神奇的魅力,让它们结合出现,让人们从视觉、听觉乃至感观上对大海形成可感的印象。一次次犹如身临其境,感受海洋的博大胸襟、包容万象的魅力。
汉魏六朝海赋歌颂了海洋的雄伟、壮丽、富庶和神秘!海入赋文学,拓宽了创作领域,丰富了赋体文学的内容,是汉魏六朝人“将欣赏自然,转化为一种自觉、普遍的精神生活方式,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趣味”的结果。这是汉魏六朝士人在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后,随着自身生存状态从而自我主体意识不断强化的表现,深刻的体现着文学自觉的变化。
其次,江河赋。江河哺育人类,人类在江河的怀抱中源源不断的繁衍生息,创造伟大历史。那日夜奔腾不息的江河,永远充满着向上的生机活力,焕发着美丽年轻。古人热爱之,敬畏之。长期以来,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离不幵江河,密不可分。江河之波满壮阔,江河之优美,被文人以赋的形式写进文学史,独具意蕴。
《涉江》一章虽以“江”为题名,但其主要是行发作者的见闻,故不属于江河类赋作。古人对江河的认识是略有耳闻的,根据常识积累,他们较早给予江河的称谓“四渎”,四渎即长江、黄河、淮河、济。也许受历史影响,古人们在咏颂江河之时,多是咏颂较为著名的大江大河,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从现在存目来看,汉魏六朝时期的江河赋流传至今,共有十五篇作品存目。
较早以赋描写黄河的,是应场的《灵河赋》,它是一篇专写黄河的力作,当作于建安十三年。阮瑪《纪征赋》云:“遂临河而救济,瞻禹迹之茫茫”,则当时随征文士曾论及临河古迹及有关传说,应场之以河为题而成赋,非是无因。原文散佚,所存部分见于《艺文类聚》卷八等。“灵河”指黄河。黄河同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有密切关系,典籍所载古代神话中不少地方也与黄河有关。这篇写黄河的赋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一开头便追溯到它的发源之山,同时和在神话传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昆企山联系到一起。称黄河为“灵川”,赞美的一种方式。
赋中言黄河在昆仓增城北面沿山而流,又汇集诸涌泉潜流,在积石山险要峡谷中冲出,像它由分开了两座高山一样,在山间穿行,波浪涌涨于山麓之上。赋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十分凝练,甚见锤炼之功。后一部分写到西汉时黄河决口(汉武帝元光三年前,武帝令大臣皆亲临救险之事。其一写了黄河力量之大,黄河的安定与广大人民有着紧密联系,其二则写了汉君臣关心民生,治河中的伟绩历来为千古美谈,作者于其中表达自己爱国爱民的远大理想。
晋代作家郭璞的《江赋》,被称为“辞赋为中兴之冠”。此赋首先描绘了长江浩大气势,雄伟风光,为世人展示了一副长江蜿蜒的巨景。她从民山出发,拢万川,冲巫峡,路江津,集众水的江流;注五湖,灌三江的江势,扣人心弦。又用特写的镜头描绘了长江沿岸迷人的风光景象,结合富有地方特色的神话故事,有使得长江披上了神奇的色彩。最后作者行发美好的理想,寄托情思于长江,赋予她高尚的人格。
江河奔腾之势昭示赋家内心方奋的胸襟,体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因此,江河给予了赋家莫大的审美愉悦。与此同时,历史悠久、气势宏伟的江河作为象征华夏正统文化的自然景观,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被文人投以审美目光。赋家在描写這染夸耀它们的时候,一般都将理想给予其中,也微微昭示胸怀的抱负,或是行发一种微妙婉曲的情感。自古以来,江河生命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它们与天地同在,万古长流。赋家在此挥笔,赋予江河更多的文明。我们通过江河赋,可以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伟大美丽的祖国的热爱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