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
在各家的无反大三元中,腾龙一直主打小体积,高便携性的路线。继A、A后,腾龙又推出了这款70-mmF/2.8DiIIIVXD(A)。
虽然牺牲了一些长焦焦段,但是依旧将滤镜口径控制在了67mm,重量g,对于一支恒定f/2.8光圈的长焦镜头来说,可以说非常轻便了。
A的整体外观延续了腾龙一惯的设计语言,简洁且没有过多修饰。而为了让它体积变得更小巧,这支镜头采用了外变焦的设计。收纳长度mm,变焦到最远端约为mm。
镜头前半部是宽大的变焦环,后部对焦环较窄。
这支镜头没有防抖机构,也没有设计对焦限位,这应该是为了小巧轻便所做的妥协。镜身上有一处变焦锁定键。
镜身铭牌显示这支镜头同A、A一样在越南制造。
如果mm端要达到f/2.8的话,那么通光口径至少要72mm。如前文所说,A的滤镜口径依旧保持为67mm,也正是这个物理限制让其长焦端无法达到mm。
前组镜片镀膜呈淡黄色,有抗水抗油污的氟化物涂层。
这支镜头后组的位置距离卡口较远,有那么一点会影响焦外边角的成像,这个我们后文会提到。
附件部分这支镜头配备了一个遮光罩,对于一支长焦镜头来说也比较小巧。
如果做体积对比的话和索尼的G与GM在一起,A绝对是小巧的类型,变焦到最远端和G的大小相当。
携带重量方面,这支镜头搭配α7RIV重量为g,作为对比一支索尼GM的重量为g。
A的镜头结构为14组19片,包括XLD超级低色散镜片、LD低色散镜片、GM玻璃铸造非球面镜片、复合非球面镜片等多种特殊镜片。
△镜头结构△官方MTF曲线图01分辨率测试
测试说明:
之前传统的镜头测试都是通过尽量关闭机身校正,甚至较为极端的脱离机身(例如Lensrentals的MTF扫描仪、最早我们采用的统一转接)来获得“镜头本身的画质表现”。
然而随着相机系统不断的电子化,机身镜头结合提升画质的方法越来越成为主流,再纠结于镜头的“原生画质”,很多时候不得不说有些不合时宜。
所以从本次开始我们采用下面的测试方法:
1、都采用原生卡口机身,拍摄RAW文件
2、分辨率测试的时候开启ACR所带配置文件或者RAW文件内置校正(针对畸变),打开色散校正(针对倍率色差)。如果两个配置文件都不存在,则根据标板上的参考线手动校正畸变,根据目视结果手动校正倍率色差。
3、在考虑了畸变校正和倍率色差修正对于分辨率的影响之后输出最终的分辨率测试结果。原始的倍率色散(关掉能关的校正之后)和畸变数值一并给出,仅供参考(防止色散实在太大在大光比环境下翻车的情况)。
4、轴向(焦外)色散测试保留。
从本期开始数据点评部分稍作改动,突出我们针对用途的半定量化测试(定量数据是手段,定性点评是目的)的特色,根据镜头的相关用途分成“整体素质”(看这支镜头整体的分辨率水平位于同规格或者类似规格镜头列的什么位置)、“分辨率-焦距分布契合度”(这支镜头的高分辨率焦段是否适合它最主要的拍摄题材)、“分辨率-光圈分布契合度”(这支镜头的最佳光圈是否适合它最主要的拍摄题材)三部分点评。每段点评会给一个定性的段位(从低到高分别是“差”、“低”、“中”、“高”、“极致”五档次),以供不是很会看数据的人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02分辨率数据信息点评:
针对镜头用途:轻便型长焦大光圈镜头
整体素质:中,虽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短板但是不管哪方面的成绩都不算出彩,虽然看数字还可以但毕竟这是α7RIV上跑出来的成绩,考虑到这方面因素横向比较的话算是中游水平。
分辨率-焦距分布契合度:高,这支镜头的分辨率分布特征两头强中间稍弱一些,但是具体到数值来说相差不大,也没有哪个焦段的分辨率特别拖后腿影响可用性,长焦端虽然焦距有所缩水,但依然保持了不错的素质保证了可用性,以及通过裁切来弥补焦距缩水的可能性。
分辨率-光圈分布契合度:高,最佳光圈f/4左右,但是全开光圈分辨率跟最佳值也差不了多少,日常全开光圈使用完全可以获得不错的画质。
03色散
腾龙最近的几支镜头似乎色散控制都比较一般,尤其是焦内色散,在目前长焦镜头的倍率色差控制都比较出色的背景下算是个比较明显的缺点。
04暗角
可能是受限于口径和结构,长焦端的暗角还是挺明显的。
05畸变
广角端还不错,长焦端存在非常明显的枕形畸变。
06焦外
mm端焦外弥散圆:
同样因为口径限制,口径蚀还是比较明显的。并且因为后组距离卡口有些远,最边缘的光斑有些切角。不过在镜片的研磨程度方面表现还不错。
07近摄
近摄方面这支镜头在70端可以通过手动对焦的方式实现0.27m的极限近摄,不过这个工作距离在光圈全开状态下除了中心之外,其他部分都有明显的球差和色散。
收缩光圈到f/8后,整体会有非常大的改善:
△f/808视角
因为这支镜头长焦端不到mm,相信很多用户也会在意mm到mm到底差多少。这里我们用A和索尼的G,GM在同场景下拍了对比。因为索尼的两支镜头视角几乎没有区别,所以我们放上两个品牌的长焦端对比,供参考:
上图可以看到腾龙在mm的畸变还是比较明显的。至于广角端视角么,两者几乎没有区别:
09实拍体验
虽然不如白炮看起来那么“虎”,但腾龙70-mmF/2.8DiIIIVXD确实是一款非常实用的镜头,小巧的体积,恒定f/2.8光圈,特别适合外出旅行拍摄。所以这一段我重点来分享一下这支镜头的拍摄体验。
之前测试唯卓仕镜头的时候凑巧看到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暂时封闭了,这是一个特别适合长焦镜头拍摄的场景,所以这次赶上合适的时间专门来体验以下。
1/;F7.1;ISOmm1/;F5.6;ISOmmA这支镜头是没有镜头防抖的,半按快门时可以明显感受到机身防抖在工作,但是对于高像素机型来说,长焦端还是有一定机率会糊片,如果是拍摄一些动态物体,这时候就只能提高ISO了。
1/;F4;ISO70mm实际试用过后感觉这支镜头的抗眩光能力不错,极端条件下没有看到明显的鬼影。
1/;F5.6;ISO100mm对焦方面这支镜头使用了双VXD线性马达,配合索尼的三代机身就有非常不错的对焦体验。这一点不管是拍人还是拍摄鸟类跟焦的情况下成功率和精准度都让人很满意。另外可以注意下图长焦端的暗角表现。
1/;F2.8;ISOmm虚化效果不是这支镜头的最主要需求,但也算是硬性需求之一。抛开上文提到远摄情况边缘部分的光斑有轻微缺角,其他方面表现还不错。虚化水平是一支大三元镜头的水准,背景比较柔,没有明显二线性。
1/50;F2.8;ISO110mm1/;F2.8;ISOmm前景虚化的部分过度也比较自然。
1/;F2.8;ISOmm1/;F4;ISO100mmA总体来说和佳能RF70给人的感觉类似,这是一款不会让你有太大负担的镜头,你不用像往常一样因为重量纠结要不要带上它,这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好的设计。
10总结
腾龙70-mmF/2.8DiIIIVXD长得就是一副“性价比非常高”的样子,规格接近于顶级长焦大三元,但明显更适合用甜品级的标准要求它,也正因如此诸如色散畸变之类的指标好像就没那么让人在意…
对于专业用户来说,想用它干活么好像是差口气(特别是外形和体积上)。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以往这个价格区间我们基本上只能选择f/4恒定的长焦镜头,但现在牺牲一些焦段,我们就可以带着A出门远行了。
不过这支镜头虽然素质表现不错,经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