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镜头 >> 镜头优势 >> 正文 >> 正文

舍我其谁SonyA7RIV全幅高画素王

来源:镜头 时间:2024/12/4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b_zx/r4alm4i/

SonyA7RIV于上个月中正式发表!全新的A7RIV拥有业界全片幅机种中最高的6,万画素,透过像素偏移合并后可输出MP,搭载5轴5.5级的机身防手震,而且AF/AE的高速连拍能力同样维持在10fps。加入Real-timeTracking/RealTimeEyeAF对焦技术,相位式对焦点提升至点(对比式点),不论是面对「人眼/动物」的拍摄题材都能紧咬不放。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录影模式下也同样支援「人眼对焦」,录影最高画质维持在4K30fps/pfps,在Super35mm模式下的资料量是4K影片所需的2.4倍。至于在机身质感、握感与操作体验上,A7RIV也下了不少功夫,小编在本篇的动手玩也会介绍到,而本篇因为测试时间有限仅能提供少量的测试与实拍样本,后续第二篇会带来更详尽的完整评测,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本篇提出。

▌SonyA7RIV主要规格:

全片幅ExmorRCMOS感光元件/有效画素6,万镁合金机身,支援防尘防滴/5轴5.5级机身防手震ISO~(标准感光度)/15级动态范围快门寿命50万次像素偏移拍摄(16张)可合成MP静态影像支援10fps全画素连拍(AF/AE),最高连拍68张相位对焦点+对比式对焦点/74%画面覆盖率暗部对焦能力-3EV3吋万点电容触控萤幕,萤幕可上下倾斜UXGAOLEDTru-Finder解析度来到0.5吋万点/0.78xRealTimeTracking/RealTimeEyeAF功能搭载/支援动物眼控AF6K超取样4K影片(30fps/24fps)/FHDfps录影途中支援触控追踪对焦/录影途中支援RealTimeEyeAF内建Wi-Fi/NFC/蓝牙可透过点对点或网路分享器,搭配ImageEdge进行无线边拍边传支援双SDXCUHS-II储存媒体支援Type-C机身充电/续航力张(LCD)/张(EVF)体积.9(宽)x96.4(高)x77.5(深)mm重量公克(含电池/记忆卡)建议售价NT$99,元▌A7RIV(左)vs.A7RIII(右)外观比较

A7RIV问世也代表A7系列正式迈入「肆」世代,而在年发表的A7RIII与最新的A7RIV除了在画素上的差异之外,外观与操作上究竟还有哪些差异呢?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正面可以留意握把的造型、前转盘高度与快门钮的角度,加厚且加高的握把让我在单手握持时的稳定度比过去提升50%以上,握感已经相当接近中高阶的DSLR,前转盘的位置不仅提高且向上倾斜,不必改变握姿就能操作转盘,另外快门钮也同步增高且向下倾斜,更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这使得A7RIV操作起来比A7RIII更直觉省力。

A7RIV因为快门重新设计减震机构,不仅声音变小快门帘升降的震动也跟着变小,双机在测试时均启用电子前帘快门,意思就是说实体作动的仅有后帘快门。

机顶最大的改变就是后转盘从过去的内藏式改为外露式,小编印象很深刻的是当年A7RII推出时官方特别强调为了让转盘更耐用避免碰撞,所以重新设计成隐藏式,二、三代皆遵循同样的设计,不过A7RIV却回归外露式结构,操作起来的确是省力许多...毕竟与指腹的接触面积较大,询问总部高层得到的说法是:「集结众多使用者Feedback之后所做出的调整」,先不论耐用与否但操作上确实有帮助!

另一个因为使用者Feedback所带来的改变就是机顶右下的「曝光补偿转盘」,这次加入了Lock/Unlock按钮,这让使用者可依需求锁定曝光补偿转盘,如果你是A7/A9系列的用户一定曾遇过曝光补偿被误触的情况,尤其是背在身上或双机作业的时候,也因为这样原厂在打造A7RIV时才会加入这样的设计。

机背最大的改变莫过于万UXGAOLED电子观景窗的加入,但除此之外摸到实机我发现最大的不同就是机身「按键」都有明显的外凸设计,回馈感变得相当软Q,按压的时候也更明确不易误触。机背另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对焦摇杆」,全新的对焦摇杆不仅加大摇杆面积,而且还加入止滑处理,摇杆的长度也略有不同,A7RIV的「对焦摇杆」较短因此在选择对焦点时也更省力。最后留意A7RIV右肩刚刚提到的「指令转盘」及「曝光补偿转盘」,A7RIV将这两具转盘设计在同一平面上,小编我个人更喜欢这样直观的设计。

从双机的右侧更可以看出双机在「握把」厚度上及造型的差异,它们的NFC感应区域均设在机身的右侧,A7RIII的记忆卡槽设有实体键,A7RIV则是向后拉之后会自动向外弹开。

A7RIV的开盖与关盖方式虽然比较费事,但相对来说也比较符合专业机型的设计,而且发生误触的机率也比较小,另外A7RIV的记忆卡槽「SLOT1(上)」与「SLOT2(下)」的位置与A7RIII上下相反,A7RIV目前的配置比较符合常规。

因为机身尺码加大的缘故,过去A7「参」世代所推出的「电池把手」与「握把延长器」均无法与A7RIV共用,想从A7RIII升级的用户可能得多留一笔预算给VG-C4EM。

▌SonyA7RIV外观及特色介绍

A7RIV延续坚固耐用的镁合金机身,同时加强防尘防滴的耐候能力,快门寿命与前代同为50万次。A7RIV是世界第一台画素来到6,万的全片幅机种,也是第一片画素高达61MP的ExmorRCMOS,在LSI大型积体电路与新一代BIONSX影像处理引擎的加持下,让A7RIV在画素密度提高的情况下,依旧能维持理想的影像纯净度,至于动态范围有15档的水准跟前代相同。

拜6,万画素所赐,A7RIV就算在APS-C模式下,还能保有26.2MP的影像大小,这对喜爱打鸟的朋友来说是一大诱因,毕竟多了1.5x的等效焦距,这让mm瞬间变成mm可说是相当实用。

增高、变厚、加深的握把对于男性朋友尤其是欧美用户来说更有吸引力,对于手不大的人来说尾指可能还不会悬空,如果以正常拍摄握姿来说,我手持A7RIV时会有1/3尾指外露,A7RIII几乎是整只尾指外露,另外A7RIV在握持时指尖不会顶到机身正面的面板,但A7RIII则会。

这次A7RIV的「快门键」不仅增高且角度重新设计过,经过我反覆按压A7RIV与A7RIII的快门键上百次后才察觉到,A7RIV的快门键是带有内凹的感觉,A7RIII的手感则是偏向外凸,因此前后代的快门手感不太一样,也没有谁好谁坏的问题,因为这比较属于主观的认知,不过A7RIV的快门延迟感觉更短一些,而且快门机构经过全新的减震处理,使得A7RIV的快门微震的处理又比前代更优秀!

A7RIV这代的电源开关特别设有「沟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Sony对这些小细节的重视,乍看之下前后代的外观似乎没什么大改变,但好还要更好,这也是官方网页不会提到的部分。机顶转盘上有三组客制化设定可储存,而A7RIV特别加入的新功能就是让使用者可以透过SD卡存取常用设定,最多可储存十组方便你复制到另外一台A7RIV身上,但因为A7RIV属于新世代的产品,因此目前仅接受单一机型「储存/载入」使用者设定。

更对称的转盘组合

更就手的指令转盘

可锁定的曝光补偿转盘

小编我十分欣赏A7RIV机顶的新面貌,异动的项目虽然不多,但都是相当有感的进步,曝光补偿转盘增设Lock功能之后,总算不会再有误触的情况发生,而且也可以视需求Lock/Unlock。

机背一览

上掀度

下翻41度

A7RIV机背搭载3吋万点的触控式液晶萤幕,虽然是电容触控但触控的反应同样不及智慧型手机那样灵敏,而且仅支援少部分操作,例如改变对焦点、滑动浏览照片,可惜的就是同样无法透过触控来操作选单,萤幕可倾斜的角度也跟过去一样,低角度取景时亦不会被观景窗的接目器干扰构图。

A7RIV电子观景窗的解析度来到0.5吋万点/放大倍率0.78x,更新率最高达fps,官方称之为UXGAOLEDTru-Finder,影像细腻度是A7RIII的1.6倍,但从电子观景窗看出去时,我却无从分辨双机的差异...不知道怎么说就是没有LeicaSL与PanasonicS1R当初带给我的惊艳感受。

更新后的小摇杆不仅操作面积增大,同时还加入了止滑颗粒,在选择对焦点时的操控体验比前代更好,更省力且更精准。

NFC感应区域

A7RIV针对记忆卡槽的部分也做了更新,维持双插卡的设计且双槽皆支援SDXCUHS-II(过去仅支援单槽),而且「卡槽1」的位置移到上方;另外一个改变就是卡槽开启的方式改成外推自动弹开,不再是用单一开关来开盖,借此减少误触的情况发生。

过去机身左侧的传输埠外盖的设计常常会跟线材打架,而且使用频率高的话耐用度也不佳,A7RIV总算针对这部分做出调整,外盖设有转轴开盖后看起来是不是干净俐落许多,重点是外盖也不容易挡到线材,我想正才是专业机该有的样子,专注小细节才是职人本色啊!传输埠的内容与前代一样,包括闪灯同步孔、3.5mm音源孔、3.5mm外接麦克风、MicroHDMI、Type-C传输埠(充电槽)、Multi/MicroUSB传输埠。

再来提供一张A7RIV+SELGM的合体范例,本篇的实拍样本也都是以GMaster镜头为主。

A7RIV这代最耗电的部分我想就是万点的UXGAOLEDTru-Finder,不过用电子观景窗取景时续航力居然与前代平手均为张,至于用机背萤幕取景的续航力从张提升到张。

▌VG-C4EM电池把手

▌ECM-B1M指向性麦克风

轻巧好携

Mi热靴介面

内建八颗麦克风

多种模式功能可切换

无须外接3.5mm及电源

这次跟着A7RIV推出的ECM-B1M指向性麦克风,外型轻巧却内含丰富功能,采用MI热靴介面可直接录制数位讯号且无须外接麦克风插孔,电力也直接透过Mi热靴供给;目前仅A7RIV支援数位讯号录制,其它机种仅支援类比讯号,更重要的是它可设定「指向」范围并提供「降噪」功能,原厂同时还会附上实用的防风罩。

▌搭配SonyToughSF-G连拍RAW+JPG的写入速度

测试当下我搭配的是Sony自家性能最好的记忆卡「ToughSF-G系列」,档案格式我设为RAW+JPG,最后一共拍了31张(RAW+JPG),档案大小共计4.28GB,从拍摄完到写入结束大概费时1分38秒,因为拍摄当下A7RIV并没有同步进行写入。

▌像素偏移多重拍摄功能(16张合并成MP)

▲ILCE-7RMmmISOf/8.01/s(16张合并MP)

A7RIV有效画素高达6,万,透过内建的机身防手震运行「像素偏移多重拍摄功能」,其实这功能在A7RIII首次出现,A7RIV这次则是新增16张的拍摄选项,共计96,万素再透过Sony的官方软体ImageEdge合并成24,万画素(19,x12,)的影像,除了能降低磨尔纹出现的机率之外,更能得到惊人的细节。

除此之外亦提供连拍4张的选项,最后同样必须透过ImageEdge进行合并,不过画素仅6,万,主要目的是抑制磨尔纹的产生并获得色彩阶调更丰富的影像,以下有小编初步的实测范例供各位参考。4张合并的结果让影像细节比原始的JPG直出更丰富,至于16张合并的80万画素更利于格放作业。拍摄时强烈建议要上脚架,其实稍有微风都会带来微震,如果真的要执行「像素偏移多重拍摄功能」在室内无风环境会比较理想,第二篇评测会带来室内的「像素偏移多重拍摄」实测。

原始(61MP)

合并4张(60MP)

合并16张(MP)

▌FF与APS-C片幅切差异

A7RIV的有效画素为6,万,切换成APS-C模式后等效焦距乘上1.5x,影像大小还是能维持在2,万,以下可以看到原始与APS-C的视角差异,值得一提的是细节并未因此被牺牲。

▌SonyA7RIV「RealTimeEyeAF」表现与A7RIII肤色比较

A7RIV支援RealTimeEyeAF的功能,透过人工智能(AI)进行物体识别,处理颜色、物体距离(深度)、图案(亮度)以及空间信息,如果画面中出现人脸或眼睛就会进行持续追踪,就如同影片中所示范的一样,这在韧体更新后的A9及A7RIII身上已实现,A7RIV当然也不遑多让。至于下列的肤色比较,双机拍摄当下设定皆完全相同,机身直出的结果似乎也大同小异,不容易分辨出前后代的差异,第二篇我会找其它题材来进行更多的比较。

A组:70mm、f/7.1、1/s、ISOB组:70mm、f/8、1/s、ISO

A7RIV(A)

A7RIII(A)

A7RIV(B)

A7RIII(B

▌SonyA7RIV初步试用心得

小编拿到机器到截稿为止其实不过四个工作天,能拍摄及体验的时间实在有限,所以第一篇动手玩的篇幅主要还是著重在机身外观及操作上,以及与A7RIII在使用上的差异。首先A7RIV新设计的握把对手持稳定度来说有大幅度的提升,单手对机身的掌握度也更高,相信这会是消费者第一次摸到A7RIV最有感的部分,再来是重新设计的快门帘减震机构,使得快门声更轻也更小,快门帘升降时所带来的震动也更小。

可上锁的曝光补偿转盘、外露式机顶转盘、对焦摇杆的新造型以及软Q的按键设计都是A7RIV有别于过去的地方,A7RIV透过这些微调让使用者拥有更好的操作体验,可不是单纯的提高画素而已,为了应付61MP的档案写入,双槽均支援SDXCUHS-II也是一大优势,有双机作业的职业摄影师更可以透过SD卡来储存或载入常用设定,快速让惯用设定移植到另一台A7RIV身上。

本篇测试的项目有限,不过文末同样带来数量可观的实拍样本,全部是机身直出的JPG,搭配的镜头皆是GMaster,更详尽的介绍会留到第二篇A7RIV完整评测。各位若有特别想了解的功能或测试,也欢迎在本篇提出,小编会尽可能的满足各位,文末同样有SonyTaiwan提供的回文抽奖唷!

这次光是挑这次的照片就花了2个多小时,因为档案太大跑一张图大概要2-5秒才能完全解析%放大检视,如果有计画入手A7RIV的话,工作站可能也要先准备好,因为光是一张RAW平均都在MB左右,全画素的JPG则是35~50MB不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