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版电影海报
空藏动漫资料馆藏
年11月5日,《天书奇谭》4K纪念版将在全国公映。这部作品和这个年份对于空藏动漫资料馆有着特殊的意义。年是《天书奇谭》制作完成三十周年,那年7月,我们正式发起了自己的口述历史项目,并开展了《天书奇谭》专题采访,首先采访的就是导演之一钱运达老师。八年间,很多朋友因为这个契机与我们相识甚至加入了我们的行列。而我们正是以《天书奇谭》为起点,开始一步步全面、深入地了解老一辈中国动画人和中国动画的美术电影时代。《天书奇谭》文学剧本、完成台本
(摄制组成员钤印、题词、签名)
空藏动漫资料馆藏
同时,今年还是《天书奇谭》的编剧、导演之一王树忱老师逝世三十周年。钱运达老师曾在采访中回忆了他与王树忱的合作,对王树忱的人品、艺术成就做了非常高的评价,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个令人感慨的特殊时间点,我们决定将第一次采访的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访谈完整版将会收入即将出版的《上海美影人口述史(第一卷)》。王树忱(左)、钱运达(中)、马克宣在
《天书奇谭》摄制期间留影
钱运达提供
钱运达口述《天书奇谭》导演往事:与王树忱的合作非常默契采访:王宏佳拍摄:傅广超采访时间:年7月11日采访地点:上海·钱运达寓所访谈抄本整理、编校:傅广超年7月11日,钱运达在空藏动漫资料馆收藏的《天书奇谭》完成台本封面签名、题词王宏佳拍摄
王宏佳:钱老师,请您专门谈谈《天书奇谭》吧,结合您保留的资料和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回忆一下这部戏的创作过程,尤其是以往采访中不太谈到的细节。钱运达:这部戏最早搞剧本我没参加,是王树忱和包蕾写的。王树忱那时候身体不太好,所以他就要我来合作导演这部片子,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把剧本写完了。我对这个剧本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又要找柯明搞造型设计,我们又是老搭档,所以我就很愿意一道合作。我记得是年的八九月份,我们带着剧本到河北承德下生活,住在避暑山庄里面讨论分镜头,住了一个月。那时候是夏秋之交,季节最好的时候。从承德回来的时候顺路到曲阜、泰安,我们还上了泰山。年秋,《天书奇谭》主创人员
在承德避暑山庄留影
陆青提供
文学剧本完成以后就开始设计人物造型了。柯明作品的风格是很多变的,我觉得在他设计的美术片造型里面最成功、最好的就是《天书奇谭》的造型。这一次他确实调动了他所有的艺术修养,尤其是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研究成果。他对民间年画、门神画、版画、玩具是很痴迷的。柯明(左)、钱运达在《张飞审瓜》创作期间留影
钱运达提供
譬如说《天书奇谭》里面的小皇帝,就是根据一种民间玩具的结构设计的,很不一般,我很欣赏。这种民间玩具的身体就是用厚纸板做成的一个喇叭口,厚纸板上印着服装,里面有棍子支撑着泥做的头,这个头还可以摇。影片里的小皇帝智商、能力极差,可又身居高位,有生杀大权,反差很大,所以柯明把这个玩具的造型套用到小皇帝身上我觉得是很合适的。另外狐女吸收了戏曲旦角的造型,其他造型也是很成功的。《天书奇谭》人物造型比例图(晒印稿)
马克宣、黄炜定稿,王一迁提供
但是蛋生的造型我们没有完全用他的设计,最终的蛋生造型是我们修改过的。柯明设计了好几稿蛋生给我们参考,刚开始的蛋生还有翅膀,我们觉得都不太好动。我跟王树忱商量之后,根据我们对这个人物的理解提出一些要求,发动组里的人一起来设计,谁对蛋生这个角色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画一画,马克宣、黄炜他们俩也画了好多稿,由他们两个人定稿。蛋生、袁公、狐女造型备考草图,柯明手稿
钱运达提供
蛋生造型转面图(晒印稿),黄炜定稿
空藏动漫资料馆藏
最后整理出的蛋生比较可爱,有点虎头虎脑的,更强调“蛋”的感觉。其余造型基本上没有大动,袁公也就是把身体比例稍微拉长一点点。所以柯明等于是总设计,其他创作人员也做了很多幕后的工作。动画片本身就是一个集体工作,一个片子的成功靠的是摄制组全体成员共同的努力。《天书奇谭》主创合影,前排左起:方澎年(绘景)、钱运达(导演),后排左起:张纪平(绘景)、李荣中(绘景)、马克宣(美术设计)、秦一真(美术设计)、熊南清(制片主任)、黄炜(美术设计)、王树忱(导演)黄炜提供王宏佳:可以谈谈您和王树忱先生合作导演的情况吗?钱运达:我们俩关系很好,他是一个很全面的人。在我们美影厂的导演里面,王树忱的艺术修养、工作能力、学识都很突出。他又能写剧本,又能做导演,又能自己画造型,字写得也很好,他还是有名的漫画家。而且王树忱非常地勤奋,脑子勤,手也勤。我跟他在一个工作室背对背坐了几十年,非常了解他。他的手从来都在不停地画,他的砚台里平常也就是一点残墨,他喜欢用笔蘸点墨、蘸点水就在各种废纸的背面画,废弃的分镜头背面都让他画满了。他这个人不是很外向的,有些人感觉他好像很严肃,不好接近。因为他走路经常不抬头,老是低着头好像在想心事,其实他是喜欢琢磨创作的事情。《天书奇谭》创作人员会议,左起:钱运达、秦一真、王树忱、陆美珍王一迁提供
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他对我很放心,我对他也很尊重,我们艺术上的见解比较默契。比如我们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搞分镜头,一起讨论了主要的创作意图和对戏的理解,我来写文字分镜头和导演阐述,他来起草画面分镜头。我的文字分镜头出来以后,他基本上不改。我把导演阐述写出来以后,他也觉得就这个意思。他的画面分镜头出来之后,我就直接在上面加文字,然后就定稿。王宏佳:分镜头的工作大概做了多久?钱运达:文字分镜头剧本初稿完成时间是年的12月,修改稿完成时间是年的5月。年10月我们才写完导演阐述,同时搞完画面分镜头,做了大概有半年。王树忱的画面分镜草稿出来了以后,由马克宣、黄炜、秦一真三个美术设计整理、誊清,然后我在上面写文字,之后就拿去印了。《天书奇谭》画面分镜头台本选页(晒印稿)
画面起草:王树忱文字:钱运达
画面誊清:马克宣、黄炜、秦一真
空藏动漫资料馆藏
《天书奇谭》导演阐述手稿封面钱运达提供《天书奇谭》导演阐述打印稿空藏动漫资料馆藏当时不像现在有复印机,印分镜头有很多道工序。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印分镜头要刻蜡板,在钢板上放蜡纸,再把画面和文字刻在蜡纸上,然后去油印。八十年代初我们已经在用晒图了,就是把定稿的分镜头画面画在半透明的硫酸纸上,画好以后交给复印社印出来,这就方便多了。画面分镜头出来以后再由美术设计做镜头画面设计稿,每个镜头的设计稿分两份,人物一份,景一份。虽然我们的分镜头已经画得很细了,但镜头设计稿比画面分镜头还要具体,人物移动位置、镜头规格大小都要画清楚,设计稿弄出来以后就发给原画。《天书奇谭》试验镜头人景合成画面
(《大众电影》年第7期)
《天书奇谭》镜头画面设计稿(局部)
钱吉美提供
后来我也画了一部分增补的画面分镜头,比如狐女和狐母得到天书后跳的“丫丫舞”,我根据先期音乐又画了比较详细的分镜头。最后设计片头的时候,每个镜头出字幕之前都会有一段剧中人物的表演,影片里面谁画哪个角色画得比较好,我就安排那个原画去画片头里对应的角色。比如陆青画袁公、玉帝,庄敏瑾画县官、老太爷和小皇帝,徐铉德画老和尚、小和尚,陈明明画狐母,王进画狐女,顾慧芳画阿拐,胡依红画俩公差。《天书奇谭》中的“丫丫舞”分镜草图钱运达提供《天书奇谭》片头分镜草图钱运达提供王宏佳:画面分镜头台本一般会发给哪些人?钱运达:导演、美术设计、原画是肯定有的,动画人数太多了,不可能人手一本。制片主任、摄影、作曲、剪辑、校对都一定要有,每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有,比如描线、上色组的组长,要不然他们不了解全面工作。王宏佳:我们了解到《天书奇谭》原本是计划和英国BBC合作的,但后来他们反悔了,在他们反悔的时候摄制组已经开始创作了是吗?钱运达:是的,年5月以后,他们的资金不到位,但是我们已经开始创作了。王宏佳:剧情还中途做了修改,比如小和尚和老和尚由好色改成了贪财?钱运达:确实如此。我们过去搞片子还是比较拘束一些,要做合拍片就想放开一点,就写了点“荤段子”。老和尚和小和尚表面好像都是一本正经,实际上在开门一看见狐女的时候,那种色眯眯的样子就出来了,两个人还抢着看。这场戏是借用了《红楼梦》里面的“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老和尚和小和尚都对狐女有意,狐女又把老和尚和小和尚约在同一个时间,结果来了以后师徒两个人就打起来了。注:《天书奇谭》改编蓝本《平妖传》(四十回本)中就有“小狐精智赚道士”的情节,与“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结构相同,早于《红楼梦》。
后来BBC不投钱了,我们要独立制作发行了,我就和王树忱商量,有些戏不能那么放开了,现在我们自己弄要掌握分寸,这段戏就不敢这么“露”了。但是这段戏原动画都已经画完了,不可能改了,所以在后期配音的时候就把台词改成了小和尚偷偷去找狐女要香火钱。但是画面上还看得出以前的痕迹,老和尚和小和尚是争风吃醋。《天书奇谭》画面分镜头台本选页(晒印稿)
空藏动漫资料馆藏
王宏佳:《天书奇谭》片名题字是谁写的,您记得吗?钱运达:是王树忱写的。因为这个片子比较大,对厂里来说也是个重点的片子,找了好几个人写,请外面的书法家写了,王树忱也写了。王树忱自己不好定,最后我说王树忱的好,就用王树忱的,然后我再把它稍微加工一下,在赛璐璐上描出来。《天书奇谭》片名题字,王树忱手书(复制)
王一迁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