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镜头 >> 镜头资源 >> 正文 >> 正文

摄影技术必修课什么是景深带你全方位解读

来源:镜头 时间:2023/6/15

在学习摄影技术的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景深,但什么是景深呢?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景深的控制呢?在实际拍摄中又是如何运用景深的呢?本文将带你全方位解读景深。(满满的干货,建议收藏阅读哦)

景深的定义

在摄影中,当镜头对准某物体调焦后,该物体就能在焦平面上结成清晰的影像。但在该物体前后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景物,也能在焦平面上结成比较清晰的影像,这个结像清晰的景物空间的纵长深度,就叫景深。什么?听不懂,没关系,来看一张图。

可以看到,在焦点,也就是被摄主体所在的位置前面一段距离和后面一段距离都有一段相对清晰的成像范围,我们把这一段相对比较清晰的范围称之为景深。这么一来,通过一张图示是不是就对景深的概念明了多了!但是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景深呢,下面说重点。

景深控制的三要素

光圈

在下面这张图片中,同一个场景使用不同的光圈拍摄,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采用F1.8大光圈拍摄的画面,清晰范围很小,而随着光圈数值的逐步变大,画面的清晰范围也越来越大,使用F22的光圈拍摄的画面图像清晰范围要明显大于使用F1.8光圈拍摄的画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焦距

在这张照片中,使用不同的焦距拍摄同一个人物,在光圈相同的情况下,mm焦段拍摄的背景虚化较强,16mm焦段拍摄的背景虚化较弱。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是,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拍摄距离

在镜头焦距和光圈都相同的情况下,相机离被摄主体距离越近,景深越浅;相机离被摄主体距离越远,景深越深。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当我们拍微距照片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离物体凑得很近的拍,想将背景虚化以突出主体,对吧。同样的道理,拍摄距离越近,景深就越浅;拍摄距离越远,景深就越深,当然这也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景深的实际运用

那么在知道了控制景深三要素之后,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又是如何运用景深的呢,在这以人像和风光两种摄影题材对比为例。拍摄风光照片时,通常就需要深景深去表现纵深效果和空间透视感,这时候一般要使用小光圈,较短的焦距及拉远拍摄距离,以尽可能获取一个比较深的景深。

而在拍摄人像照片时,需要浅景深来达到背景虚化,凸显主体的效果,这时候就要使用大光圈,较长焦距及拉近距离来拍摄,以获得一个比较浅的景深。值得注意的是,焦距的长短对景深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拍摄距离的远近,而光圈对景深的影响比较小。

总结:景深的控制是学习摄影的路上不可回避的重要技术,学会控制景深,是出大片的第一步,本文全方位的解读了景深,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马上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