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电影、特别是欧洲文艺影迷们来说,贝拉·塔尔的大名肯定是早就耳熟能详了。同时贝大爷也别很多人称为二十世纪欧洲最后一位真正的电影大师,因为他得影片里充满了对社会、对生命、对哲学思考的思考和辩证。今儿小编要介绍的,就是他的那部——《鲸鱼马戏团》鲸鱼马戏团却有个听上去很吸引的故事,一个马戏团拥有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鲸鱼和一位王子,他们来到匈牙利一个小镇。突然间‘革命’爆发了,原本安静和期待寻找神性的和声出现了不和谐的颤音,摧毁一切的力量似乎占了上风...小编无意翻到这部电影时,其实是抱着看故事的想法去观看的。可以看完后,却只能用“惊世骇俗”来形容它。历时四年,7位摄影师,全依靠场面调度,整部电影只有39个镜头,长镜头运用极高明,别说还有超过六百人的非职业临时演员。有人说,优秀电影作者的镜头是有情绪的,可是就贝拉大爷来说,他的镜头是有情感的,那是比之情绪更饱含了绝望、悲悯、谅解等等人类共通的情感。以酒馆里日蚀的镜头开场,我的双眼便再也无法离开屏幕,当詹诺斯走在街头,装着鲸鱼的卡车的阴影盖过人行走的身影(全片第二个镜头),我真的是对作者惊为天人,谁知在暴乱者冲进浴室所见——那个经典景象之后,灵魂经历了一次震颤。那一刻一股强烈的冲击感冲向我,一直无法散去。人们可以忍受很多的东西,但是却无法忍受生命的沧桑。电影里老人那骨瘦如柴的身躯,让人感觉到人生中的心酸。不管你曾经如何拼搏,当你老了,你只会孤零零一个人,没有人愿意聆听你的过去、你的人生。长镜头的拍摄其实很不容易,不是说把摄像机杵在那就好了。还得事先设计好每个镜头的角度、人物角度、光线变化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不好控制的,如若出点差错整个镜头就废了。所以当下的商业电影都是用取巧的拍摄方法、把一个动作拆成很多个镜头组合起来,后期剪辑一下就轻松完事了。这样既节约了成本,也节约了时间。所以当代电影大多都是快餐式,看过就忘。而贝拉大爷这部电影则需要习惯快餐式生活的人们静下心来,用心体会大师带给我们的真正美的好东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593.html
上一篇文章: 杜牧的清明好在哪里假如历史有奥斯卡最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