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几代挤牙膏的做法不同,iPhone13系列在影像方面的提升可圈可点。
尤其是两款Pro机型,长焦端升级为3倍光学变焦;超广角进一步提升进光量且支持微距;主摄传感器也大了一圈,进光量提升2.2倍。
和iPhone12Pro对比下后摄模组的体积,就知道这次的提升有多大了。
按理说,进光量的提升会带来更好的夜拍效果。
然而,祖传的“鬼影”问题却将这一切毁于一旦。
所谓“鬼影”,就是当手机对准较强的光源拍摄时,屏幕上大概率会出现呈不同形状的绿色亮点或光斑。
在夜晚马路上,用刚拿到手的iPhone13ProG远峰蓝,随手一拍就能见到它。
即便是白天,只要画面中有较强的光源时,也会出现鬼影。
一张非常适合发朋友圈装文艺青年的照片,就这样给毁了~
室内同样有这种情况——这还是我特地找了一个鬼影比较少的角度。
与同场景同角度下的iPhone12(下图)对比,似乎13Pro的“鬼影”问题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实际上,iPhone的“鬼影”问题由来已久,第一次应该可以追述到年推出的iPhone7。
当时,苹果在iPhone7上采用了蓝宝石镜片,更耐磨的同时也降低了透光率,带来了“鬼影”问题。
具体点说,手机镜头其实不是简单的单枚透镜,而是由多块有机玻璃构成,iPhone13系列的广角就采用七镜式设计,俗称“7P镜头”。
光线从外界进来,在到达传感器之前会在不同镜片之间经过多次反射,而那些产生误差的光线反射结果,在被图像传感器接收到之后就形成了“鬼影”。
如果光线能够尽量反射出镜头,那么鬼影问题就会得到缓解。有博主在测评iPhone11Pro时,曾经将相机的蓝宝石玻璃去掉过。
下图左侧去掉了蓝宝石镜头盖的iPhone11ProMax,相较于右侧正常的iPhone11Pro。
灯条周围虽有光晕,但鬼影的细节不如右侧明显细致。
只是,同样用蓝宝石玻璃,为什么安卓旗舰的“鬼影”问题要小很多?
华为的做法是降低蓝宝石玻璃的反射率。
有博主对iPhone12ProMax相机蓝宝石玻璃做了测试,其反射率约为4.32%,同期的华为Mate40Pro仅有约1.37%。
另一种解决办法,是在镜头上添加镀膜来减少“鬼影”现象的发生。
如vivo和蔡司合作后用上的T*镀膜,这也是一些面向专业相机的高端镜头的做法。
其他安卓机的做法也差不太多,只有苹果,在改善“鬼影”问题方面似乎毫无动力。
在钟文泽等一众媒体,向苹果高管询问iPhone13拍照鬼影的问题时。
他们的回答没有从软件或者硬件的角度出发,而是将锅甩给了用户,是拍摄角度问题,建议用户换个“姿势”:
“iPhone拍照或录视频时出现的这种反光,是来自于画面中拍到的太阳、路灯等强光源,光源的斜对角会出现反光。这其实是一种自然的物理现象,用户可以做的是适当改变相机的角度。”
你确定换个角度就能消除鬼影?难怪听到这话,连钟文泽这个超级果粉都给整无语了。
不过仔细想想,这个回答倒是很苹果。
当年iPhone4“天线门”事件(手持iPhone4两边金属缝,手机信号就没了)爆出的时候,乔布斯给出的答复是“那就别那么拿手机”。
除了蓝宝石玻璃,另有业内人士推测,iPhone的“鬼影”问题跟光学结构也有关系。
镜头结构对鬼像影响非常大,基本上结构决定了鬼像的形状。
但镜头的改进实际上是迭代的效果,他认为这很可能是造成苹果祖传鬼像的原因——镜头厂不想改或者改不动。
如果要彻底改掉这个鬼像,意味着这个光学结构不能用了,一切从头开始设计,成本这些都难以计算。
简单点说,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iPhone影像的光学结构推倒重来,成本太高了苹果不愿意干。
反正即便有鬼影,大家依然将iPhone13抢购到下个月才能发货。
苹果的很多祖传问题,信号、快充、大刘海等等,一直没得到改进的原因也是如此,反正不改进大家也会买,何必费那么多功夫呢。
在华为5G新旗舰遥遥无期的当下,iPhone的鬼影问题可能还会持续很多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