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今的数码相机都拥有了强大的智能处理系统,但是仍无法替代人类的拍摄思维。对于摄影初学者而言,拍摄技术的第一次飞跃,通常是希望拥有相机更多的控制权,摒弃全自动模式的便捷,开始以光圈和快门优先或手动模式进行拍摄。通过自行控制曝光三要素的视觉属性,来实现预期的拍摄效果。
光圈与快门速度作为控制相机视觉属性的两大参数,可以开辟出更多的创意效果。由于涉及内容较多,本次我们将通过两篇文章,来解析它们是什么以及如何利用光圈或快门速度来实现不同的视觉属性,本章节为“光圈篇”。
应该如何了解光圈?
我们对光圈最直观的反映往往是相机的一个参数设置,其实光圈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镜头内部机械部件。
简而言之,光圈可以定义为镜头中的开口,光线穿过该开口进入相机的感光元件(图像传感器或胶片)。这类似于我们眼睛的工作原理,当在明亮和黑暗的环境之间转换时,眼睛中的虹膜会扩大或缩小,从而控制瞳孔的大小,改变进入眼睛的光量(强光环境下,瞳孔收缩,限制进光量;弱光环境下,瞳孔放大,增加进光量)。在摄影中,镜头的“瞳孔”称为光圈。我们可以缩小或扩大光圈,以使更多或更少的光到达相机的感光元件。
如何理解光圈值
到目前为止,我们仅以大和小的通用术语来形容光圈,这种形容方式并不具体。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标准来描述光圈的“大小”,这就是F值。
很多初学者对F值都往往存在一定的疑惑,因为较小的F值(如;F/1.4)代表较大的光圈,可提供更多的曝光,而较大的F值(如;F/16)却代表了较小的光圈,提供更少的曝光。这看上去似乎有点违背正常的认知,但是当我们了解其原理并以不同的光圈档位拍摄时,这种现象会变得更加明了。
其实光圈值是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直径得出的相对值。例如;在50mm焦距下F/2的光圈值,其光圈的直径为25mm,若将光圈值调整至F/4,其光圈直径将为12.5mm,所以F/2大于F/4。
我们常见的整档光圈进制为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其光圈数值每增加一档,曝光也将相应增加一档(一倍),当然我们也会经常看到F/1.8、F/3.5、F/4.5等半档或三分之一档的光圈值。
光圈对景深的影响
光圈所能够产生最显著的视觉影响就是景深的变化。
当相机对焦于一个被摄物体上时,将建立一个聚焦平面,在该平面上的物体处于“合焦”状态。我将其用引号引起来,因为围绕焦点平面(前后),仍然存在可接受的焦点范围,此范围的长度(或深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景深。在景深范围内的元素将清晰可辨,而在景深外的元素将产生不同程度的虚化效果。
F/值越低:镜头的光圈越大,景深范围越小(浅),背景的虚化效果越明显。F/值越高:镜头的光圈越小,景深范围越大(深),背景越锐利。当然,光圈并不是影响景深的唯一变量,除了光圈设置以外,影响景深还会受焦距与距离影响,简而言之:
镜头焦距越长,所产生的景深越浅,反之焦距越短,所产生的景深越深。距离被摄主体越近(或被摄主体距离背景越远),所产生的景深越浅,主体越远(或被摄主体距离背景越近),所产生的景深越深。不同题材所使用的景深
通过选择不同的光圈设置来改变景深,我们将实现截然不同的视觉属性。
大光圈浅景深是突出主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进一步消除构图中杂乱的背景所带来的干扰,直观地将视觉重心回归主体,并创建柔美的虚化。在一些背景中包含光源的场景,还可以将其转化为梦幻的光斑效果。常用于人像、产品、静物、微距等题材的拍摄。
与之相反,如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0%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