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潮州古城中山路的李厝祠近日修缮竣工。作为黄埔军校首个分校所在地,李厝祠曾走出过一批革命志士,但如今,那些岁月的痕迹只剩下留在石廊柱上的标语。时代变换,建筑本身的语言比人要更持久:主祠二落一天井带两廊,布局中规中矩、对称庄严,主座潮式三载五木瓜抬梁式主木构架,前廊潮式“倒壳船”屋顶,屋面采用潮州五行厝头式样,李厝祠是清代潮汕地区祠堂的典型。
“潮州厝,皇宫起”,有人认可民间传说——这是潮籍妃子进京后向皇上讨得家乡按照皇宫修建府第资格,有人则认为这句俗语是潮汕地区对少数豪宅大厝的夸耀之词。著名建筑史学家龙庆忠认为,建筑乃为容纳人类在其中经营其生活而设之营造物也。今天,我们可以从正统和精致两个关键词来探究潮汕传统建筑,在“潮州厝”背后,其实有着更深远的潮人历史与更丰富的潮人生活。
策划:达海军
采写:肖燕菁
衣冠入潮
用建筑致敬祖源地
提到“潮州厝,皇宫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所长李哲扬博士认为,首先是因为潮汕民居里体现的正统规制。
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秦汉之前,如今的潮汕地区呈现出很浓的土著文化色彩,象山文化、陈桥文化、后山—浮滨文化、南越文化先后主导潮汕。至秦统一六国,汉揭阳建制,中原汉人与汉文化进入粤东。人们常说“潮州人,福建祖”,但从历史上记载来看,在唐宋以前,粤东接受汉文化开发要早于福建。两汉时期,如今广东境内共设21县,包括揭阳1县,而福建境内仅有闽江流域的治县1县,位于如今的福州而非作为闽南文化中心的泉州。从澄海龟山汉代建筑遗址出土的三合院式建筑构件可看出,潮汕地区当时已有中原风格建筑。
公元年,北方发生永嘉之乱,南方迎来大规模的北方汉民。《广东通志·舆地略》记载:“自汉末建安至于东晋永嘉之际,中国之人,避地者多入岭表,子孙往往家焉,其流风遗韵,衣冠习气,熏陶渐染,故习渐变,而俗庶几中州。”当时,南迁潮汕的中原人以士族为主体,在抵达潮汕之后,带来较发达的技术与文化,并继续以家族为核心,聚族而居。之后,唐安史之乱、宋靖康之难,移民浪潮让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农耕社会下的北方汉民被动南迁,背井离乡,心念故土。“那么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当时中原大家氏族举家迁徙而来,自然带着一种对祖先的崇拜、对祖居地的怀念。这种情感体现在建筑上,就是潮汕建筑带有强烈的中原风格。”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夏阳说。
潮州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年)的许驸马府至今仍保留着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点。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蔡海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抢救性拍摄大量潮汕民间建筑图照。在《潮汕民居》一书中,蔡海松介绍,许驸马府的屋顶为硬山顶,倾角小于20度,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正脊两端从山尖伸出石质鳌尖,垂脊头开嘴甚长。屋面用蝴蝶瓦砌盖,与潮汕地区明清以来常用筒瓦屋面,有着明显差别。“许驸马府的平面就是一个小规模的故宫,形成由中央、中轴线四处铺开,左右对称的格局,体现了‘提倡中庸,讲究平和中正,崇尚仁、礼完美统一’的正统儒家思想。”蔡海松说。
《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体系研究》一书中比较了广府系建筑、潮州系建筑与客家系建筑,认为按照“层叠”来自北方、“穿插”源自南方本地的认识,则可推导出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在南北技术交融的态度上是最为保守的。它一直坚守着这种源自北方的建构原则,并不断强调“层叠”技术与形式的正统与高贵。所以在外在形态上,该系构架中的层叠关系是最纯粹的,也是应用最广的,不论是殿堂或厅堂,在重要的位置上皆采用“层叠”的构架形式。这是使得潮州传统大木构架外观可识别性极强的内在关键,它非常执着地保持着南下之前的技术原则,甚至面貌。“层叠”的构造方式并不是木构架合理技术的必然需要,与南方杉木材料的优点特性也不相符。
古代中国称如今的建筑为营造或土木,由土木一词可知早期建筑使用的土、木材料以及夯土技术。夯土技术曾常见于黄河流域,但如今集中于潮汕地区、闽南地区,且保存了许多中原罕见的夯土高塔。“南方湿热,并不那么适合夯土技术发展,但是夯土在这些地方很顽强地保留了。很有可能这种技术这种形式保留下来,首先不是因为它天然的适应,而是因为在主观上潮汕人非常希望它能够保留,所以不断地发展它。”李哲扬认为,在对文化正统的坚持和族群的自我认同上,潮汕人为之付出很大的努力,花费了很多心力。
因地制宜
确立潮汕建筑自身特点
潮州被称为“中原文化的典橱”,但绝不表示潮州仅仅将祖源地带来的文化封存为化石,置于橱窗中与外界隔绝。
宋元时期,潮州迎来潮州文化形成的重要阶段。“十相留声”牌坊的坊主中,多名宋代高官贬谪至潮州,很大程度上促进潮州的开化。北宋末年,福建经济文化已高度发展,泉州的人口密度高居闽粤沿海之首,已有“地狭人稠,为生艰难”之感,大量福建移民经漳州进入粤东,其中不乏官员、士人。闽南文化的强势进入在建筑上也有体现,同样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到如今,亦可将潮州建筑放入广义闽南建筑体系中进行讨论。
许多受访者提到,用“皇宫起”来形容民居并非潮州独有,在泉州、莆田民间亦有类似的说法。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中原,宋朝皇室被迫南迁,将负责管理皇室外居宗室的南外宗正司设立在泉州,所关联的宗室人员有余人。两宋时期的福建迎来大量中原贵族移民,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兴教重学,“闽风西渐”确立了中原传统儒家文化在潮州的主导地位。
李哲扬认为,潮州传统建筑与闽南地区的传统建筑不完全是核心区与受影响亚区的概念,它们有着各自的发展背景和轨迹。
潮汕地区位于热带与亚热带之间,北回归线穿过,终年平均温高于10摄氏度,夏长冬短,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夏季酷热。季风气候明显,雨热同期,雨量丰沛,一年的降水集中在4月至9月,且台风频发。陈夏阳认为,潮汕民居在承接中原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在适应自然地理环境改变。
“考虑到潮汕多雨和日照强的情况,我们的天井不会像北京的四合院那么大。”陈夏阳说。此外,房屋采用一定的出檐,平面进深较大,外立面封闭,使用装卸开合自如的门窗引流等方法,都为了防暑防晒。较之闽南民居,潮汕民居采用硬山顶多于悬山顶,抗风更好,且出椽不长,不易受雨淋腐烂,屋面多采用直线条,屋脊采访砖和瓦鱼鳞相压砌筑而成,坚固防风。“潮汕民居在瓦片的砌法上更注重考虑牢固,女儿墙为了防强风做出镂空,这都是先人在考虑实际气候条件下对建筑做出的总体改良。”陈夏阳说。
陈夏阳考据,“四点金”“下山虎”一类名词在明代出现,明代亦是潮州文化的成熟期与潮州建筑风格的成形时。嘉靖年间(—年),潮汕地区人口倍增,达50万之多,已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在这期间营造的建筑现存实物有:潮州城内被誉为“三达尊”的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的“黄尚书府”四朝元老家、磷溪的丁官大宗祠、庵埠的文祠、浮洋井里的大夫第、龙湖的许氏宗祠等。这一时期的建筑平面对称严谨,装饰简洁,施雕构件讲究与整体梁架和谐,同时大量采用石础木柱、硬山顶屋檐以抗震防风。蔡海松认为,明代是具有潮汕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形成的时期。
善变有度
以自信开放融合中西
“从福州一路往南到潮州,可以看到装饰工艺越来越精细,到潮州则是精细到了极致,精细就是潮州的特色。”潮州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志敏认为,将潮汕建筑放在闽南建筑体系中更可进行参照,看到变化。陈夏阳以福州三坊七巷的民居为例,“三坊七巷的民居也有非常宽阔的格局,但是很明显没有太多雕刻。从潮州传统民居中可以看到我们对中原传统文化的继承,但在装饰工艺上比其他地方技高一筹,体现潮汕地域特色。”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己略黄公祠以精妙绝伦、风格迥异的潮州木雕装饰蜚声中外,己略黄公祠将潮州工艺美术的顶尖成就搬上梁架。极尽精致的装饰与建筑的结合象征着潮汕民居建筑在清朝迎来另一个重要时期。
清代,潮州经济贸易繁荣,手工业日渐发达,陶瓷、潮绣、木雕全面发展,在建筑上则呈现为清代潮汕民居的精致装饰。“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明代的木雕跟清代的木雕有非常大的区别,清代木雕更加精细。清代木雕奠定了潮汕民居装饰的风格——精细。”陈夏阳说。
陈旭年,原名陈毓宜,又名从熙,年生于潮州海阳县上莆都彩塘区金砂乡(今彩塘镇金砂乡)。早年丧父,家境贫穷。为了生存,被迫出洋谋生,被当“猪仔”卖到新加坡,又转到马来西亚彭亨州钖矿场开矿,回到新加坡后,先出卖苦力,后多年经营打拼,富甲一方。清同治九年(年),陈旭年加封为华人社会的最高领袖“侨长”,领资政衔,达到声望、财富的顶峰。在这一年,陈旭年在家乡兴建“资政第”,以从熙公祠为中心,修建左右两座“三座落”为主体的三壁联大府第。
资政第告竣于清光绪九年(年)。历时14年,耗资26万银元。蔡海松评价,门楼墙上的四幅石雕挂屏,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虫鱼,都透出一种勃勃生机,其工艺的细腻精美,为晚清年间潮汕石雕艺术之极致。“士农工商”挂屏中的牧童牵牛,那根紧拉牛绳有10厘米长,直径只有4毫米,镂空雕刻,绳纹清晰,潮汕民间传说的“一条牛索(绳)激死(气死)三个师傅”的故事就是出自这里。
晚清,大批潮人漂洋过海,谋求生存,开拓基业,低调进取的潮州商帮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与其低调求财风格不同,在“起大厝”上,潮人有着基因里的执念。而辉煌精致、富丽堂皇的建筑风格,成为“潮州厝,皇宫起”这一说法的另一脉络。
澄海的陈慈黉故居是旅泰著名华侨实业家、金融家陈慈黉及其家族在家乡修建的大规模民居建筑群体,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占地面积2.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共有厅室间。陈慈黉故居采用大量外来建筑形式及细部装修风格和建筑材料,但仍然遵循传统的宗法观念,通过中轴线强调主次、长幼和尊卑。“从陈慈黉故居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有序的功能分区,外面是厨房、谷仓,再往里是培养学生子弟的书斋,慢慢地到接待客人的正厅。”李哲扬认为,陈慈黉故居中没有采用西方宗教建筑中盲目的高大的空间,即便是大规模的建筑,仍然在空间中体现注重人的尺度,强调人的尊严,人在空间中是非常自得的。李哲扬提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善变有度”,认为这同样适用于潮汕传统建筑。
陈夏阳认为,这一时期的潮汕民居体现了潮人既接受传统又开拓融合创新的特质。建筑上的中西融合,是当时潮人的文化自信。“有这种文化自信之后,潮人接受外来的文化,会认为这是一种创新,而不会认为外来文化会覆盖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陈夏阳说。
■观点
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夏阳:
“分类处置,分类管理”
蔡海松在上世纪90年代从外地回到汕头后发现许多传统建筑被拆除,倍感痛心,于是开始拿起相机将镜头对准残破而精美的传统建筑,为其奔走潮汕乡野。在潮州牌坊街,南段传统民居聚集之处,传统民居改为客栈、茶馆,在如今的牌坊街依旧上演。封存历史还是面向新生?这从来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立足当下,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建筑?
在复建、改造传统民居的问题上,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夏阳提出“分类处置,分类管理”的思想,“因为不同建筑价值不同,具有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肯定要按最小干预、可识别性,原真性的原则修缮,绝对不能拆除。古建筑比文物会稍微低一个等级,只要传统风貌不改,内部格局不改,基本能够体现出当时时代特征就可以。”陈夏阳认为,对于其他不属于文物建筑、古建筑的传统建筑,可以按传统风貌的大致形式去改造,同时兼顾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蔡海松的新书《潮汕乡土建筑装饰》第四部分“传承与创新”中举例潮州饶宗颐学术馆颐园。“颐园在建筑造型上,用传统建筑的拜亭作为主体建筑展览大厅的主入口,既运用了传统建筑的构件元素,又丰富了建筑变化和美观,采用灰瓦白墙,外观简朴,山墙则采用潮州传统的金式墙头,墙头下垂带和垂花采用简化了的浅绿与白色相间的卷草花纹,只是在脊饰上采用了有传统韵味又有新意的简洁彩色嵌瓷,既保留传统建筑的装饰韵味,又满足美观和使用功能。”
陈夏阳认为,新建的仿古建筑不需要完完全全去复建老民居,只要吸取它的格局特点或者是建筑元素,建符合当代需求的建筑就可以,要找到一种传统风韵与现代生活需求的平衡。而把视角放宽到城市规划,陈夏阳表示,每一片地被赋予的功能和要求是不同的,“像潮州古城区要尽量保护,让它成为集成和展示各个时代优秀建筑作品的集合。我们在潮州古城里面走,如果没有这些建筑,我们就找不到这个历史,找不回这个历史。古城区之外,不同范围内有不同要求。”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所长李哲扬博士:
不要刻意去分
古和今、新和旧
“四点金”与摩天大厦共存在城市空间中,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建筑风格与建筑形态出现。如何对待传统建筑,不是如何对待过去的问题,而是在发展中,人类如何面对自身的问题。
“依我个人看,建筑就是建筑。当代建筑也是建筑,未来建筑它还是建筑,西方建筑也是建筑,东方建筑也是建筑。当我们不刻意去分古和今及新和旧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接触到建筑的本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所长李哲扬博士认为,把建筑割裂为传统和当代,已经剥夺了传统建筑的入场券。
聚落营造、选址,布局、群体组合,单体设计、造型、尺度……中国传统建筑走过几千年的时间,在千百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中选择了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模样,其中有幽深的智慧与精妙的技巧,仍等待被完全理解与研究。
善变有度,执中守一。李哲扬认为,潮汕人或者说中华民族,从来都是开放的,但在开放的同时又一直能保留其最根本的价值观。所以虽然从汉代到清代、从南到北,每个朝代和每个地域都有它的特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在汉文化的大脉络中。
“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不是传统建筑应该怎样与新生建筑共存,而是我们在目前这么好的时代,应该更多地投入到对传统建筑的保护、理解、学习研究中。然后从我们自身的文化底蕴里面创造出新的能够造福当代建筑和未来建筑的理念和技术手法,让建筑往前去发展。”李哲扬说。
■参考资料
蔡海松《潮汕民居》暨南大学出版社李哲扬《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体系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陆琦《广东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煜群《潮州古建筑样式与构件装饰内涵解析》花城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50.html